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中闡述觀點常用的方法

  報告是工作實踐的產物,工作實際情況的具體性和準確性是報告的靈魂。因此,要寫好報告,必須多寫,多體會,摸索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寫出質量上乘的報告來。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讓事實“說話”。

  敘述主要是擺事實,擺出的事實必須具有客觀性、代表性,不能把虛構、想象的東西寫進來,不能把個別的、偶然的事實當作普遍真理來對待,為了使領導機關了解和掌握真實、客觀的情況,首先要讓事實來“說話”。

  比如某團《職能教育情況報告》中“主要做法”的第三點是“搞好配合活動,突出教育效果”。內容是這樣闡述的:

  一是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從××大學請來兩名專家教授來部隊授課,分析國內外形勢,增加了官兵的使命感;二是團機關、各營連廣泛採取演講會、大討論等形式,有效地鞏固了學習教育的效果……三是組織廣大官兵觀看影片錄影,打牢官兵“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信心。教育過程中組織官兵觀《大決戰》、《大轉折》等影片,……鼓舞了官兵鬥志,收到了明顯的教育效果。

  這部分內容主要講如何搞好職能教育的配合活動,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其中,沒有過多議論,撰寫者只是讓事實說話,象請地方大學的教授講課,開演講會,組織官兵觀看影片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自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讓數字“發言”。

  為了讓事實更具有說服力,在報告中闡述工作內容時經常用到數字,用數字說明問題,這是一種直觀、可信的方法。比如前文提到的《職能教育情況報告》中主要做法的第二點是:抓住官兵思想實際,增強教育針對性。具體內容如下:

  其中不少官兵對我軍根本職能存有模糊認識,通過問卷調查,認為“和平年代仗打不起來”的佔xx%,抱有僥倖心理,認為“打仗也輪不到我”的佔xx%,認為“有可能打仗”的僅佔x%……

  這段話用數字有力地說明了在官兵中確實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從數字看所佔比例還不小,因此,針對官兵的思想實際加強教育的針對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

  選好典型材料。

  這裡講的典型,實際就是要選好“點”,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不需要把大大小小的材料象記流水帳似的一股腦地塞進去,而必須進行精挑細選,選擇有代表性,有說服力和感召力的典型材料說明問題。比如某師《根本職能教育情況報告》中,在這一點上做得較好,如:

  配合活動形式多樣,效果好。……通訊營請地方教師講寶島臺灣的歷史,講臺灣人民反**本統治的“二·二八”起義,使官兵認識到臺灣迴歸大陸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心願;三營組織了有關臺灣風土人情的知識競賽活動,現場搶答,增強了官兵對寶島臺灣的熱愛。

  上文既有點上的情況,也有面上的情況***省略號代替***,這樣就顯得內容飽滿,充實。而如果只有面上的情況沒有點上的情況,報告就顯得乾癟、不具體;只有點上的情況沒有面上的情況,報告就顯得零碎、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