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演講稿五分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就像你人生中的燈塔,那麼明亮,指引著你前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墨翟先生曾說過:志不強者智不達。的確,我國古往今來的大人物們都有“鴻鵠之志”,因此,我認為,一個人不能沒有理想。

  我作為在座中的一員,也有理想。而我的理想,則是成為一名科學家,因此,我崇拜的人物就是AlberEinstein。

  我深知,做一名科學家,所需要的正如Einstein先生所言:“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後天的努力,是成為天才與否的關鍵。Einstein先生去世後,科學家們對他的大腦研究,認為這是科學界的一大謎團。但事實上,Einstein先生年幼時也被老師斥為低能兒,那麼,我由此得出結論:天才是後天鍛煉出來的,腦子越用越靈。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也就是我的願景。願景是什麼?就是願望中的前景。假設前景是寶玉,那麼願景就是玉璞。而聖經中說“沒有願景,人就會消亡。”不幸則是看不到願景。我既然確定了我的願景,那麼,我將會為我的願景作出奮鬥,努力去實現我的願景。我們常說:“你的理想決定你成什麼樣的器。”我認為,我的理想不能完全主宰我的命運,科學家不是靠空想就能當上的,我們需要有志,無論是幼年、青年、壯年還是暮年,都要勇於探索、勇於嘗試、勇於奮鬥。偉大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曹操也曾說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們要為我們的理想、我們的願景去奮鬥,那麼,奮鬥的目標和方式呢?在中學生中走紅的作家韓寒因為在“七門紅燈”之下落榜,因此極力去諷刺我國的應試教育,我個人則認為,應試教育的“利”大於“弊”,這種制度淘汰了太多太多人。正所謂“吹盡黃沙始到金”,留下的一定是會閃光的。那麼,我們就不能在滔滔的學習潮流中被衝下下游。我們常說“力爭上游”。我個人則認為為理想而奮鬥之一場人生中的戰役。我們要與不良的習慣戰鬥,為了我們的榮譽而戰,為了我們的理想而戰,為了我們的願景而戰。我的理想、我們的理想將會在這場意義重大的“戰役”中褪盡浮華!

  小學階段的最終挑戰正在向我們逼近。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回想起我們在小學階段中的“磨刀”磨出來的成品究竟用於砍柴能砍多久。在過去的六年裡,我們看到了我們的成就,為什麼有的刀能斬斷亂麻,為什麼有的刀卻如朽戈鈍甲,這取決於我們為我們的理想所付出的態度。

  科學家需要有過人的智慧、冷靜的頭腦和善於觀察的雙眼。相信在座的同學們大都想成為卓越的科學家,都有遠大的抱負。如果你和我一樣的話,那麼就要思考一下我們的這三點具不具備,然後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確定我們的奮鬥目標,然後努力把它變成前景。

  可是在考試的面前,即使你有再大的聰明才智,過不了這一關也是白搭。記得有一篇作文,講述了一個美術天才因為年年因英語和政治不過關考不上自己心儀的美術學院,因此鬱鬱而終。在應試教育的實際考察面前,理想和願景都是其次的我們的目標是在做好基本的準備後再去為願景而奮鬥。

  各位的理想肯定都各有各的不同,但是為它奮鬥的過程卻是相似的。屈原的《離騷》中寫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求“索”,我希望各位能夠在小考中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而我,也不例外。

  為了理想,為了明天,奮力衝向光輝的頂點吧!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

  篇二

  今天站到這裡,十分忐忑不安,因為臺下做著許多比我優秀得多得多得同學。誰不知道我們這裡是臥虎藏龍。我在這裡講話,貌似有點班門弄斧的感覺。不過既然大家給我這個機會,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爭取對得起臺下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

  今天陳老師主要讓我談一下我的學習方法。其實說真的,我沒有什麼學習方法。就算真的要我總結出來的話,那就是,就是平時多翻一下課本,期末的時候猛上自習,基本就是住在自習室。其實並沒有很特殊的地方。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子曰:因材施教。所以,有時候別人的方法自己不一定管用,一切都要靠自己總結的。

  那我今天談什麼呢?呵呵,我就談一下我的經歷和一些思考吧,也許會對大家有所助益。我所想的,也是一直在督促我努力的。

  今天站在這裡,回望過去的一年半時光,很有一種白駒過隙的感覺。大學生活一下就快過去了近一半。有時,自己也會在私下裡思考,自己在這一年裡有什麼收穫嗎?我想,剛進大學時,大家也許是意氣風發,覺得有一種全新的生活等著自己去開始。也許,自己心中有著美好的期待。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逝去,我們都看到,聽到,經歷到了許多東西。生活上總有種種不如意,比如感覺某些老師教得不好,上課學不到東西,大學生活的平庸與無奈。漸漸的,心中的稜角也被時光磨平。有時候,當一個人仰望天空的時候,會覺得一種莫名的失落。

  閉上眼睛的時候,我問過自己兩個個問題“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呢?自己的理想是什麼呢?”也許在今天這種時代,有人覺得談理想很土,談理想有什麼用呢?還不如金錢與地位來得實在。可是我覺得,人活著總是要有一個目標的。總不能白白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朝吧。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總要給自己定個目標吧,找個好工作,考上研究生,自己創業等等都可以。在大學這個人生關鍵的階段,也許就是要有一個目標來指引自己。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反正我覺得我在大學四年,主要是讓自己過得充實,學到一點實實在在的東西。有了自己的理想,就可以為了這個理想去努力,去慢慢充實自己的生活。其實無論自己的理想是什麼都可以讓自己充實的。像我寢室一個哥們,他就是想畢業,然後考司考,再然後就做律師。估計他的想法也和在座的許多人相同。有了這個理想,他就一直在為這個而努力。用他的話來說,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時間不夠用。在我映像裡,他的桌上總堆著從圖書館借來的各種各樣的書。之所以是堆著,是因為,他把我們寢室另外三個人的圖書卡都拿去借書了。之所以是各種各樣的書,是因為,他覺得,要多掌握一點各方面的知識。在另一些時候,他就在自學日語和英語口語,並且關注股市。聽到我說到這裡,大家一定覺得,他的生活一定比較枯燥吧。其實不是,他一樣和眾多男生一樣,有時會半夜爬起看球,會玩電腦遊戲。但是我覺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目標在前進。記得他曾經說過一句讓我映像深刻的一句話:這個學校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而我卻知道自己的目標。

