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演講稿

  生命、生活、生存是時代共同的主題,三生教育也是學校德育教育的範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一生與三生

  從呱呱墜地的生命來到世界的那一刻起,無論是七彩童年,還是陽光少年,生命將伴隨著每個人生存,生活將每時每刻和我們的生命在一起,然而,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對待生命的首要原則就是珍愛生命。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伐木工人去森林裡伐木,他用電鋸將一棵粗大的松樹鋸倒時,樹幹反彈重重地壓在他的右腿上。他試圖把腿抽出來,可辦不到,於是,他拿起手邊的斧子,狠命地朝樹幹砍去,砍了三四下後,斧柄斷了,他又拿起電鋸開始鋸樹,但是,他很快發現,倒下的松樹呈45度角,巨大的壓力隨時都有可能將電鋸卡住。如果電鋸出了故障,這裡又人跡罕至,別無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電鋸對準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伐木工人把腿簡單的包紮了一下,決定爬回去,他忍著劇痛,一寸一寸的往回爬,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活著回去。

  看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即使面臨極大的艱難困苦和挫折,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因為只有生命,才會有希望和奇蹟。

  擁有了生命,也就選擇了生存,因為只有生存可以將生命從一個點延長成一條線,然而在這條線上不可能沒有失敗。

  海倫凱勒,大家都並不陌生,他在一歲半的時候,因病失明、失聰又失聲,然而,她憑藉著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聾盲人。

  海倫凱勒的生命經歷告訴我們:要正確地看待挫折、勇敢地接受現實。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的大學生生活在父母提供的優越環境中,經濟上的寬裕、生活上的無憂,使他們成為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便無法理智的應對。所以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創造一定的逆境、磨練堅強的意志、體會生命的坎坷,從而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調控能力。

  選擇了生存,也就離不開生活。

  我們要生活的充實、快樂、有價值,首先要學會感恩。

  “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段豁達而美妙的文字出自一位在輪椅上生活了30餘年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世界科學巨匠霍金。他口不能說、腿不能站、身不能動,然而他仍然感到自己很富有。一根能夠活動的手指、一個能夠思考的大腦,這些都讓他感到滿足,並且對生活充滿了感恩。

  一位殘疾人尚能如此,我們正常人為什麼不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呢?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我們肢體健全的人,都要學會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甚至還要感恩對手。

  其次,生活中要學會寬容。

  寬容就是忘卻:忘記同學的誤解、同事的批評,忘記昨天的矛盾、昔日的糾紛,學會忘卻,生活才會有陽光。寬容就是諒解,可能有人傷害過你,但“記仇”是心靈的腫瘤,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理解,彼此間的隔閡就會化解。寬容就是健康,一位心理學家說:“人類要想開拓健康的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時時化解心中的愁緒,我們的心裡就會少一份陰霾、多一縷陽光,我們就會生活得更充實、更快樂、更美好!

  第三,生活中要學會奉獻。

  人生的價值不能僅僅看為個人目標的實現,更重要的是看生命能否為其所在的社會做出貢獻。售票員李素麗說過:公共汽車的路線有終點站,但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李素麗的這句話讓我感悟到:即使工作崗位有高低,但創造的價值卻沒有大小。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認真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及學習中,我們就會領悟到人生中的許多美好!

  講到這兒,我的演講即將結束了,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珍愛生命、學會生存,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寬容之心、奉獻之心來熱愛這美好的生活!

  謝謝大家!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生活告訴我》。

  常常聽到周圍同學們的抱怨聲:累死了,學習真沒意思,上學也沒意思,活著真沒意思……我也時常向媽媽抱怨:“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真沒勁!”媽媽總是說:“不要抱怨,要知道,因為你的努力,才使你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是啊,我們之所以一味的抱怨生活的簡單、乏味,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的懂得生活。

