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課堂演講稿範文

  隸屬於公眾演講的即興演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從春到冬,母親踮起腳尖迎接新的一天;從小到大,母親踮起腳尖為我撐一方愛的晴空。——題記

  想起母親,便想起她很多個畫面。每一個畫面裡,母親的姿勢都是踮起腳尖。

  她踮起腳尖賣力地踩著打禾機;她踮起腳尖把一筐筐的稻穀放進高高的穀倉裡;她踮起腳尖摘下樹上的桃兒、桔子,挑到幾裡外的集市上賣;在集市的人堆裡,她高聲叫賣,那姿勢仍是踮起腳尖……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

  一

  五歲那年秋天。四里外的趙村放電影。母親說好要帶我去看的,可等她把碗洗好,把豬草剁好,裝到大荷葉鍋裡後,我們匆匆趕到趙村的時候,電影已經開始了。更重要的事:晒穀坪上早就聚集了很多人,連兩旁堆起的草垛上也是人。我們擠不到前面去,站在後面根本看不見,我急得直嚷嚷。母親迅速地把我架在脖子上,“哎,好!還差一點!看不完整。”母親又調整了一下身體,這下我能完全看見了。當時,也沒有去想,只知去看並不看得太懂的電影。許多年後,我回憶起童年來,便明白了那晚,我能看到電影的原因,是我一直騎在母親的脖子上,是母親一直踮起腳尖,踮了一個晚上。而她看到的卻只是別人的後背。

  二

  十五歲那年夏天,我中考。***那時,時興考中專,特別是我這樣的農村孩子,跳出農門,有份工作,就是長輩最大的心願。***

  記得6月18號那天,考完語文,我走出考場,一眼就看到了人群裡的母親。她正踮起腳尖,探出半個身子,向這邊張望呢!我跑過去,輕聲責備說:“媽,你怎麼來了,咱家正在割麥子呢,忙都忙不過來!”母親笑笑,從塑料袋裡拿出兩張雞蛋餅,還有幾個雞蛋,塞給我說,“我送這個來給你吃,你最喜歡吃的了!天太熱,沒弄太多,怕壞,餓了吧!快吃”

  我接過,低頭看見母親頭上還粘著幾根小小的麥穗,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只是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考好!

  三

  二十五歲那年冬天,我失戀了,我覺得我的整個世界,都凍了,都塌了。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在冷冷的風裡,萬念俱灰!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米渣子***冰雹***,我不管;又不知過了多久,飄起了鵝毛般的雪花,我還是沒管。後來,不知怎麼的,走著走著,就回到了家。母親見到我從單位回來,又驚又喜,連忙幫我拍去身上的雪花,“頭髮上也有,別動,媽媽幫你弄下來!”母親邊說著,就踮起腳尖,張開雙臂,去弄我頭上的雪。剎那間,我感到一種巨大的溫暖瀰漫全身,這一刻,我明白:就算我失去了整個世界,我還擁有母親,還有母親暖暖的愛。我有什麼理由不積極地生活呢?

  四

  我正準備午睡的時候,聽到客廳裡窸窸窣窣的聲音,過來一看,是母親,她正踮起腳尖,躡手躡腳的,“媽,什麼事呀!”“呀,把你吵醒啦!”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沒事,我送點青菜過來!順便看看,你們有沒有要洗的衣服!……噢,快去睡!快去!”我沒能拗過母親,她硬是把我兒子換下的髒衣服拿走了。

  這一年,我三十四歲,母親五十七歲。她在我所在的學校食堂做臨時工,一份幾百塊錢的工作,她卻比誰都看重,都珍惜。空餘時間,還在食堂後面的空地上,種了菜,時不時地來幫我做做家務……

  母親拿著髒衣服的身影已經走遠,灶臺上,放著她剛剛從地裡摘下的青菜,翠綠翠綠的,還閃著光。往事一幕一幕,那踮起腳尖的身影在我的淚眼前交錯浮現,告訴我許多,也教會我許多,還提醒我許多……

  篇二

  鏡子——你看世界,世界看你

  當你做病毒檢測的時候,一定會用到顯微鏡,那樣你就能清晰的判斷出病毒的型別,以便對症下藥,藥到病除。當然,如果你不幸選擇瞭望遠鏡,那我敢保證,你眼前一定是模糊一片,你一定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但,如果你想用“顯微鏡”一樣的方式,去審視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他們的性格、行為或舉止,我想那更是一個糟糕的結果,我敢保證你最終會一個朋友也得不到,因為他們在你的觀察下,會變得滿身瑕疵,一無是處。記得古人也說過,“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確實如此嗎?如果你有幸站在平面鏡面前,你的確可以審視一下你的尊容,但如果不幸,你對面就立著一面“哈哈鏡”,我想你不一定會真的哈哈大笑——因為你或許會醜態百出,或許會面目可憎,那是真的你嗎?

