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關於立德樹人優秀演講稿
常言說: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那教師關於立德樹人的演講稿該怎麼寫?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教師關於立德樹人的優秀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給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很榮幸能在站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演講稿,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立德樹人,做愛的使者》。
曾在兒時,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根發芽。今天,它終於結出果實,我也成為一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常言說: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立德樹人,首先要立師德,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教師在課堂內的諄諄教導,一點一滴,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愛滋潤每一位學生。
記得六年前,初登講臺,學校安排我任四年級英語和班主任工作。對於當時的孩子來說,英語是一門副科,不被家長和孩子重視,課堂上,對英語的積極性一點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我總是板著臉,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儘管他們上課正襟危坐,作業一本不差,但效果一點也比之前好。這時,我的心不禁顫動起來,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時,老教師送來了他們的經驗之談:與學生用心去溝通,用心去愛他們。
慢慢地在以後的運動會、拔河比賽、主題班會…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大小活動我都會成為與學生交流和溝通的主陣地。在學校組織的拔河比賽中,在選拔選手之餘,我會與學生也來場拔河比賽;在主題班會上,我會讓學生盡情的去發揮他們想說的話,這樣更好地讓我瞭解每一個同學的心靈深處。班上有一個叫黎文孩子,雙手有點殘缺,同學們對他都有些排斥,而這個孩子個性又十分要強,在一次課餘之時,我發現這個孩子居然唱歌唱的很好聽,於是,在一次班會上,我讓他來展示一下他的才能,那時起,其他同學對他也都刮目相看。我儘量在每個學生身上尋找閃光點,讓每個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提升了很多。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很快的我們之間就建立起了一種牢固的既是師生,又是朋友的雙重關係。
愛是教育的基石。只有當教師真心實意地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時候,才能像吸鐵石一樣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圍。愛的深切,學生才會敞開自己的心扉,樂意聽從教師的建議和教誨,這時候,教育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面對著一張張純真質樸的臉,一顆顆水晶般純淨的心,我想:教育事業也許擁有世界上最高利潤的回報,你播下的是一粒愛的種子,收穫的卻是整個美麗的人生。老師們,讓我們一同播下這顆種子吧,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等待我們的將會是豐碩的果實。
篇2
中國人喜言修身養性,也往往有人著書立說,講修身養性之道。諸多著作中又以《菜根譚》最為有名。傳說舊時文墨世儒人家的子弟成弱冠之禮,先輩則貽贈他兩件東西,一件是錦冠,另一件多為先賢集作、四書五經,但偶也有以《菜根譚》或諸如此類者代替,寓意學後能明心淨性,得其真諦。《菜根譚》這本書上至治國平天下,下至修身齊家,人世間的大道無所不包。政治家可以從中找到經邦治國的謀略,商人可以從中找到以仁取勝的機智,僧侶則從中發現博大和寬巨集,而我喜歡《菜根譚》,更多的是書中的修身篇和治學篇。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捲雲舒”。要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必須悠然恬淡、恬情修德、明志進取修身。作為一項關係到民族命運,國家前途的工程,教育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種充實而聖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溫馨的情懷。教師修身養德,必須心靜如水,具有不為利益所動的坦然心境;甘為人梯,具有不為世俗所惑的奉獻精神;清貧樂教,具有不為雜念所左的孜孜之心。概言之有三:
其一:明志致遠。“立志明道卓然特立,為學之一必先立志”,“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星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角藩,如何安乎?”“修其大業人心自順”。《菜根譚》有道家無為的處世思想,我認為“無為”的“為”,為個人謀利,這個“為”要小;而“作為”的“為”是“事業”,是“大為”,要謀“事業”,在“謀事業”之時要拋開私心雜念及“無為”,一心一意為“事業”而“作為”。事業上成就了,而“小為”自不待言。這就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如何擺正“小為”的位臵,而目的造就“大為”,以達到“無為境界”。它還告訴我們生命的真諦在於實現自我價值。曹雪芹一生清平,
成就了不朽的鉅著;梵高一生潦倒,留下了偉大的藝術。或許教師一生難成就如此偉業,但也可體會“待到山花爛熳時,她在眾中笑”的愜意。
其二:淡泊寧靜。《菜根譚》提到“性定菜根香”,“咬得菜根則百事可為”,令人深思。就是位高三公,富誇天下,所食者不過三餐,所居者不過一榻,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甘做個“胸中無半點物慾,眼前自有空明”,淡泊名利,淡泊世俗的人梯。一言以蔽之: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其三:厚德固本。“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育是影響整個人生的重中之重的環節,“必厚培其根”,也就是說,學校教育是打好人生基礎的前哨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的責任之重從中可見一斑。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該適應新時期的要求,應該更加行之有效的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據有關調查表明,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佔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於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魅力。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臺灣教育家高震東曾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此言得之。