  隨著我一天天的長大,我漸漸明白了,我們要學會適應生活,更要努力去創造幸福的生活,學會學習、樹立理想、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都是我們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這是生活告訴我的!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樂觀,只有樂觀才能使生活呈現出無限生機,只有樂觀才能使生活多彩。小草並沒有被暴雨的侵襲所嚇倒;魚兒並沒有因為海水的衝擊而流浪;雲彩也並沒有因狂風的肆虐而消散。碧綠的大海里,魚兒在自由地遨遊;蔚藍的天空下,鳥兒在歡快地鳴唱……因為它們懂得用樂觀去面對生活。正是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讓我們的整個地球也生機盎然!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珍惜,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微笑,珍惜身邊的每一次幸福。那生養我們的父母、那教導我們的老師、那在困難時幫助過我們的朋友、那善待我們的每一張笑臉……學會珍惜,才不會讓遺憾總與我們相伴。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堅強,堅強面對生活的每一次挫折,堅強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沒有必要因落葉而悲秋,也沒有必要因一次挫折而放棄抗爭。樹,砍斷枝條還能再生;草,燒了莖葉還能再長。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荒廢不了整個人生。海倫·凱勒從小又盲、又啞、又聾,可她並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用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不但學會了多種外語,還用筆寫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作品。堅強和勇敢,讓她體會到了人生的快樂和幸福。與海倫相比,我們能自由地看,能痛快地聽,能放聲地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再抱怨生活對我們的不公!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愛,愛你的父母,愛你的老師,愛你的朋友,愛你身邊所有的人。讓愛走進我們的生活,讓愛使我們的生活變的多姿多彩。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感動,為一件好事而感動,為一本好書而感動,為一個好人而感動。讓我們在感動中生活,在感動中成長。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信任,信任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是解開一切誤會的關鍵。其實天很藍,陰雲總要散;其實海不寬,此岸連彼岸;相知並不難,心與心相連。

  生活告訴我,它需要勤奮。勤能補拙,勤出成果,勤是通往成功的階梯,成功是勤奮的結果。只要我們勤奮探索,勤奮實踐,勤奮創新,做什麼事情都一定會成功!敲響的是鐘聲,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迎來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感動的是真誠!

  生活告訴我,也告訴你——

  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擁有積極向上的思維,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無比瑰麗!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篇三:生命、生活、生存——時代共同的主題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構成的三位一體的生活觀,有助於培養我們的愛心和同情心,促進我們的身的健康發展,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對我們的培養上來是實現一個質的突破.

  “生活教育”理論是一種不斷進取創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論,它體現了立足於中國實際,“去謀適合,謀創造”的追求.無論是強調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生產勞動相結合,還是要求手腦並用、在勞力上勞心,都是對學校與社會割裂、書本與生活脫節、勞心與勞力分離的傳統教育的反動,現實出強烈的時代氣息.“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欲恐遲遲歸”,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曾經承載了母親的多少痛苦,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曾經寄託了父母多少的希望,生活教育在另一方面讓我們意識到了生命的可貴的同時,更讓我們體會到了生命的來之不易,它教會我們學會感恩、學會寬容,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曾經給我們幫助或是現在正在幫助我們的人,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社會,對待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或者是無心冒犯我們的人,海納百川,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必將為我們的人生開闢一條寬闊而平坦的道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諾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是裴多菲生存的價值,他把它的精神寄託於自由,用忠誠的心對黑暗的社會說:“我要自由,還我自由” 生活教育同時讓我們對生命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當今社會經濟的競爭日益激烈,與此同時,各國的文化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起來,在日益激烈的社會與人才競爭面前,生活教育教會我們應該以正確的人生觀、以正確的價值觀面對生活、面對社會、面對未來,人生的價值不該知識學習一門知識,更不應該只是為了一份工工作而學一門知識,面對日益的各中競爭,我們應該有為社會進步而努力,為時代進步而努力,為人類進步而努力的決心,充分認識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社會、時代、人類的共同進步而努力!

