旅遊業發展活動營銷方案

  市場是企業的方向,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做全國性市場,一定要先做一個試銷市場,要一點點來,快不得;做成了,真到做全國市場時,要做好營銷方案,快半步,慢不得!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一

  21 世紀是資訊經濟時代,電子商務所蘊涵的商機已為人所重視,電子商務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給企業帶來的一場商業革命,電子商務在證券等行業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旅遊業被認為是未來的朝陽產業,如何讓電子商務更好的應用於旅遊業更好的為大家服務是本文撰寫的出發點,本文從電子商務的概念和優勢出發,對旅遊業電子商務的需求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旅遊業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關鍵詞:旅遊電子商務;需求分析;網路營銷

  一、旅遊電子商務的相關理論

  ***一***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

  1、電子商務的含義電子商務從字面上的解釋是商務的電子化。準確地講,電子商務是在技術和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裡,掌握資訊科技和商務規則的人,系統化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電子商務的積極推動者IBM 公司做了這樣的描述:電子商務是在Internet 的廣闊聯絡與傳統資訊科技系統的豐富資源相互結合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相互關聯的動態商務活動。我國的著名電子商務者李琪認為:“電子商務是商務勞動新的生產力,它是在掌握電子商務技能的複合型人才控制下,運用系列化、系統化的電子工具從事的商務活動。”總體而言,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大致可以歸為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電子商務也稱為電子貿易***E-Commerce***,主要指藉助計算機網路進行的網上交易活動。廣義的電子商務***E-Business***則指各行各業包括政府企事業單位各種業務的電子化、網路化。

  2、電子商務的功能和優勢電子商務可提供網上交易和管理等全過程的服務。因此,它具有廣告宣傳、諮詢洽談、網上定購、網上支付、電子賬戶、服務傳遞、意見徵詢、交易管理等各項功能。

  電子商務的優勢:企業電子商務的開展一是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二是促進了企業經營管理觀念和制度的變革;三是培養和鍛鍊了一大批人才;四是改善了企業形象,提高了企業的市場認知程度。網際網路應用水平較高的企業,其市場開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業務流程的重組及企業管理的觀念與制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優化。開展電子商務大大提高了商務通訊速度,特別是國際範圍的通訊速度。毋需詳細知道每個國家的郵政、電話和法規,利用主頁釋出就能與國際市場對話;節省了大量開支,而電子釋出和電子訂單節省廣告和銷售費用;增加企業與客戶和供應商之間的直接聯絡,客戶和供應商可以及時瞭解到有關產品的最新資料,同時,也可免去多層次中間環節;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延長了營業時間,節約成本。

  ***二***旅遊電子商務的概念和模式

  1、旅遊電子商務的概念簡單地說,“旅遊電子商務”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電子商務技術在旅遊產業中的應用。它是指旅遊企業用電腦和現代通訊技術,通過互連網,調整企業同消費者、企業同企業以及企業內部的關係,從而擴大銷售,拓展市場,並實現內部電子化管理的全部商業經營過程。

  2、旅遊電子商務的基本模式電子商務系統按是否涉及線上付款的方式可分為兩類:當面付款或通過電子銀行帳戶或信用卡的方式進行付款。從長遠發展考慮,由銀行加入的電子商務系統是最終的發展歸宿,也是最完善的電子商務系統。旅遊電子商務從自身模式可以分為B2B成分***網站對交通、住宿、景點等企業***,B2C 成分***對遊客***,還可建立C2B***遊客“點菜’,企業競標接盤***、C2C***遊客發起招募同好者自行組團***等模式,下面著重討論比較成熱的前兩種模式。

  二、中國旅遊電子商務市場分析

  ***一***中國旅遊電子商務市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中國旅遊電子商務市場現狀目前,中國的旅遊網站總體上還處於旅遊資訊釋出、宣傳和吸引網民的階段,旅遊電子商務則處於起始時期。目前,中國有三家較大的旅遊類網站。

