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巧妙入題的口才藝術

  任何事情都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演講也不例外。在演講的開頭,進入主題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可太長,太長了可能導致聽眾失去耐心,但也不能太直接,沒有任何藝術性可言,太直接容易使聽眾感覺索然無味。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想演講成功就得重視入題的過程,那麼應該如何入題呢?

  通過抓人故事入題

  單田芳的演講《好日子是熬出來的》:

  朋友們:

  晚上好,今天我不說評書,講一講我的過去。

  告訴你們個祕密,你們千萬不要傳出去,我曾經當過逃犯。在***的日子裡,我受到了批鬥,那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很快我就熬不住了,隻身一人從鞍山逃到了長春,過上了“亡命天涯”的生活。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想方設法通知了媳婦、孩子,全家人都來到長春。一大家人總要生活啊,我自己不敢露面,就讓十幾歲的女兒上街去賣當時很流行的“水泡花”,我躲在家裡製作。我把蠟化了,做成蠟鴨蠟魚,飄在裝“水泡花”的瓶子裡,很漂亮。可是,小小年紀的女兒上街叫賣卻吃了不少苦。那時雖然沒有城管,但是有工商所和派出所,女兒經常受到他們的“驅逐”,有一次被打得滿臉瘀青。看著被打得臉都腫起來的閨女,我心疼得放聲痛哭。“全怪爸爸沒能耐,讓你受苦。”可沒想到一向內向的女兒卻咬著牙說:“讓他們打吧,反正也打不死,我明天還賣!”孩子這麼堅強,我這做父親的當然也得挺住,不知不覺中,苦日子就熬過去了。因為熬過了苦難,我等到了今天的好日子,很多人熬不住,選擇了自殺,他們與今天的好日子永遠地擦肩而過了。

  在演講的開頭,單田芳沒有直奔主題,跟大家講風雨之後見彩虹這樣的大道理,而是故弄玄虛,要告訴大家一個祕密,還讓大家千萬不要傳出去,然後語出驚人地講自己曾經當過逃犯。這樣的故事一下就抓住了聽眾,然後單田芳開始講自己曾經的苦難,他女兒的一句“讓他們打吧,發證也打不死,我明天還賣”,讓聽眾在震撼之餘,深刻體會到了“熬”過苦難的過程。通過抓人故事入題不但順利成章,而且能使聽眾印象深刻。

  演講的入題左右著演講的成敗,以上三段演講的開篇入題都十分精彩,雖然簡短,但卻不失藝術性,能夠製造一定的演講氛圍,做好鋪墊,起到引導聽眾融入演講,深入理解演講主題的作用,值得學習借鑑。

  通過提出問題入題

  郎鹹平的演講《什麼是貴族》:

  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想從義大利遊輪的沉沒講起,談一談什麼是貴族?貴族到底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