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老師溝通

  溝通是一門藝術, 學點兒和老師溝通技巧,既是為了您的孩子在學校裡能愉快地學習生活,也可以提高您個人素質。下面小編整理了和老師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和老師溝通的方法:和老師交流的忌諱

  1不把學校、老師的規定放心上

  如很多學校會規定不準學生帶手機,不管家長是否贊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定。

  如果家長對一些規定有意見,默許甚至鼓勵孩子違反規定,這會讓學校和老師非常為難,也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困難。

  因為家長只需要面對自己的孩子,而學校和老師則需要面對更多學生,很多看起來似乎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為了保護大部分孩子。

  2不參加家長會、不和老師溝通

  孩子教育的第一負責人是家長,最瞭解孩子的也是家長,因此老師希望能和家長建立聯絡,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好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參加家長會、定期和老師溝通。否則老師不確定你是否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確定你孩子出現問題後自己的處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問題有關。

  孩子最終教育成什麼樣,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

  3沒搞清楚事情之前和老師吵鬧甚至動手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一旦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一時衝動、憤怒也屬正常。可在去學校“討說法”前,一定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若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若是別人的孩子的錯了,可以去和老師和學校反映情況,等候協調、處理;如果學校和老師處理不當,再跟學校和老師進一步協商。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果表現出理解和寬容的態度,會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自然也會對孩子另眼相待。

  如果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就去大鬧學校和老師,只會讓老師覺得家長無理取鬧,給老師留下的這樣的負面印象自然對孩子很不利。

  4拿社會和整個教育的問題來評判老師

  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一旦社會上出現一些教育事件就認為整個教育行業出了問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也大加指責。

  哪怕教育體系確實有一些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所有的老師,這會讓絕大部分懷揣教育理想、兢兢業業的老師元氣大傷。

  如果家長能對老師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體諒,老師自然也會報以對孩子的寬容和鼓勵,這種良性迴圈,最終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和老師溝通的方法:和老師“搞好關係”的幾個小細節

  1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

  假如你被老師請去學校了,試著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肯定老師作出的努力。會面一開始就告訴老師你對他所作的非常感激,這將對會面非常有幫助。當老師不感到像會被襲擊時,他會更願意傾聽你的建議和憂慮。

  2約定會面時間

  有些家長非常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經常去學校瞭解情況。但作為老師,沒有什麼比在上課前、放學後或課間時間遇到家長開即興會議更糟糕的了。

  請儘量尊重老師的有限時間,不要忽然出現,老師可能沒有時間來充分解答你的問題。

  3願意承擔你需要做的部分

  如果你要徵求老師作出改變或調節,請確保你能在家庭裡支援這些改變。說實話,一些老師對在滿滿的工作日程上再加一件事感到非常具有挑戰性,所以老師也需要知道你願意配合他們的工作,並在家庭裡支援他們。

  4與老師成為盟友

  你和孩子的老師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所以你可以嘗試通過一些非正式的聊天來建立關係。如果你每次見孩子老師都在抱怨或不停地言語攻擊,老師會躲著你或對你有所防備。請別忘了,你與老師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幫助你的孩子取得成功。

  如果家長想要讓老師更加關心自己孩子,應該多和老師聯絡、保持暢通交流與資訊溝通,讓雙方都能瞭解學生在校與在家裡的情況。

  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時,孩子才會展現閃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