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歌課文反思

  《大海的歌》本文是一組兒童詩,由《天和海》、《海上的風》和《大海睡了》三首詩組成。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在教學中,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 。再質疑問題的安排,美讀,欣賞的訓練 ,各個教學環節都是以人為本。如:讓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後,再把課文讀一讀,看看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有哪些疑問可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抓住有關詞句精讀體會,最後使學生真正瞭解了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正如他們在仿寫《海上的風》時所說:海上的風是調皮的娃娃,它一來,就惹得魚兒不再安靜;海上的風是搖籃,它一來,就輕輕地催人入睡;海上的風是魔術師,它一來,就變出五彩的貝殼;海上的風是畫家,它一來,就畫出翻滾奔騰的波浪……看來他們採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了大海有風時的景象,最能吸引讀者 。

  篇2

  今天上第一課<大海的歌>,效果很好,通過這課的教學,我繼續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逐漸轉變著老師在課堂中的角色。

  在這節課的教學環節中,我在出示課題是時,採用了上學生填空的方式*** ***的草地,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想象草地的各種風光,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併為後面的課文學習埋下伏筆.

  在課文講讀時,我繼續採用質疑,引導,啟發等方式,讓學生主體能參與到教學中來,比如在這課裡,我提出:草地什麼時候是金色的,為什麼是金色的,它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交流並討論.最後大家一起總結.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深刻的掌握.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還注重發掘課文中的語文因素.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的:“海上的風是花神,他一來,就綻開萬朵浪花......."對這個擬人句的充發挖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大海微風時的景象。

  篇3

  早在開學初,就知道在三月份有一次精品課的選拔,但是,由於個性關係,總是拖著拖著,不到時候不會去準備。

  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時間漸漸近了,只得硬著頭皮開始琢磨。從工作以來,都是擔任高段的教學。而自身卻是喜歡教低段,一試因為在代課期間,師傅老師的低段教學十分出色,我也稍微有了點頭緒。可正當有點熟悉時,卻又開始教高段。可每次公開課,我總喜歡挑一年級上課,或許覺得自己能夠掌控好吧。很自然的,選擇了一年級的《大海的歌》第一課時來作為精品課的上課內容。

  確定好教學內容後,我便開始著手準備教學設計。翻翻以前寫過的教案,再稍作修改,便完成了。還準備了一些道具等。很期待上課那天的到來,是想早點解脫。在辦公室裡就自言自語了一遍,覺得自己的表情和語言,很適合一年級。可是,到了課堂,自己感覺自己的聲音明顯輕了,表情和動作也沒那麼自然了。甚至把握不住上課時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很積極,所以,我就幾乎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因此回答問題的環節就浪費許多時間。後面的一些環節,就落下沒上。下課了,學生情緒很高,因為我做了一些頭飾。可我自己並不是這樣想,我覺得在這個表演唱環節,過多注意集中到戴頭飾上了,而忽視了演唱。課後,老師們和我說,我在課堂上施展不開,聲音也輕,動作僵硬。

  上課的時候,自己感覺內容太空。學生在易錯的句子上總是唱不好,讓我很苦惱,只好一遍遍地範唱。這堂課問題在於學唱歌曲的環節。沒有設定步驟學唱,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跟唱,效果一般。

  我自己也做了反思,這堂課,我沒有進行過一次試教,自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一年半沒有接觸一年級的情況下,還能這麼大膽地不去試教就直接上課。而且這一年多來,可能磨課次數也不夠。這是需要引起重視和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