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讀書演講稿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七***3***中隊的周皓雯。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愛讀書。

  我愛讀書。因為讀書能讓我增長知識。我從書本中得知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知道了大自然的奧妙;看見了現代科技突飛猛進的進步。中國有句古話:“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雖然我沒有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對各地的名勝古蹟、名人軼事等我都略知一二。因為我愛讀書。

  我愛讀書。因為不同的書給了我不同的情感。我佩服海倫。凱勒身殘志堅的精神;我同情黃蓓佳筆下的智障兒貝貝;我敬佩劉胡蘭、董存瑞等革命烈士愛國的精神……

  我愛讀書。因為書本幫我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我記得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是的,有許多人都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著,奮鬥著:談遷花了一生的精力寫好了《國榷》,司馬光花了19年的時間完成了《資治通鑑》,法布林花了40年的時間寫成了《昆蟲記》……這些人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他們是我們的榜樣。為中華民族崛起而讀書,為21世紀的新中國而讀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知識的海洋,一個人如果不讀書,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一樣!所以,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遨遊書海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怡人”。

  總有一縷飄逸的清香,無時無刻不洋溢在我的生活中,是它,讓我學會了感受,是它,教我學會了聆聽,是它,讓我讀懂了生命,它,就是那縷幽幽飄逸於我心中的書香。

  漫步詩海,感受四季之美,走進自然,我會和白居易一起感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春之活力,和楊萬里一起玩賞“接天蓮葉無情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之絢爛,和劉禹錫一起品味“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秋之昂揚,和岑參一起飽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之壯美……書,如同一幅幅風景畫,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使我們賞心悅目。

  漫步書海,享受書中之情,可以領略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豪邁氣概,去體會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去感受那“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凌雲氣概,去揣摩“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那抹心傷哀愁……書,就如同一杯醇香甘甜的美酒,令人蕩氣迴腸,情意綿綿。

  漫步書海,照亮心房,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繫國家的遠大抱負而折服,為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的豪放張揚的慨嘆,讀“出師未捷生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彷彿看到諸葛亮六出祁山,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書如一團跳躍的火焰,照亮我的心靈。

  書,如一泓清泉,盪滌心靈的塵埃,以他那獨有的魅力啟發著我,薰陶著我,感悟著我,載我揚帆起航,帶我搏擊風浪,領我經歷風雨,指引我在書的殿堂中成長。

  讀書,讀的是另一個人生,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多讀一本書,無異於多活一個人生,讓我們在充盈著書香的天空中翱翔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篇三

  各位我最尊敬的朋友們,你們好嗎?

  曾採訪各個年齡段的朋友,答案是不同的。中學生說:最好不用考試就能讀自己想讀的大學,讀書沒什麼意思,太累太苦;大學生說:大學不知學些什麼,趕快畢業吧,這樣我就能自己賺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用不著每次都得找藉口向父母要錢;剛工作的朋友說:最好每天醒過來張開口袋,人民幣就會從天下掉下業並掉進自己的口袋,這樣生活多輕鬆啊;沒結婚的朋友說:趕快找個伴吧,每天都有無限的溫柔,還有個依靠,可以傾述傾述;結過婚的朋友說:天哪,早知如此就不結婚了,一個人多好啊,自由自在,拜託,趕快離開我吧;工作多年後的朋友說:多希望現在退休了,每天打打太極拳,玩玩麻將多愜意啊;六、七十歲的老人說:多想回到學校去讀書啊,那童真的時代,無憂無慮,書聲朗朗。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想過另一個年齡階段的生活,卻無法滿足。

  常聽人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先不分析這話是否正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如意與否在於我們的想法與看法。如果真是不如意,那麼請在大腦中輸入積極的暗示:上帝啊,你為什麼這樣考驗我,看看此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呢?預示著什麼好事將發生呢?

  這世界每天在變,我們得學會在動態中尋找平衡。

  用心讀書而不是用單純地用嘴讀書。用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會運用。

  我們得讓周圍的人都成為我們的團隊,因為我們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學會欣賞,真誠地讚美周圍的每一個人,那麼他們也會同樣地欣賞讚美我們的,於是人的潛能就能無限地被開發出來,我們將生活在良好的氛圍中,社會的文明指日可待。

  用感恩地心去感謝父母無私地付出,用感謝的心去感謝老師不悔地教育,用感恩的心去感謝同學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