  1999 年10 月前,華夏旅遊網和中國旅遊資訊網一直維持著結伴領跑的態勢。2000 年3 月,攜程網在拿到了第***風險投資後開始加速發展,4 個月後以月交易額1000 萬元的業績成功地加入了第一集團軍,與華夏旅遊網、中國旅遊資訊網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下面對三大網站的情況作一比較。***見表一***2、旅遊網絡市場存在的問題1***經營模式類同旅遊網站主營的電子商務業務有機票、酒店、旅行團預訂三大項,每個旅遊網站都有。當網站把自己看成旅行社的時候,發現所提供的這些服務跟傳統旅行社、酒店預訂中心、機票銷售公司相比沒有太大的優勢可育,因此,旅遊網站必須提供一種更好的服務、更好的產品,或者尋求新的立足點與發展契機,或使銷售額迅速地擴大,才有可能贏利。

  在沒有明確的更佳的發展模式時,網站就迷失了方向。

  2***贏利前景不明網際網路企業賺來了網民的注意力,得到了成千上萬的點選率,卻沒有看到相應的利潤增長。這是由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網際網路企業沒有嘗試或根本沒有考慮過讓投資者信服的商業經營模式,不知道應該靠什麼賺錢。

  3***網下服務的保證網際網路公司通常更偏重於資訊流與資金流。旅遊網站在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時,也要非常好地結合一些傳統營銷模式,才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完整的服務。實際上,大多數網路公司的網下服務得不到保障。

  4***支付手段和消費習慣的障礙國外電子商務發展得好,與信用卡使用的普及和網路使用的普遍是密不可分的。中國信用卡使用不普及,其支付手段遲遲不被社會接受;同時,中國人習慣於網上消費的人不多,消費者的個人信譽和商家的信譽在網上都沒有建立起來,這對電子商務發展必然帶來很大的阻礙作用。

  5***缺乏旅遊主營業務的支撐眾多的旅遊網站在規劃時缺少對旅遊行業的全面、深刻認識,沒能找準切入點,因而難以形成特色與賣點。它們往往搬照抄國外網站的現成模式,成為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網站的中文版。由於缺乏旅遊主營業務的支撐,網站旅遊資訊更新緩慢,線上交易冷淡,無法引起遊客的注意與興趣。

  ***二***旅遊電子商務市場需求分析

  在中國,隨著政府電子化和企業電子化工作的開展,旅遊電子商務的潛在市場十分廣闊。

  1、各級地方政府、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旅遊景區

  網路是一種不同於傳統媒體的媒體。作為一種互動性動態媒體,網站將在旅遊地和風景區形象宣傳、大型系列旅遊活動的策劃推出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網路營銷不僅效果好,而且費用低廉。過去,政府部門往往組團到海外參加旅遊交易會或博覽會,一次營銷費用至少是30--40 萬元。網上營銷活動費用則低得多。如果地方政府、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景區自己投入資金,建立網站,在技術、資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太大,可能得不償失,因此,他們必須希望專業旅遊網站為其提供專業化的網路營銷服務,各級地方政府、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旅遊景區成為旅遊電子商務的一個潛在客源。

  2、大量的中小旅遊企業

  中國現有7000 多家旅行社、5000 多家涉外飯店、7000 多個旅遊景點,但其中只有極少數企業成為因特網使用者。截至1999 年4 月5 日,中國大陸地區僅有58 家國際旅行社和96 家涉外飯店在網上註冊獨立域名,這個比例是相當低的。2001 年,通過各種搜尋引擎統計,旅遊網站已達到3700 多家,其中大多數是網路公司、大型旅遊企業、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綜合性網站***旅遊版***建立的。大量的中小企業,既沒有資訊渠道,也沒有鉅額廣告費,更投有技術和資金實力,以建設和維護一個專門網站。旅遊網站則可以為它們提供技術服務,為它們製作網頁、釋出資訊、實時更新和維護,旅遊企業為此而花的費用也相對較少。無疑,大量的中小旅遊企業是旅遊電子商務的又一個潛在客戶。

  3、航空公司

  中國航空公司的CRS***電腦訂票系統***,通過航空公司的售票視窗及各代理銷售點的15000 多臺終端機,在國內機票銷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與國外的Sabre、Amadeus 等國際CRS 聯網,通過它們銷售中國航空公司的機票。目前,中國還不允許國際CRS 在中國境內正式營業,因而民航的CRS 在國內一直保持著壟斷地位。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種壟斷必然被打破。為了擴充套件銷售渠道,簡便而經濟的網路售票方式必將受到航空公司的青睞。雖然航空公司可以自己設立網站,就象有自己的售票視窗一樣,但它仍然需要遍佈各地的代理銷售商,仍然需要依靠一些有較高知名度的網站代理銷售機票。因為網路銷售在預定的同時還可以實現網上收付款,手續簡便,網路售票對旅客更有吸引力,而且網路銷售成本低於傳統的門市部售票成本,航空公司還可以節約付給傳統中間銷售商或代理商的高額佣金***最低為9%***及GDS***全球分銷系統***的費用***每次約5 美元***,網路售票對航空公司也有吸引力,因此,航空公司極有可能成為旅遊電子商務的另一個客戶。

