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利用材料吸引觀眾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奇蹟,在閒談中,當我們講出一段奇蹟的時候,聽者往往會目瞪口呆,驚歎不已,進而引發聽者深深的思索,這不正是我們想讓演講達到的效果嗎?蘊涵著奇蹟的材料可以起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深刻反映演講主題,令聽眾久久難忘。所以,在演講中,我們不妨讓“奇蹟”來給我們撐撐場子。

  用“奇蹟”激勵聽眾

  離中考還有5個月的時候,一位校長在全校大會上,如此激勵後進生:

  儘管現在的麥迪已經狀態全無,但是他在中國卻依然有著千千萬萬的球迷,這是為什麼呢?這得從他創造的奇蹟談起。2004年12月9日,火箭主場大戰馬刺,最後時刻,火箭落後馬刺10餘分,這時候,很多觀眾都已經開始退場了。但是,在比賽還剩35秒的時候,麥迪開始表演。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他3個3分球外加一個3加1,狂砍13分,最終,火箭神奇般的以81:80戰勝了馬刺,這是一場偉大的比賽,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麥迪憑藉這一場感天動地的勝利,打動了千千萬萬球迷的心。同學們,沒有不可能,關鍵是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關鍵是要有必勝的信念。

  35秒13分,平均不到3秒得1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麥迪能夠憑一己之力逆轉比賽,憑的是力挽狂瀾的勇氣。在這次演講中,校長用麥迪創造的奇蹟激勵後進生可以說恰到好處,能有效激發後進生奮發拼搏的雄心壯志。麥迪創造的偉大奇蹟使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了校長“沒有不可能”的演講主題。

  用“奇蹟”警醒聽眾

  一位比賽選手的勵志演講:

  2013年1月23日12時18分,遼陽燈塔市發生5.1級地震,在這場地震中,誕生了一位“逃生哥”。一位小夥子,僅用了1分鐘就從21樓逃到了1樓,速度之快,令人驚歎不已,算一下,下一層用時不到3秒。這條新聞一經公佈,立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一位網友驚呼:在“逃生帝”面前,博爾特和劉翔都弱爆了,還有網友忍不住感嘆:這是用生命在奔跑啊!其實,如果沒有地震,小夥子絕對創造不了這樣的奇蹟,只不過在危險面前,小夥子的潛能被充分開發了出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找客觀理由,如果你還沒有取得成功,那隻能說你在讓你的潛能睡大覺!

  “逃生哥”為何能夠創造奇蹟呢?難道他不是凡人嗎?他其實很普通,之所以創造出了奇蹟,只因為情急之下,他開發出了自己的身體潛能。那麼,很多人沒有取得成功,並不是因為智商不高,體力不足,而是因為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潛能。“逃生哥”的奇蹟令聽眾警醒,使“開發潛能,奔向成功”的演講主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