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老師溝通好關係

  家長去見老師可能會有多種原因,如果你正打算去見孩子的老師,那麼家長與老師見面時要怎麼跟老師溝通呢?下面小編整理了跟老師溝通好關係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跟老師溝通好關係的方法:與老師溝通的四大重點

  準備工作。

  如和老師面談,應提前預約,防止到校後老師有事外出。溝通主要內容家長應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溝通時羅嗦半天,也說不到關鍵點,那就達不到溝通目的。

  溝通方式

  利用手機交流。現在老師大多會建一個家長微信群,方便及時跟家長聯絡,一些小事情可以通過網路跟老師聯絡。

  到學校和老師面談。需要跟老師正面溝通孩子的事情時,比如有關孩子學習方案的制定,針對孩子壞毛病的管理方案,這些大事才選擇面談,一般情況下不要太打擾老師。

  面談次數。

  非畢業班家長,每學期兩到三次跟老師面談溝通即可。

  第一次適宜在開學兩個星期後。無論學校還是學生,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基本上調整到正常狀態了。家長到學校去,可以同老師一起制訂一下本學期的學習輔導計劃。

  第二次適宜在期末考試前一個月。到學校和老師一起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制訂出複習計劃。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在學期中,到學校去看看。畢業班家長面談次數每個月一到兩次。每次月考後向老師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和老師商討提高對策。電話交流次數,根據突發情況而定。如孩子生病請假,孩子小測驗成績下降等,應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絡。

  溝通內容。

  有些家長在和老師談話中,總會說到,自己工作忙,孩子就全交給老師了,該打該罰隨你辦這類的話,雖然表達了家長對老師的充分信任,但教育孩子不僅僅是隻需要學校教育就行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家長應該向老師表明,教育孩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希望能多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孩子有進步一定要肯定教師的功勞,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承認。

  對老師的教學或管教不滿意,不宜直接對老師無禮或攻擊,而用委婉的態度向老師建議。把孩子優點和弱點客觀地介紹給老師。

  學習成績不是溝通的唯一內容,老問一個事誰都煩,教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別隻盯成績!有些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後,當著老師、同學的面拳打腳踢,這是錯誤的,不僅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壞的影響,也會讓老師感覺尷尬。

  溝通內容決定溝通時間。時間的長短上,家長也要有掌握。針對孩子出現的重要問題或者重要階段的輔助方法多談,以免影響老師備課、批改作業的時間。

  跟老師溝通好關係的方法: 和老師“搞好關係”的5大訣竅

  1、約定會面時間

  作為老師,沒有什麼比在上課前、放學後或課間時間遇到家長開即興會議更糟糕的了。儘量尊重教師有限的時間,不要忽然間出現,老師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時間充分解決你的問題。

  2、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

  當時的情景可能看起來很困難,但是孩子的老師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錯了。試著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肯定老師作出的努力。會面一開始就告訴老師你對他所作的非常感激,這將對會面非常有幫助。當老師不感到像會被襲擊時,他會更願意傾聽你的建議和憂慮。

  3、願意承擔你需要做的部分

  如果你要徵求老師作出改變或調節,請確保你願意在家庭裡支援這些改變。老師們可能已經對現有的工作量感到沉重。說實話,一些老師對在滿滿的工作日程上再加一件事感到非常具有挑戰性。你需要確保老師知道你願意配合他們的工作,並在家庭裡支援他們。

  4、帶給老師幾個例子

  如果你要與老師討論孩子的功課和表現的具體細節,你需要帶幾個具有說明性的例子。例如,帶幾份孩子以前的試卷或作業,說明孩子之前的學習狀況。孩子的老師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你孩子在學年之初的潛力。帶幾份這樣的例子可以幫助老師瞭解孩子以前的學習狀況,或你所希望看到的孩子的作業質量。

  5、與老師成為盟友

  你和孩子的老師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你可以嘗試通過一些非正式的聊天來建立關係。時不時的給老師帶杯咖啡。在教室裡做志願者或主動提出在家裡幫助做一些專案。如果你每次見孩子老師的時候都在抱怨或不停地言語攻擊,老師會開始躲著你或對你有所防備。請別忘了,你與老師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幫助你的孩子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