  4、大型飯店

  中國的一些大型涉外飯店或國際飯店集團成員往往通過三種方式實現客房預定:一是自行組建,即國際酒店集團自行組建旅遊預定網站;二是借船出海,即加入國際知名預定網路;三是自辦預定,即一些大型飯店自設網站,自行預定。其中,自設網站是最為經濟的做法,受到國內許多飯店企業的青睞。但是,飯店自設網站往往內容單一,點選率不高,預定量不大,加上日常維護費用,單位銷售成本並不低,因此它們也希望有知名度較高的旅遊網站能代理其客房預訂。

  5、散客

  近年來,散客在來訪的海外旅遊者中的比重正在迅速增長,北京、上海的散客比重已接近一半,有的城市已佔來訪者的大半。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加入世貿組織,來中國旅行的散客必將進一步增加,並將成為中國主要的海外旅遊客源。旅遊網站則是可以向他們提供包括旅遊資訊諮詢、機票預定、車船票預定、客房預定、景點門票預定、線路設計、裝備租賃等全方位、個性化服務的高效而便捷的工具。越來越多的具有網上消費習慣的海外旅遊者也將是旅遊網站的一個潛在使用者群。目前,國內客源市場的散客也正成為旅遊電子商務的主體,網站收取為中國旅遊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服務費也將成為網站收入的主要部分。

  三、旅遊電子商務的網路營銷解決方案

  ***一***旅遊產品和服務特性分析

  旅遊產品和服務是一個紛繁複雜的、由多個部分組成的結構實體。凡是和旅遊行為有關的產品和服務都可被納入旅遊產品和服務的範疇。和其它型別的電子商務產品和服務相比較,它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和服務,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生產消費同步化

  在產品和服務的供需方面,旅遊企業提供的是“食住行遊娛購”等一系列與旅遊行為有關的產品和服務,這六要素構成了旅遊產品和服務的總體特徵。大多數旅遊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過程往往和消費行為同步發生,即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過程就是其消費過程,沒有消費也就不會有生產。即使對於少數不符合上述特性的產品和服務而言***比如“購”物***,旅遊者進行消費的方式,也往往是親臨其境和親身體驗,也與其它型別電子商務***比如零售業電子商務***有很大不同。這一特性決定了只有旅遊者確實存在某種特定需求時,企業才能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2、產品服務預約化

  旅遊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消費同步化,加上旅遊者所在地和日的地往往不在同一地方,使旅遊者無法對產品和服務預先感知。對旅遊者來說,這種“遠距離異地消費”的方式具有明顯的資訊不對稱性,使得旅遊者在產品和服務消費前更傾向於去掌握更多有關目的地的資訊。所以,為保證旅遊消費過程中的基本的或相關的問題,在資訊傳播迅速的網路經濟時代,旅遊者通常會事先在網際網路上查詢、瀏覽、熟悉要抵達的目的地的儘可能多的相關資訊,包括旅遊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資訊在內。旅遊者經過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分析和選擇後,為確保旅途達到預期效果,將會選擇以預約的方式來確定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

  3、物流配送簡單化

  多數旅遊產品和服務具有不可轉移性,旅遊者必須實地消費,使得複雜的物流環節得以省略。

  ***二***旅遊電子商務的網路營銷解決方案

  為適應旅遊需求日趨個性化和差異化趨勢,旅遊企業從始至終都應把“以客戶為中心”視為一切營銷活動的指南,逐步調整其營銷戰略,並根據旅遊者個性化的設計組合。

  但是,如果全部產品都按個性化的要求設計,就會造成旅遊企業工作量增大、花費的精力和成本相應增加。因此,在產品設計上應以產品和服務為基礎,再根據不同旅遊者的個性需要做出修改和調整。例如,旅行社的經營管理活動在本質上是資訊的收集和整合,可以根據各種資訊資源進行產品包裝和宣傳。

