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學習師德師風演講稿
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的師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通過校組織的師德師風學習活動,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內涵。“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就是指教師躬行自明,言於律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時時、事事、處處做學生的表率。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首先,教師要做高尚情操的垂範者。情操是指人的情感和操守,是人們思想觀念、情趣愛好、品德操行的總稱。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師優秀道德品質的主要標誌,也是教師應有的重要師德風範。教師道德情操不僅是自身從教的基礎,而且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在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中佔據主導地位,是學生高尚情操形成的催化劑和推動力。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應表現為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具有敬業樂教、無私奉獻、用於創新的精神和熱愛學生、公正無私、追求真理的道德境界,以及正直誠實、和藹善良、勤奮堅毅的道德素質和寬容謙虛、克己自制、樂於合作的道德修養。
其次,教師應做健全人格的表率者。所謂人格,是指由人的生物遺傳和後天經驗共同形成的,包容人的各種心理要素,能根據客觀條件變化的、相對穩定的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的統一。教師健全人格標準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追求高層次的人格需要。表現為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信念,具有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其次,具備高尚的人格品質。表現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熱愛、尊重學生,平等待人,以生為友,為人師表,民主公正,誠實守信,為人正直,淡泊名利,甘為人梯。
再次,具有優良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格心理是指教師應具有客觀的自我認識和積極的自我態度;具有客觀的社會知覺和建立適宜的人際關係的能力;具有對生活的熱情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個性結構具有協調性,即胸懷坦誠,個性鮮明,情緒穩定,思維敏捷,興趣廣泛,善解人意,樂觀向上,有與他人健康交往的願望和能力,人際關係和諧。另外,具有優良的人格智慧。表現為具有教師職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較高的文化素養,智力、能力協調發展。
最後,教師應做身體力行的踐履者。教師的模範行為對於學生的成長,教師自身的榜樣作用對於學生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要努力在政治態度、思想作風、道德品質、治學精神、行為習慣等各方面做到嚴於律己、表裡如一、謙虛謹慎、言行一致、儀表端莊、言行得體,從而成為學生的楷模,成為對學生言傳身教的指導者,身體力行的踐履者。
篇2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通過近階段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本人深刻地體會到,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一、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麼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製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誇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裡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師愛最受公眾期待。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