  “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是生命文化與生命智慧的教育;“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瞭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關心他人和集體,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它需要我們誠心對待,用心去感悟生活的意義,生活是種方向,也是目標;“生存教育”,強調“學習生存知識,保護珍惜生態環境,關心社會和自然,強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生存是一個人生命的繼續,是一個人適應環境的關鍵. 學會生存,在不同的環境之中,在不同的人群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安全感.“三生教育”教我們要學會生存,體味存在的魅力! 生命、生存、生活,對我們來說,生命是根本,沒有生命,談何生存呢?而生存是關鍵,沒有了生存作基礎,生活不可能稱其為生活了.生活也恰恰是我們擁有生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方向和目標. 生命為前提和根本,生存為基礎和關鍵,生活為方向和目標

  當今社會,許多學生的生命意識淡漠,缺乏對生命應有的熱愛、尊重與珍惜.生命教育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一個生命的誕生,意味著一種無限的喜悅,同時也有著一份無法抵擋的痛苦,人的生命來之不易,為那來之不易的生命,我們就要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重視自己的生命,珍愛生命,在需要我們關注的生命裡,我們也需要清楚的認識到,生命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連載,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它都不會在你的背後留下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還可以重來,它絕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走過去就無法回頭,因此要做最好的自己.人生喜怒哀樂是人生的常事,一個失去了喜怒哀樂的人的人生是失敗的,生命教育教會我們要用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待人生的失敗挫折,要有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珍惜生命珍惜擁有.生命本來就是一個過程,一個悲喜交加的過程,它讓我們嚐到了酸、甜、苦、辣、鹹的不同味道,有的人經受不了打擊,承受不了它的負重,從而放棄了脆弱的生命.其實,面對生命,我們要不屈服、不放棄;面對災害,要堅強勇敢,團結互助;在困難和挫折中,要磨礪生命的意志,展現生命的意識,展現生命的光輝.

  生存是人的本能,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侵害對我們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我們的素質教育應該培養的是會學習、會生存、會生活的下一代.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強生存本領,確立正確生存意識,掌握生存規律的教育.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追求,追求才能更好的生存,體會生存的意義和價值.生存的意義就是能讓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擁有實力,去讓社會選拔和考驗,學習就是為了生存,學無止境,這就詮釋了世間的舊事物,總是不斷的被新事物所代替.生存教育能幫助我們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提高我們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幫助我們樹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較好地去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人不僅要活著,還要追求有質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不同的人對生活的理解不同,也就是對美好、對幸福、對快樂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認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美好、幸福和快樂,也有人認為簡單、樸實、平淡就是美好、幸福和快樂……生活教育就是幫助學生獲得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確立生活目標、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學會與他人合作,有利於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同時我們不僅要適應生活,更要努力創造幸福生活,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學會學習、樹立理想都是我們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就必須學會在社會、生活中建立各種各樣的關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存教育教會我們在學習中,面對學習中的迷惑所帶來的煩惱,面對考試中的失意,面對學習生活中同學之間的矛盾,應該以積極從容的方式去面對.教會我們在面對挫折、失敗、喜悅、成功時應該有“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努力過生活,自足最快樂!

  生命、生存、生活.三者是緊密相連的,生命是開端,生存是方法,生活是過程.只有開好頭,掌握正確的方法,操作好過程,人的一生的價值才會得以體現.所以,“三生教育”志在必行.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來支援它!三生教育走進人們的世界,幫助我們正確面對生死問題,有效的促進我們的珍惜之情,珍惜之能力,珍惜之行為.培養自主選擇,自我負責的意識與能力,對自己、他人以及社會負責.引領我們面對現實,擁有積極面對生活、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三生教育不盡然我們意識到了生命的美好,而且幫助我們意識到生命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困難、磨難、痛苦與無奈的過程,幫助我們學會接受,正確對待和處理引起負面情感體驗的能力,敢於正視並承受對生命的全部威脅以及不可以預料的不幸.

  三生教育幫助我們學習希望.生活本身就是難以預料的,有許多意外遇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要我們在各種災難面前,在各種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在寂寞孤獨中,在各種艱難苦境中,在大病侵襲時,人能憧憬未來,人能看到希望,人能勇敢的走下去!

  三生教育教會我們用自己的信仰面對生活,教會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品味生活,教會我們用感恩的心善待生活,教會我們用寬容開闢生活,教會我們用我們的價值度量生活.生命、生活、生存是我們永遠共同的主題,是人們永遠的主題,是時代進步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