  針對旅行社的網路營銷而言,具體做法可以是,考慮建立“食住行遊娛購”六要素的資訊資料庫,對各要素的價格、檔次等情況作一個全面清晰的記錄,並設計出一些經典線路為模板,作為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當客戶通過資訊搜尋手段進行輔助決策,減少有關的不確定因素,並提出個性化的要求時,營銷人員再根據客戶的預期花費、預期天數、預期線路等需要調整個性或重新設計組合。

  這樣做,不僅將一些需求類似的散客相對集中在一起,形成了相對集聚的中心市場,而且也給旅遊者帶來人性化的關懷感。其中,基礎產品的設計和客戶需求的及時掌握是開展營銷實踐的兩項基本而又重要的工作。在網路營銷中,可以利用的手段還有市場調研與目標客戶分析、產品和服務的設計、提供產品和服務、售後服務、客戶關係管理這些手段都可成為為營銷策略服務的整個營銷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從上述營銷手段的應用中可以看到,利用網路開展營銷活動可以更好地貫徹營銷策略的精神。

  不僅如此,傳統的營銷手段幾乎都可以藉助網路等技術來實現,而網路營銷又因匯入新的技術手段而具備了更有利於企業經營的特點。此外,由於旅遊產品和服務的特殊性,旅遊者在選擇要去的旅遊地區前,首先會更傾向於掌握有關目的地的資訊而不是過多關注某個旅遊企業的資訊。

  可以說,旅遊目的地的形象與當地企業的形象是息息相關的,在某種程度上,兩者企業帶來共同的利益或是聯動效應。所以旅遊企業要開展有效的網路營銷必須要納入整個目的地營銷系統之內,其網路營銷解決方案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在本地營銷系統的公用平臺上,更多更好地展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對於有條件的旅遊企業也要及時建立為本企業業務服務的商務網站,宣傳企業形象,促銷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併發揮業務延伸的商務作用。根據消費者的個性需求不斷更新營銷策略,通過細分甚至超細分市場,提供多樣化的旅遊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日趨複雜多變的旅遊需求。

  二

  千姿百態、獨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資源使民俗文化旅遊一直備受熱捧,市場規模也在持續擴大。近年來,隨著民俗文化旅遊消費需求的悄然升級,民俗文化旅遊缺乏民俗文化內涵、產品嚴重雷同的問題日益凸顯,嚴重製約民俗文化旅遊的持續發展。本研究在對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核心分析的基礎上,構建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模式,並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期能夠提升民俗文化旅遊市場競爭力。

  論文關鍵詞: 民俗文化旅遊 體驗營銷 體驗激勵主題。

  從1983年山東濰坊安丘石家莊民俗文化旅遊村迎來第一批日本客人起,歷經近30年的發展,民俗文化旅遊市場與自然風光旅遊、歷史文化旅遊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的競爭態勢。目前,民俗文化旅遊村鎮、民俗文化旅遊街區、民俗文化旅遊公園、民俗文化旅遊節是民俗文化旅遊的主要形式。

  民俗文化旅遊是旅遊者離開慣常住地,到異地去觀賞其民間風俗、民間信仰、民間娛樂、民間節目、民間文藝等民俗文化的活動。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資源是民俗文化旅遊實施的基礎。而旅遊者正是需要通過對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瞭解、認知、參與過程,獲得對旅遊目的地民俗文化的體驗。

  1 創造差異化體驗價值是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的核心。

  千姿百態、風格迥異的民俗文化資源是民俗文化旅遊市場的先天優勢資源,也使民俗文化旅遊極具特殊性。旅遊者不能直接擁有這些民俗文化資源,而是獲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物質、精神、行為類民俗文化的旅遊體驗過程及其帶來的體驗價值。體驗價值的創造與交換是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的核心環節。

  不僅如此,由於旅遊次數及時間的增加, “缺乏經驗的旅遊者”比例逐漸減少,而“經驗豐富的旅遊者”以及“經驗富裕的旅遊者”逐步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水漲船高”的民俗文化旅遊體驗需求。走馬觀花式的民俗文化旅遊所帶來的“走出去、開眼界”的觀光體驗,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旅遊者。取而代之的全景式深度旅遊,旅遊者渴望通過對民俗文化的深度、全面觀賞,實現賞新、賞異、賞知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旅遊經驗繼續增加,充當旁觀者的全景式觀賞也逐漸失去吸引力。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的體驗方式,能夠帶給旅遊者更深度、更個性化、更獨特的體驗而備受青睞