  再說說我自己吧。由於擔心就業率的問題,加上對自己的能力不那麼有信心,所以覺得自己可能找不到一個好工作,於是暫時決定和很多人一樣,準備以後考研。於是就覺得,平時開得課程要學學好吧,對以後有幫助的。於是,和很多人一樣,經常上上自習,翻翻書。由於上學期運氣比較好,所以考得還可以。當然,這裡面也有我付出的結果。在這裡,我不是謙虛,因為我親眼看到許多人是比我強很多。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既然強手那麼多,自己又沒有特別優秀的地方,所以就笨鳥先飛了,多看看書,多用點功。一個學期,倒也達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更主要的是,有所收穫,覺得自己這一個學習還是沒有白過。其實我在這裡並不是想號召大家一定要玩命學習,天天泡在自習室。大學生活是要多彩的,畢竟沒有了高中那種升學的壓力。我個人覺得,生活有主有次,既然已經有了一個理想,那麼剩下的就是圍繞這個目標轉,儘量讓自己過得充實吧。

  呵呵,絮絮叨叨講了這麼多,也不知道講得好不好。只是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其實我知道,作為一個學生,作為一個大家的同齡人,自己是沒有什麼資格站在這個說什麼感想的。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看法肯定也有淺薄的地方。但是,真的希望,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使大學生活過得充實。在畢業時,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笑著說:大學四年我沒有白過!

  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在此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關於“我的大學我的理想”這一主題。其實開始我一直以為主題應該是“我的學院我的理想”才對啊,因為是“漢口學院”嘛!呵呵,要是改成了“漢口大學”,是不是就是僅次於武漢大學的一流大學了呢?那麼到底“學院”和“大學”有什麼差別嗎?今天我想諮詢在座的各位同學三個問題,以上是其一!

  首先,我想談談關於“大學”。看看我們的祖輩父輩,能讀書就已是件近乎奢侈的事,更別說上大學了!反觀如今,年輕人中大學生的比例已是大概全部,打個比喻來說:就像牛身上的蝨子一樣多!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被限制自由的小學,失去了純真自然的童年;經歷了被扼殺創新的中學,喪失了思想馳騁的少年;又剛剛經歷了被繁重課業所壓迫的高中,再一次,在本應激昂的年紀沒有了風采!十二年的書海泛舟,十二年的風雨無阻!

  難道,現在,我們又要在我們為之奮鬥了多年的大學裡虛度光陰,碌碌無為嗎?這是第二個問題?

  接下來,我想繼續談談關於“理想”。理想不同於夢想或幻想。用思想道德修養書中的話說就是:“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會有自己關於未來的想法。小時候,估計每個人的夢想無非是科學家,企業家,警察叔叔,教師云云。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慢慢長大,慢慢成熟,慢慢的發現自己,沒有做科學家的思維,沒有做企業家的頭腦,也不能做到像警察叔叔那樣盡職盡責,就算想著為孩子們做點貢獻順便養家餬口當老師,也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多的證書!

  殘酷的現實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使得我們不能也不敢去想當年在腦海中浮現過的理想!那麼,難道我們真的要這樣平平庸庸的走完一生嗎?這是第三個問題!

  聽到這裡,我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否有什麼想法或答案!但是,在此,我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自己的答案。

  我想說,“學院”和“大學”是有差別的,但是“學院”中的大學生和“大學”中的大學生是沒有差別的。我們因為高考分數的高低踏進了不同的學校,最終拿到不同的證書。但是這隻能代表我們的過去,不能烙印在我們的未來之上。當我們身處在不同的校園之中,誠然,享受到的硬體設施,師資力量以及學術氣氛會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別,但是大學所提倡的大學生“自由開放,獨立創新”的理念是絕對相同的。大學是一個完全自主的環境,你的未來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你的未來你做主,你的青春你放飛!美國的一位國家級優秀教師就說過:“沒有不合格的老師,只有不合格的學生”。

  大學不是用來給你打消時間的場所,更不是拿著父母的錢為自己買安樂的幌子。聽到過很多同學說過他們自己的所謂的職業規劃,大部分同學說到自己想在大學期間多去旅遊觀光,遍賞名山大川,盡情遊玩。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大學是一個奔放的年紀,不趁現在有時間多出去走走,以後就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了”開闊眼界,開放視野,這沒有錯。但是,你能不能在此同時,為你曾經的理想,為你的未來有所準備呢?

  你能不能在你出去遊玩之前先將你的基本課業任務完成呢?你能不能在你遊玩的過程中多多學習適應社會的經驗呢?你能不能在你遊玩過後仔細的想想你此次行程的收穫呢?沒有人責怪你這樣做錯的有多大,只是想提醒你,除了這些,大學,還有許多事可以做!

  大學是汲取知識,增長經驗的場所,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等級而苦惱甚至自卑,你需要你自己去為你自己的未來準備,你就能將“夢想”轉化為“理想”繼而變成現實。

  在此,我呼籲:全體本校的同窗,學姐學長一起努力,一起奮鬥,一起為理想努力,一起為理想奮鬥!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