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句子

  每當這個日子的來臨,總會讓人想起一些過去的事情,逝去的人,裝載著千絲萬縷的思念。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援和鼓勵。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資料1:經典語錄

  1、 一陣陣春風吹綠,縷縷春光明心;絲絲春雨潤物,聲聲問候暖情。清明節了,隻言片語伴隨你,願你照顧好自己,關心親人和好友,祝你節日快樂!

  2、 一陣陣春風,送給你吉祥,一串串鈴鐺,送給你健康,一首首清明的歌謠,送給你好運,一棵棵美麗的清明花,送給你幸福。祝你清明節快樂!

  3、 一條簡訊,有如此多的思念,只因它承載了濃濃的祝福。一個假期,有如此的難遇,只因它承載久久的故事。一個好友,有如此的牽掛,只因它是世上的唯一。

  4、 一捧黃土,一杯老酒,三支香燭,幾把紙錢,聲聲爆竹,怎表掛念?人已故去,天亦有情。逝者已逝,生當珍惜,節哀順變。清明節要保重身體,勿憂思過度!

  5、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不會忘記,也不會離去,為了身邊的,離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資料2:趣味故事

  深山裡有一個很閉塞的村子,村裡人一直過著貧窮而安寧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裡開進一支勘探隊,村裡人這才知道村子外邊有一種叫火車的東西,能像牲口一樣馱著人到處跑。於是村裡人開始嚮往村外面的生活,不斷有人試看沿勘探隊指出的方向走出村子。可是很多人中途便退了回來,因為要翻過群山走過草原,還要穿過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才能走到令他們嚮往的地方,勞頓和飢渴使他們根本沒有可能走完全程。然而.旅途的艱難並沒有泯滅人們走出村莊的願望,不斷有人準備得更加充分後上路。

  因為路途太艱辛了,尤其是那段戈壁灘。常常有人因為水準備得不足而半途而廢。於是,政府出資在中途為山民們打了一眼抽水井,並且修了一間驛站,供人們解渴、休息。可是問題還是沒能徹底解決,由於水層太低,抽水井很容易千涸,每次使用時仍然需要少量的水才能把地下水引上來。跋山涉水地趕路哪怕半斤重量也是負擔,便有人想出一個辦法,在驛站裡放了一個桶,桶邊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道:“桶裡有水,可以用它來引水,用後請把桶裝滿。”漸漸地,穿梭於村裡村外的人們都知道有這樣一個桶,從此人們再不用帶著沉重的水葫蘆上路.他們只要帶上一半的水,走到驛站.用桶裡的水把井水引上來,再把桶裝滿留給下一個過路人。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但那個牌子仍然立在旁邊,因為人們擔心有人不知道這個規矩,忘記給下一個人留下引水。

  可是還是有人不顧牌子的提示,聰明地以為,既然“桶裡有水”,還要我從井裡引水乾什麼?於是他直接喝了桶裡的水並且裝滿自己的水葫蘆。這是一個危險的開始。第二個人路過時,發現桶裡的水不是很多,他想像以前一樣用桶裡的水引水,又擔心不夠把井水引上來連剩下的這點水也喝不到,便直接喝了桶裡的水。於是,出現了第一次桶裡沒水的情況。但這不是最後一次,因為這第一次提醒了人們,萬一有人沒有給自己留下引井的水怎麼辦?這樣一來,人們仍然要背上足夠走完全程的水才敢上路,這時他們就不再堅持給下一個過路人留下引水,那口井形同虛設,時間再次倒退到從前要揹著重重的水葫蘆才敢出村的年代。

  規則的形成是為了維護群體的利益,而個別人為了私利卻常破壞規則;可是當規則不再存在,每個人都不會再有利益可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