  因此,隨著旅遊者對民俗文化體驗需求的不斷提升,其對民俗文化體驗價值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體驗價值的強弱、差異性大小將直接決定民俗文化體驗營銷的成敗。

  2 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模式建構—— 圍繞創造差異化體驗價值。

  民俗文化旅遊市場,極少數的旅遊產品擁有獨一無二的天然民俗文化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旅遊體驗價值。像瀘沽湖女兒國旅遊景區,獨有的摩梭族、“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習俗、“崇母尊女”的民俗,使其旅遊體驗獨具差異性,旅遊者絡繹不絕。

  絕大多數民俗文化旅遊產品並不具備這一優勢,面臨著或大或小的同質化競爭。體驗營銷模式必須圍繞創造差異化的民俗文化體驗價值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為此,首先需要識別出特色民俗文化資源,並挖掘充實,這是創造差異化民俗文化旅遊體驗價值的基礎。其次提煉出差異化的體驗激勵主題,除吸引旅遊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統一規劃並設計體驗過程提供依據。隨後要規劃並設計具體的體驗過程。這包括對一系列靜態、動態、互動式民俗文化資源的整合使用。還要從細節處呼應體驗激勵主題,為體驗效果錦上添花。最後,要開發能呼應體驗激勵主題,延續體驗回憶的旅遊產品。

  3 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的實施策略。

  3.1 識別並挖掘特色民俗文化資源。

  做好這一步工作,要有長遠的營銷眼光,不盲目跟隨民俗文化旅遊市場熱點,抵制“簡單模仿”而產生短期利益誘惑。對特色民俗文化資源的識別,可以根據“新、優、特”三點來選擇。

  具體來說,識別出的特色資源或者是最新穎的,是其他民俗文化旅遊產品所沒有的,如稀有的摩梭民族所形成的女兒國特色民俗文化。或者民俗文化資源與競爭對手相比,明顯更有優勢和吸引力。如同處廣西壯族民俗文化旅遊市場,桂林灕江地區由於是故事片《劉三姐》拍攝地,而成為體驗壯族對歌文化的首選。又或者,民俗文化資源能夠被不斷深化、延續發展,最終形成獨特旅遊體驗。

  如烏鎮西柵景區經過精心打造,成為深度體驗古樸、悠閒的江南水鄉生活的最佳選擇。識別之後,還要進一步對特色民俗文化資源進行多維度的深度挖掘,為提煉體驗激勵主題提供充實豐富的素材。

  3.2 “捨得”定位並提煉體驗激勵主題。

  即使經過識別選擇,留下的特色民俗文化資源往往還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夠帶來多方面的旅遊體驗價值。而要提煉差異化體驗價值,需要有“有舍才有得”的營銷定位思維,敢於捨棄特色民俗文化資源體驗價值中的絕大多數,只留下最不可能被複制、模仿、超越的體驗價值來提煉。

  最終提煉成體驗激勵主題,對民俗文化旅遊體驗價值的生動化、主題化表述,是對民俗文化旅遊體驗價值的提綱挈領式總結。

  一個鮮明獨特的體驗激勵主題,使整個旅遊體驗過程設計、細節的營造、旅遊產品的開發更有據可依,實現最大化體驗價值。

  民俗文化旅遊體驗激勵主題可以表述為一句話:在這裡,能夠得到任何地方都沒有的“XXXX”的體驗。優秀的體驗激勵主題必須要有強烈的激勵性,對旅遊者產生巨大吸引力,能夠驅使其產生旅遊或者重複旅遊行為。另外,還要有一定的競爭性,有效的區別於競爭對手。

  正是差異化的體驗激勵主題設計,使浙江桐鄉烏鎮西柵景區在競爭激烈的江南六大古鎮民俗文化旅遊市場中脫穎而出。與其他古鎮充斥著的商業化、人聲鼎沸的街道、商店相比,烏鎮西柵景區結合烏鎮特色資源提煉出獨具特色的“江南水鄉古鎮度假休閒”