學高為師,治學是為人師的基礎,修身也離不開治學。感悟有三:
其一:個體發展之必需。古語:“不學若使牆面而立,沐猴而冠,所不取也。”“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才也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這些言論形象地說明不學習如同白痴,跟猴子沒什麼區別,這是不可取的。學習靠勤奮,只要我們孜孜不倦地學,我們就不會遲鈍、平庸。知識就是黑暗中指明方向的明燈,人多學習才能增長知識,並能從中看到自身不足之處來加以修正。說起“三味書屋”,大家都不陌生。“三味”的真正涵義,乃是清朝順治年間一個叫王瞭望的人寫的中堂,即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穿得布衣、食得菜根,飽讀詩書,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立身之本,尤其是詩書這一“味”,更是須臾不可或缺;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卻不可以一日不讀。尤其像我們這些“傳道授業解惑”之人,不讀書治學,何以立教。
其二:教書育人之必需。凱勒說過,“一本書象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裡。”我想,一個好的“老師”就像老船長,駕馭航船達到理想的彼岸,他需教育學生許許多多豐富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使之成為社會的中堅,國家的棟樑。宋朝詩人黃庭堅說:“士三日不讀,則其言無味,面目可憎。”面對知識更新之快的新時代,如不補充新知識,舊知識不是“坐吃山空”,就是“過期無用”,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思想僵化,頭腦空空,講起課來,照本宣科,味同嚼蠟。開卷有益,書有乾坤。讀書破萬卷,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講起課來,方能旁徵博引,妙語連珠,形象生動,講者帶勁,聽者入迷。
其三:修身養德之必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腹有詩書氣自華。人不學習就落後,落後就不能進步,無進步就難求發展。一個人沒有學問,就不明事理,不明事理,就會固執,也就不知道通權達變,談修身又從何來?難怪有人說,不讀書只能活一輩子,就是“這輩子”;而讀書可以活三輩子,就是“這輩子”“上輩子”“下輩子”。好讀書,能識天地之大,知環宇之廣,能明古通今,曉人生,知冷暖;能從容面對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潮起潮落。眼界開闊了,知識增長了,修養提高了,何樂而不為。讀書治學,遠離了喧囂與浮躁,淨化了靈魂,啟迪了心志,性情會變得特別開闊、靈動、樂觀、曠達。
品讀《菜根譚》,如看一路山水,如聞滿街市聲,如悟一世禪意,更如和智者靜心交談,收穫了沉甸的帶著暖意的警策。生活中學著嚼嚼“菜根”,不時地校準生活的座標和努力的方向,這是至要。相信你我能經歷更多的風雨,肩擔更多的責任,在從容淡泊中,擁有安寧、充實、快樂的人生。
篇3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榮幸,在第xx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作為教師代表在這裡演講,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同心共築中國夢!
愛人者,人恆愛之。今天我的演講將圍繞愛的主旋律展開闡述!
是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語言,特別是,自從走上這個三尺講臺,成為一名教師,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愛在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作用是有多麼的重要。有愛便有德,立德樹人,是一名老師的使命與責任。
還記得六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顯得那麼的侷促和緊張。但講臺下那五十多雙眼睛所傳遞的好奇、信任與敬佩,讓我暗暗地鬆了口氣。然而他們很快發現了我的友善,對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戲。對此,我怒不可遏,將他們狠狠地訓斥一頓。從此以後,課堂紀律明顯好轉,但我也發現,孩子們眼中的光芒在漸漸泯滅。我的心不禁顫動起來,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時一位老教師及時解開了我心中的困惑,熟知孩子心理的他告訴我,其實孩子們並不是真的想搗亂,而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引起老師對他的注意。他還給了我一劑“靈丹妙藥”——“愛心”,七年以來,我時時刻刻都在用心詮釋這兩個字的真諦,用我的愛心感化、教育每一位學生。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懂得,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們要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這種“愛”源於高尚的師德,這種“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這種愛能超越一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首要目的是傳授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知識技能。要把學生教育成為一個愛他人,愛社會的人,是不是讓學生背背日常行為規範?或者多上幾節思想品德課?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的我們,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只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愛心的學生。
中國夢,教師情,我有夢,我有情,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明白在21世紀的今天,我需要肩負起立德樹人,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偉大使命!
看完“”的人
1.立德樹人教師演講稿4篇
2.教師立德樹人優秀演講稿3篇
3.立德樹人成就最美教師演講稿
4.教師關於立德樹人演講稿3篇
5.教師立德樹人演講稿3篇
6.立德樹人同心共築中國夢教師演講稿3篇
7.愛崗敬業立德樹人演講稿3篇
8.教師立德樹人讓師德在崗位閃光優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