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複習題

  在平時的備考中深刻領會高考政治選擇題的考核目標與要求,準確把握選擇題的考查目的和考點分佈,立足於考題的支撐點,揭穿考題的隱蔽點,才能迅速地破解此類選擇題,選擇正確的答案。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答案

  1.C 2.C 3.B 4.A 5.C

  6.B 7.A 8.A 9.C 10.D

  11.B 12.A 13.C 14.D 15.C

  16.D 17.B 18.A 19.B 20.D

  21.C 22.A 23.C 24.D 25.A

  26.D 27.B 28.B 29.D 30.B

  31.***1***答案示例:

  提高基層代表在全國人大中的比例,是為了加強基層群眾與全國人大的聯絡,使基層群眾的利益和意志在國家層面得到更好地反映,使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政策更加符合基層群眾的需求,更好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2***答案示例: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想問題、辦事情要以客觀存在的事實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我國經濟發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客觀實際,全國人大適當增加基層代表的比例,是符合這一變化著的客觀實際。

  32.***1***答案示例: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將持續增長。中國的優勢在於工業製成品,其他金磚國家的優勢在於自然資源型產品和農業產品,雙邊貿易具有互補性。

  ***2***從順應時代潮流的角度:加強同金磚國家的合作,順應了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的時代潮流,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為共同發展提供了機遇。

  從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角度:加強同金磚國家的合作,為我國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有利於維護我國包括主權、安全和發展在內的國家利益。

  33.***1***答案示例:自2003年以來,穀物單位面積產量持續上升,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持續下降。工業為農業提供了先進的物質技術裝備,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大量富餘勞動力從農村流向城市,進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2***答案示例1:電子產品相對於電腦而言是整體,相對於工業製成品而言是部分。

  答案示例2:第二產業相對於鋼鐵業而言是整體,相對於國民經濟體系是部分。

  34.答案示例:

  評析第一種看法: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電腦書寫雖然有缺陷,但它可以提高書寫效率,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新事物。我們應該積極促進它向前發展。

  評析第二種看法: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對電腦書寫產生依賴是長期使用電腦書寫的結果,這種依賴必然會引起質變,造成提筆忘字。因此,對待電腦書寫我們應該堅持適度原則。

  35.答案示例:

  上述材料表明,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並朝著民族復興的目標前進,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我們事業的領導核心。

  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鬥,實現民族獨立,建立新中國,表明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實現民族復興,黨號召並團結凝聚全國人民朝著民族復興的目標繼續前進,表明黨的領導是中國發展和進步的客觀要求。

  為實現黨領導的民族復興事業,青年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表明青年自覺擁護黨的領導。黨領導的民族復興大業,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36.答案示例:

  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要素配置和價格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要發揮好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控作用。

  首先,要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市場進行配置,要素價格的高低取決於它們的相對稀缺性。尊重市場規律,政府就要維護好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市場原則,激發人們提供生產要素的積極性,這有利於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如為勞動者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促進勞動力自由流動,保護勞動者基於自願、平等、互利的市場原則實現就業。

  其次,要通過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市場經濟以競爭和效率為原則,鼓勵強者,其結果是優勝劣汰,導致低收入人群出現。政府應當通過調整稅收政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措施,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如政府多次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減輕了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縮小了收入分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