  的體驗激勵主題。隨後從觀光、餐飲、購物、住宿、交通等方面統一規劃和設計,使古樸、悠閒的江南水鄉古鎮度假體驗主題得到淋漓盡致發揮。

  3.3 設計“靜態展示、動態表演、參與體驗”結合的多感官體驗過程。

  體驗激勵主題一經提煉,接下來需要圍繞其精心設計、合理安排“靜態展示、動態表演、參與互動”三種體驗環節。

  靜態展示主要包括優美的風景、建築、民俗文化展覽館、服飾等內容,能夠讓旅遊者對特色民俗文化產生最直觀的瞭解和認知。

  動態表演則是以歌舞、戲劇、人員演示的方式對生活、生產、社交、宗教信仰、文藝等具體風俗文化內容進行呈現。生動活潑的動態表演感染力較強,能加深旅遊者對民俗文化的深度理解,帶來有聲有色的深度審美體驗。參與體驗則是設計一些能夠讓旅遊者直接參與其中的民俗文化活動。身臨其境的參與能夠使旅遊者產生樂在其中的體驗感受,產生最強的愉悅感。

  三種不同形態的體驗環節的比例安排,往往影響旅遊者最終體驗價值的大小。靜態展示佔太高比例的話,容易降低旅遊者興趣,難以產生較深刻體驗價值。與此相比,動態表演和參與體驗環節,由於生動、真實、情景化而能刺激旅遊者產生強烈的體驗感受,產生的體驗價值較高。因此,要想實現最大化的體驗價值,較為合理、易於操作的比例安排是“三分靜態展示,四分動態表演、三分參與體驗”。當然,隨著旅遊者體驗需求的繼續提升,對參與體驗環節比例還可以再增重。

  除此之外,體驗過程的設計還要圍繞體驗激勵主題,有意識的融入多感官的體驗刺激。“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視覺刺激往往引發的震撼和記憶效果最強。因此無論靜態展示,還是動態表演以及互動體驗環節,要從色彩、佈景、服飾、裝飾物、人物等各方面精心設計,製造出真實生動、美輪美奐的視覺感受。同時,運用特色方言、音樂、戲曲營造氛圍,為旅遊者提供“入鄉隨俗”運用方言交流的情景和機會,能夠大大提升旅遊者參與度,使旅遊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民以食為天”,特色飲食文化的展示與體驗必不可少,從“飲食”中獲得的味覺體驗,更能使旅遊者念念不忘。

  對體驗過程的整體設計而言,形式越豐富多彩、跌宕起伏,感官體驗越有滋有味,帶給旅遊者的體驗刺激就越大,整體效果也就越突出。

  在此方面,雲南香格里拉藏民家訪民俗文化旅遊體驗過程的設計頗具啟發意義。藏民家訪體驗過程始於旅遊大巴,除導遊繪聲繪色地講述藏民文化習俗外,還會教旅遊者表達情感的“呀嗦,呀嗦,呀呀嗦”藏族方言,以及表達喜悅的跺腳。到藏家門口,參與互動式體驗環節接踵而至,旅遊者一一接受主人敬獻哈達並喝下青稞酒才上樓。而在觀賞藏民表演歌舞中,利用“呀嗦,呀嗦,呀呀嗦”和跺腳表示讚歎。隨後,旅遊者學做糌粑、喂吃糌粑,最後和藏民共同圍著吉祥的柱子跳鍋莊舞,整個藏民家訪體驗氣氛達到白熱化程度。靜態展示營造出體驗氛圍,動態表演點燃體驗熱情,參與互動釋放體驗激情,藏民家訪有效的使旅遊者獲得終身難忘的體驗價值。

  3.4 巧妙設計情景式的參與體驗環節。

  參與體驗環節,是提升旅遊者體驗價值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伯德·施密特的體驗營銷理論指出,體驗營銷過程就是體驗表演的過程,消費者渴望扮演角色並參與演出。[3]因此,當靜態展示和動態表演是讓旅遊者充當觀眾“看過癮、聽過癮、吃過癮”,那麼通過參與體驗環節的設計,則能讓旅遊者通過直接參與而“演過癮”。

