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

  “家訪”是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家訪”的班主任,無不希望能與家長推心置腹地交談,其同研究改進對學生的教育。以下是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l、在校內紮紮實實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家訪”成功的前提。

  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除了應是稱職的教師外,還必須具備兩條最起碼的優點:負責、公道。所以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和尊敬,為“家訪”的成功奠定基礎。由此觀之,很難想象一個平時不認真工作,對學生極不負責的班主任在“家訪”中會受到歡迎。因為,學生常常在家中毫無顧忌地談論老師,對班主任會談得更多,而且他們對一個老師的某種評價,都是從具體事例中概括出來的。因而家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孩子感情、觀點的影響。也就是說,當你還未踏入學生家門時,學生家長已對你有了先入之見。對你的到來,或者喜形於色,熱情款待;或者心懷戒意,不冷不熱,有的甚至會諷言相譏,拒之門外。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不懂談話藝術的班主任,很難獲得“家訪”的成功。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2、明確“家訪”目的,突出談話重點。“家訪”的目的通常為:

  ***1***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

  ***2***瞭解學生家庭情況,家庭教育狀況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

  ***3***和家長一起研究和改進對學生的教育。以上三點就一次具體的家訪來說是應有所側重的。和以上三點目的相適應,“家訪”談話內容也相應地分為三個組成部分:以班主任獨自形式介紹學生在校近況;以班主任發問,家長解說的形式瞭解學生家庭情況等;以雙方交談形式研究改進對學生的教育。

  班主任的每次“家訪”目的都有不同,側重點也是不同的,或談學習情況,或談紀律情況,或談勞動情況,因此在有限的“家訪”時間內必須精心組織談話內容,務求重點突出,達到“家訪”的目的。對一次綜合性家訪應分清主次,掌握好先談什麼,後談什麼,對目的比較單純的“家訪”則可開門見山,提出話題。如:“您的孩子在繪畫方面表現出特殊的才能,我這次來主要想跟你談一談如何培養孩子繪畫才能的問題。”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3.把學生的進步歸功於家長,後進歸於自己。

  主動為學生後進承擔責任,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一種表現。誠然,學生的進步中包含著教師許多辛勤的汗水;學生後進的原因也極為複雜,不一定都要由教師承擔主要責任。對此,通情達理的家長心裡也十分清楚。但你這麼講,會使家長深感你的為人謙虛和責任感強。相反,一旦學生有顯著進步或獲特別榮譽,你便炫耀自己的栽培之功,家長嘴上會迎合你,內心卻可能是不快的。對後進學生一味強調其天賦差,“根子不正”;甚至把責任全部推卸給家長,只能傷害家長的自尊心,損害你的形象。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4、努力表現出自己的稱職。

  能通過談話使家長認識到這一點,他就會信任你,對你言聽計從。你要抓住“家訪”這個機會,表現出你對學生的熱愛。為他們哪怕是微小的進步而由衷喜悅,為他們的一時退步而痛心疾首。要表現出你對學生的熟悉:談起班級情況來頭頭是道,對學生的性格、德智體美髮展水平、優缺點了如指掌,向家長介紹學生情況時從不失實多要表現出你駕馭班級的能力多要讓家長覺得你彷彿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舵手,永遠是充滿信心,從容鎮定。不可借“家訪”訴苦、告狀,要家長“評理”,那樣你就等於承認自己的無能和軟弱,勢必使家長懷疑你的能力,不再積極配合你的工作。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5、顧及談話的影響。

  “家訪”談話時,有些家長唯恐有孩子在場班主任不能暢所欲言,常藉故將孩子打發出去。而有些學生擔心老師說自己的過頭話,總想在場“監聽”或在場外“竊聽”。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如坦率地向家長表示希望孩子留下,一起談。並不是你所掌握的全部情況都要轉達給家長,特別是對後進學生,你可以“多報喜,少報憂”,精心選擇你的談話素材。孩子已改正的錯誤,未經落實的情況或者你已經答應學生不再告訴家長的情況,絕不要再談。當你發現自己的話有可能導致家長體罰孩子時,要盡力使家長打消這個念頭,防止學生對你產生怨恨,使師生關係更為緊張。談話涉及到其他學生時,態度也要慎重,切莫言過其實,因為你的談話可能會傳到有關學生及家長耳中,這樣既降低你的威信,也不利於爭取家長,幫助學生。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6、談話要落腳到研究和改進學生教育上。

  “家訪”重要的不在於談論學生的昨天和今天,而在於如何使他有一個燦爛的明天。在“家訪”談話中介紹學生在體育或藝術方面表現出的特殊才能,是為了和家長一起謀求發展學生才能的條件,介紹學生最近以來令人憂慮的表現,是為了使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尋找促使學生轉變的措施。所以任何一次“家訪”都要落腳到研究和改進學生的教育上。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7、善於把握談話的主動權。

  “家訪”談話不是隨意交談。“家訪”談話從總體上看,有主動被動之分。班主任是談話的發起者,班主任又是談話中目的明確、預先有準備的一方,因此,在“家訪”談話中,班主任自然佔主動地位。家長一方對談話事先無準備,對班主任的具體來意不十分清楚,在談話中,只是被動地接受班主任發出的資訊,提供班主任指定方向的資訊,承諾配合班主任協同教育孩子,因此,在“家訪”中居被動地位。認識到這一點,班主任在進行“家訪”時,就應努力而巧妙地控制整個談話內容,有條不紊地轉變話題。你在使用談話“主導權”時,一定要表現出對家長的尊重,要鼓勵和啟發家長談你感興趣的情況。萬一家長談話離題,你也不要生硬地把話題拉回來,要耐心地先聽他講,從中捕捉拉回話題的好時機。研究改進學生教育時,哪怕你早已成竹在胸,也要以謙虛的態度先徵求家長的意見,看家長是不是有更妙的辦法。若家長一時拿不出什麼辦法來時,你才好拿出自己的主意,用商量的口氣問家長好不好,不要用命令式的口氣。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8、不卑不亢,保持教師的尊嚴。

  無論家長的社會地位如何高,他們在你面前,都只是家長而已。你和他們的關係也只是家長和班主任的關係。因此不要有自卑感;訪問那些經濟狀況較差,社會地位不高,文化修養較低的家長時,你要努力表現出自己的真誠坦率和對對方的尊重,從而增加他們對你的信賴程度。記得一位班主任初訪某學生家庭時,見客廳裡有兩位年紀相仿的成年男子,她憑與學生容貌相似的程度,向其中一位說道:“我是某某的班主任老師。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就是某某的父親。”對方點頭稱是。另一位則指著學生父親插言道:“他還是我們的×長。”班主任微微一笑,答道:“這一點我早從‘學生登記表,中知道了。不過,我這次來可是找學生的父親的。”巧妙的回答,把自己置於與學生家長平等的地位上,接下來,她侃佩而談,毫不拘謹,博得了家長的敬意。

  教師家訪的談話技巧9、強調在教育學生方面校方與家長無利害衝突。

  有些家長溺愛孩子,常為孩子護短。和這類家長談及學生的過失時,很容易出現不和諧的氣氛。這時,你就要強調,在促使孩子上進方面,校方與家長無利害衝突可言。如果在對孩子的教育觀點及對孩子某些言行的評價上存在分歧,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爭取家長,協同步調,爭取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配合。對屢教不改,過失嚴重並觸犯校紀的學生,也要預

  先就使家長認識到:採取這種教育手段是迫不得已的,從學生成長的總體上看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