  也許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能夠走遍世界,但其實,在邁步之前,你應該學會觀察或審視世界。你不能盲目的行走,也不能固步自封,只會東張西望。是的,我們應該把眼光投向長遠,甚至是未知的領域,至少我們能事先辨別方向,約略定位自己的座標,也能感知你所處的環境。古人不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凝重的一望嗎?那是一種心態,一種境界,更是崇高理想的醞釀。

  遠望是為了遠行,也是為了讓我們跳出我們所處的座標點,至少可以避免沉溺“燈下陰霾”,擺脫拘泥與一葉障目。但要遠行,自然要日積跬步。因此,我們還要善於低下頭,腳踏實地,做好我們身邊清楚而具體的每件事情,必要時,我們應該用一下“顯微鏡”,去觀察事物關聯的蛛絲馬跡。也許我們不會完美,但應該有追求完美的執著和堅持。這個過程自然也很辛苦,不然古人也就不會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悟了。

  理想總是豐滿,但現實卻頗為骨感。要縮短理想與現實的距離,使我們在經過努力之後,越來越切近我們的理想,其實,我們是可以樂觀的,當然不妨站在“哈哈鏡”面前去自嘲一下,當然也包括別人的調侃,甚至諷刺。這是成功必要的經歷。如果說遠望與顯微的觀察,是為了處理好我們與我們所在世界的關係,那麼,當我們站在“哈哈鏡”面前的心態和勇氣,其實是需要我們有直面別人,甚至是自我的勇氣——我們不能在世界裡像堂吉訶德那樣橫衝直撞,獨來獨往,我們必須學會合作與分享,這樣我們才能快樂的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但即使全世界,都眾星捧月般的支援你,但你始終可能會面對兩個自己以及他們之間的矛盾,就像真實的你和鏡子中的你,有時並不完全統一,那麼說服自己,為信仰、信念、理想而堅持,有時比說服別人理解、支援和尊重更為重要。世界是我們的,我們是世界的,我們在嘗試用各種方式和手段觀察與感知世界的同時,世界也在觀察我們,因此,我們在改變世界的同時,還要學會適應世界和身邊的人。處理好我們與世界,我們與別人,我們與自己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我們達到目的之前必須要處理和麵對的很重要的一個前提。

  如是,輕裝上陣,帶著我們的理想,向著目標進發,離“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妙境地,其實就已經不再遙遠。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合一,誰奈我何呢?

  篇三

  汽車從顛簸中安靜下來,像一個乖巧的孩子停在路旁。我不願再呼吸車內那汙濁的空氣,走下車來,第一口便是家鄉的空氣。

  雨後的家鄉,空氣裡瀰漫著泥土的氣息,透著油菜花的芬芳。那樣清爽,平靜,舒適,像一層被刷洗過的玻璃,一塵不染。萬物透過這玻璃,似乎都閃著一圈白光,明晃晃的,一切都睜大了水汪汪的眼睛。我彷彿被帶入了這個透明清新的世界,心靈接受了天上之水的洗禮,從頭到腳,都閃著柔和的光芒。

  呼吸著家鄉的氣息是那麼的酣暢淋漓,沒有顧慮,沒有憂愁,沒有爭分奪秒的緊迫,所有的世俗都將化作子虛烏有,只剩下滿心的歡喜。漫步在草色初露的小徑上,感受“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意境,更是一種無可倫比的美妙。

  就在此時,我的心與大自然緊密相連了。腳下的油田,一塊連著一塊,望不到頭。只有密密的青莖編織成了不見縫隙的綢緞,輕柔地舞動於藍天之下。無邊無際的綠色之上,撒滿金燦燦的小星星,不知它們為誰而笑,一個個綻開了小花,清秀、嬌柔,卻異常渺小。但在它們組成一個集體時,賜予你的就不僅是視覺上的衝擊了,那絢麗的金浪,摺疊的波濤,此起彼伏,層層翻滾,更是一種磅礴。

  油田盡頭,沐浴了一夜春雨的高山顯得格外幽深、翠綠。綠葉上的塵土早已不見了蹤跡,給人留下的是滿目青翠。在這個清冷的季節裡,沒有淙淙的潺潺流水,鳥語也顯得格外稀少,萬物像被鎖定在一幅靜止的圖畫中。但你千萬不要怪上帝太無情,你看,那山谷間升起的騰騰山嵐,難道會亞於鳥語花香嗎?

  光那一身乳白的幻化,若有若無的神祕表情,就讓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在是這多風的日子裡,雲霧的jie妙幻演藝,更令人期待。一陣陣風,把帽形的霧氣吹成了紗巾,時兒上時兒下,忽兒起,忽兒落,柔軟地纏繞于山腰。雲霧似一位旅行者,飄移在家門口,卻久久不願離去,為青山獻上一條哈達。青山顯現於雲霧之後,影影綽綽,似有似無,山霧纏綿,相映成趣,更有“霧瑣山頭山瑣霧,天連水尾水連天”的韻味。

  在這金色和綠色之上,自然少不了藍天的陪襯。家鄉的天空,是廣闊無比的,明淨的瓦藍、溫和的淡藍、清淡的淺藍……一切盡在輕描淡寫中,寫盡家鄉人那顆熱愛寧靜恬適的心,這片天空,儼然就是家鄉的胸懷,家鄉人的期盼。

  悠悠滄海,念念之間,唯令我陶醉的只有畫家寬大的手筆。以排山倒海是氣勢,鋪設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大自然――一位最偉大的畫家。他揮動手中的畫筆,一抹黃,一抹綠,一抹藍,盡情潑灑,酣暢淋漓。沒有人工的雕琢,沒有刻意的設計,卻凝聚了灕江之秀麗,西湖之嫵媚。這種美,是一種粗獷的美,自然的美,質樸的美。

  家,是這麼實實在在;人,是這麼和和氣氣;景,是這麼清清爽爽;生活,是這麼平平靜靜。或許,這也就是這個偏闢的小山村裡唯一的富有,因為“平平安安就是福,實實在在才是真”!

  如今,身處喧鬧繁華的城市,驀然回首,才發現家鄉才是歸宿。

  回家,真好!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