  1情景式參與體驗環節的設計類似情景式戲劇,既需要設搭建舞臺、設定場景,還需要有表演主題並設定相關的角色。具體的設計過程,根據操作難易程度以及旅遊者參與程度有所側重。如果需要滿足大多數或者全部旅遊者的參與要求,那麼可以設計內容較少、容易控制、過程相對簡單的體驗活動,如旅遊者參與特色產品的生產過程,或旅遊者參與某一民俗文化表演活動等形式。像藏民家訪中,提供材料,讓旅遊者現場動手製作糌粑,或藏民帶領遊客共同跳“鍋莊舞”,雖然簡單但是體驗效果不俗。

  當然,增強體驗價值的最佳方法是設計情景式的參與體驗活動,即根據體驗主題,精心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活動、事件、過程,讓部分或者旅遊者全部參與其中親身演繹。這要求事前設定好互動活動的主題、流程、角色安排,並準備包括場景、道具、裝置、服裝等在內的設施,同時做好現場的控制安排。像雲南大理旅遊的“ 掐新娘”“、背新娘”婚慶活動,男女遊客分別充當“新娘”“、新郎”,在經驗豐富的主婚人帶領下體驗獨特的白族婚俗文化。

  3.5 做好細節,強化體驗效果。

  “細節決定成敗”,在旅遊體驗過程中,細節往往更容易影響旅遊者感受,增強或減弱體驗效果。在涉及吃、住、遊、乘、導、購所有方面的民俗文化旅遊體驗過程中,整體環境衛生是否乾淨整潔的細節問題往往會對旅遊者體驗滿意度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中,合理佈置景區遊覽路線、合理安置足量的休息座椅、安排乾淨且數量合適的洗手間、安置足量且位置合理的垃圾回收箱、設計與環境協調的路標及景點介紹牌是最容易打動旅遊者的細節,尤其需要注意。另一個影響旅遊者體驗價值高低的細節是整體服務水平,需要投精力和時間,對包括導遊在內的相關旅遊服務人員經過長期、嚴格的營銷訓練,還需要根據旅遊者需求儘可能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此外,對最佳旅遊人員數量控制的小細節也會影響旅遊者的體驗感受,影響體驗效果。過度擁擠,缺乏組織不但使遊客失去遊覽和參與的興趣,更會給整體環境衛生整潔、服務水平帶來嚴峻考驗。稍有不慎,就極容易使旅遊體驗的效果大大折扣。拿筆者經歷的香格里拉“藏民家訪”和瀘沽湖摩梭族“篝火晚會”兩個類似的旅遊專案比較,正是兩者人陣列織的差異導致體驗感受和價值大相徑庭。藏民家訪以藏民家庭為單位,一家一晚上就接待幾十個人,場面易於控制和管理,氣氛也能夠充分調動,效果較好。但摩梭篝火晚會是在容納五六百人的場地進行,顯得擁擠雜亂,參與環節也組織無序,使旅遊者興趣全無,很多遊客甚至提前離場。

  3.6 開發能呼應體驗主題的特色旅遊產品。

  對於旅遊者而言,旅遊購物是旅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旅遊體驗的回憶和延續。然而面對琳琅滿目的旅遊產品,旅遊者卻往往難以買到稱心如意旅遊產品,因為旅遊產品往往毫無特色,千篇一律。沒有意識到旅遊產品是體驗營銷有機延續,缺乏針對性的開發是問題根源所在。

  毋庸置疑,旅遊產品能夠為旅遊所在地帶來直接經濟收入,然而經濟收入的持續增長則有賴於特色旅遊產品的開發。要根據民俗文化體驗激勵主題,選擇最能代表當地民俗文化特色的產品進行深度開發。像廣西壯族自治區靖安縣,精心選擇繡球作為特色旅遊產品深耕細作,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繡球產業鏈,更創造出獨特的壯族“繡球”文化體驗價值,在壯族民俗文化旅遊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贏得巨大的經濟效益。[3]

  此外,對旅遊產品還可以從整體上佈局,對購物點進行數量控制,同時對購物產品的種類進行規劃,避免同質,製造錯位競爭。烏鎮西柵景區從呼應“ 江南水鄉古鎮度假休閒”的體驗主題出發,通對購物點數量及產品種類的統一佈局、管理,不僅避免像競爭對手一樣變成喧鬧非凡的“商業古鎮”,而且差異化的旅遊產品吸引旅遊者爭先購買。

  除此之外,如何將交通運輸業、餐飲業、住宿業等配套行業納入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過程,共同創造出最大化的旅遊體驗價值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