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畫龍點睛的故事
畫龍點睛的意思是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你知道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嗎?下面請欣賞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相關內容,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成語畫龍點睛的解析
[釋義] 畫龍之後再點上眼睛。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語出]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
[正音] 睛;不能讀作“qínɡ”。
[辨形] 睛;不能寫作“晴”。
[近義] 錦上添花 點石成金
[反義] 弄巧成拙 畫蛇添足 點石成金
[用法] 含褒義。原形容樑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作文或講話時;用一二精闢的詞句點明要旨;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可用作主語、謂語、定語;也可用作狀語。
[結構] 連動式。
在樑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叫張僧繇。一天,梁武帝要張僧繇在寺廟的牆上畫四條金龍。張僧繇用三天的時間就畫好了,並且畫得非常像真龍。大家聽說後,都去觀看,發出陣陣讚歎聲。可是,當人們走近一看,卻發現每條龍都沒有眼睛。張僧繇解釋說:“如果我給龍加上眼睛,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都不信,堅持要他加上眼睛。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給兩條龍加上了眼睛。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兩條龍騰地一聲飛上了天!
成語畫龍點睛的造句
一、文章的結尾畫龍點睛,點明瞭中心思想。
二、最後的這段話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畫龍點睛的故事出自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
四、文章的最後一段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沒有你畫龍點睛的一筆,這幅畫還真沒什麼看頭。
六、我的作文寫的本來已經很差了,可是加上劉老師畫龍點睛的句子後,我的文章煥然一新。
七、畫線部分是本文的畫龍點睛。
八、語文書中每幅插圖精心繪製,有畫龍點睛之功效,使人賞心悅目,閱讀輕鬆。
九、景區的畫龍點睛之處就在那一棟建築上。
十、高線材叉把手和強大的鋼架,加上畫龍點睛。
十一、我寫的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被老師修改了一下,彷彿畫龍點睛,一下子被髮表出來了。
十二、一個好題目,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
十三、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他都擅長畫龍點睛。
十四、這項工程本來很好了,經過他畫龍點睛的修改後,變得更完美了。
十五、好對聯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畫龍點睛之妙。
十六、這畫龍點睛的一筆,使這篇文章顯得煥然一新。
十七、該章的末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十八、而且不要忘記新增一些作為畫龍點睛的配件!
十九、這幅畫畫的是一隻兔子可被加上青青的小草,就畫龍點睛的成為了一幅大自然的詩歌。
二十、黃老師這一筆,猶如畫龍點睛,使畫中的人物的形象跟家傳神了。
二十一、這首詩中的“綠”字可謂是一字千金,畫龍點睛之筆呀!
二十二、文章最後一句話,簡直是畫龍點睛。
二十三、我們寫文章要簡潔概括,畫龍點睛。
二十四、他在演講時常會引用幾個小筆事,真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二十五、這篇佳作配上如此佳題,有如畫龍點睛。
二十六、可以說語文書中每幅圖都是通過心靈手巧的人精心繪製,才能那麼有有畫龍點睛之作。
二十七、如此精美的詩原來是經過作者和大家的意見寫出來的,不愧是畫龍點睛呀!
二十八、原本不生動的文章,被老師簡略增刪幾句,竟使全文色彩煥然一新。真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
二十九、我覺得許多本小說裡面那些描寫人物形象飽滿,情節曲折感人,語言生動傳神,再加上這個畫龍點睛的題目,真是十分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