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的歷史典故

  畫龍點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原形容樑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畫龍點睛:深入思考,抓住學習的關鍵

  【出處】***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

  【釋義】為畫好的龍點上眼珠。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也比喻做事在緊要之處著力。

  畫龍點睛【歷史典故】

  南北朝時期,樑朝張僧繇是吳地人,他擅長畫龍,而且畫龍的藝術技法,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有一次,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上,畫了四條白龍,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奇怪的是,這四條白龍都沒有點上眼睛。許多觀看者對此不解,問他:“先生畫龍,為什麼不點上眼睛呢?是否點眼睛很難?”張僧繇鄭重地回答:“眼睛是龍的精髓所在。點睛很容易,但一點上,龍就會破壁乘雲飛去。”大家都不相信他的回答,紛紛要求他點睛,看看龍是否會飛躍而去。

  張僧繇一再解釋,龍點了眼睛要飛走,但大家執意要他點睛。於是他提起畫筆,運足氣力,剛點了其中兩條龍的眼睛,就烏雲翻滾,雷電大作,暴雨傾盆而下。兩條剛點上眼睛的白龍騰空而起,乘著雲霧飛躍到空中去了,而那兩條未點睛的白龍,仍留在牆壁上。大家驚得目瞪口呆,全都傻眼了。

  畫龍點睛【成長心語】

  龍的眼睛就是整幅畫的關鍵,無疑,張僧繇抓住了其中的奧祕與精髓,就如同掌握了童話故事中神祕的咒語一樣。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聽課的時候,毫無選擇,將老師講的每一句話,全都記下來,這樣無疑會將老師提到的重點忽略掉。學習中的知識點是要掌握的,但提升能力關鍵在於方法。把握重點,掌握點石成金的“咒語”,這樣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