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得一人心的下一句是

  “願得一人心”出自卓文君的《白頭吟》,那你知道“願得一人心”的下一句是什麼嗎?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吧!

  “願得一人心”的下一句是什麼:

  白頭不相離

  “願得一人心”的全詩是: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一心人 一作:一人心;白頭 一作:白首***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願得一人心”的全詩譯文:

  愛情應該像山上的雪一般純潔,像雲間月亮一樣光明。

  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

  今日猶如最後的聚會,明日便將分手溝頭。

  我緩緩的移動腳步沿溝走去,過去的生活宛如溝水東流,一去不返。

  當初我毅然離家隨君遠去,就不像一般女孩悽悽啼哭。

  滿以為嫁了一個情意專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釣竿那樣輕細柔長,魚兒那樣活波可愛。

  男子應當以情意為重,失去了真誠的愛情是任何錢財珍寶都無法補償的。

  “願得一人心”的全詩賞析一:

  晉人葛洪《西京雜記》載:“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但《宋書·樂志》言《白頭吟》等“並漢世街陌謠謳”,即民歌。《玉臺新詠》載此詩,題作《皚如山上雪》,則連題目亦與卓氏無關了。《西京雜記》乃小說家言,且相如、文君關係亦未嘗至此,故云文君作,顯系附會。此詩當屬民歌,以女子口吻寫其因見棄於用情不專的丈夫而表示出的決絕之辭。 首二句是一篇起興,言男女愛情應該是純潔無瑕的,猶如高山的白雪那樣一塵不染;應該是光明永恆的,好似雲間的月亮皎皎長在。這不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徵,也當是女主人公與其丈夫當初信誓旦旦的見證吧。誠如清人王堯衢雲:“如雪之潔,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古詩合解》***但也有解為“以‘山上雪’,‘雲間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兩意人。”***張玉谷《古詩賞析》***意亦可通。細玩詩意,解為反面起興,欲抑先揚,似更覺有味。故“聞君”二句突轉:既然你對我的愛情已摻上雜質,既然你已心懷二心而不專一持恆,所以我特來同你告別分手,永遠斷絕我們的關係。“有兩意”,既與首二句“雪”“月”相乖,構成轉折,又與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對比,前後照應自然,而譴責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詩的決絕之旨。“今日”四句,承上正面寫決絕之辭:今天喝杯訣別酒,是我們最後一次聚會,明晨就將在御溝***環繞宮牆的水渠***旁邊徘徊***躞蹀***分手,就像御溝中的流水一樣分道揚鑣了。“東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東西;或解作偏義複詞,形容愛情如溝水東流,一去不復返了,義亦可通。

  “悽悽”四句忽一筆宕開,言一般女子出嫁,總是悲傷而又悲傷地啼哭,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個情意專一的男子,白頭偕老,永不分離,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遺棄才最堪悽慘悲傷,這是初嫁女子無法體會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辭意婉約而又見頓挫;已臨決絕而猶望男方轉變,感情沉痛而不失溫厚。誠如清人張玉谷所評:“悽悽四句,脫節暗轉,蓋終冀其變兩意為一心而白頭相守也。妙在從人家嫁娶時悽悽啼哭,憑空指點一婦人同有之願,不著已身說,而己身在裡許。用筆能於占身分中,留得勾留之意,最為靈警。”***《古詩賞析》***堪稱深得詩旨。

  結尾四句,複用兩喻,說明愛情應以雙方意氣相投為基礎,若靠金錢關係,則終難持久,點破前文忽有“兩意”的原故。“竹竿”,指釣魚竿;“嫋嫋”,形容柔長而輕輕擺動的樣子;“簁簁”***shāi***即“漇漇”的假借字,形容魚尾像沾溼的羽毛。“錢刀”,即古代刀形錢幣,此處泛指金錢。以魚竿的柔長輕盈擺動和魚尾的滋潤鮮活,比喻男女求偶,兩情歡洽。《詩經》這類比興較多,如《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毛傳》:“釣以得魚,如婦人待禮以成為室家。”但此處聯下文之意,似又隱含愛情若不以意氣***義***相知,僅以香餌誘魚上鉤,恰似只靠金錢引誘,那愛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評曰:“何以得魚?須芳其餌。若一心人意氣自合,何須芳餌為!”***《樂府廣序》***結句點破男子“有兩意”是因為金錢關係。但究竟是他利用金錢為誘餌去另圖新歡呢?還是那位“新歡”家資頗富,致使這位男子貪圖富貴而厭棄糟糠呢?這隻有留給讀者去猜想了。

  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的棄婦形象,不僅反映了封建社會婦女的婚姻悲劇,而且著力歌頌了女主人公對於愛情的高尚態度和她的美好情操。她重視情義,鄙夷金錢;要求專一,反對“兩意”。當她瞭解到丈夫感情不專之後,既沒有絲毫的委曲求全,也沒有瘋狂的詛咒和軟弱的悲哀,表現出了婦女自身的人格尊嚴。她是把痛苦埋在心底,冷靜而溫和地和負心丈夫置酒告別,氣度何等閒靜,胸襟何等開闊!雖然她對舊情不無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卻是深沉的人生反思。因此,她較之古詩中一般的棄婦形象又迥然不同,顯示出“這一個”的個性。

  全詩多用比興和對偶,雪、月、溝水、竹竿、魚尾等喻象鮮明生動而又耐人尋味。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對而又自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換韻,而詩意亦隨之頓挫,聲情與辭情達到完美的統一。

  “願得一人心”全詩賞析二: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它巧妙地通過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個個性爽朗、感情強烈的女性形象。既真實的刻畫了女主人公心傾意煩、思慮萬千的神情狀態,同時也顯示了她思想的冷靜和周密。

  原詩中的“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這兩句是卓文君自喻其人格純潔如白玉。皚:白色,通常用來形容雪的潔白。皎:皎潔,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潔白光明的意思,但也不專指月光,如《詩經·小雅》有“皎如白駒”之句。“聞君有兩意”:兩意,指兩條心。說的是司馬相如另有所愛——欲納茂陵女為妾。“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詩人用竹竿尾的搖動和魚尾的搖動來形容意志、愛情不堅定。錢刀:古時使用的銅錢形狀似刀,故叫做錢刀。這裡指愛情不是金錢能買到的。

  文君的《白頭吟》,一首民歌式的輕淺明亮,像一把匕首爽亮地亮在她和司馬相如之間。她指責他的負心移情,戳破他虛偽尷尬的面具——“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她連用四個排比來追擬彼此之間行將斷絕的恩情。

  她不悲啼;連指責,亦心思清明;而又說“努力加餐勿念妾”,既表明態度,又為彼此留了迴旋餘地。她明白自己仍愛他,其實不想失去他,所以不忘表白自己的深情。這是聰明女子聰明做法。

  我心底還是關愛著你的,希望你離開我之後依然可以衣食無憂,不要有懷念的意思。只是“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你若要分手,我絕不糾纏。斬斷情絲的截決不是沒有。甚至可以男婚女嫁兩不相干。

  她並不是一味隱忍、只懂得哭泣的女人。像和一個人白頭到老的願望簡單質樸,並不是過分的奢望。所以如果你做不到,就請離開。

  女子少有的決絕之美,毫無顧忌地從她的身體內迸發出來。這種美為世所稀。自她之後,女子的決絕竟也成了一種壯烈的美。

  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這是最後的一搏,如果他不回頭,她就放手。

  他回來了,白頭安老,再離不開。

  文君,他用盡最後的聲音喚他,輕謐的好象當年,進入她心房時。

  那一年,春草重生。

  長卿,她看見他閉了眼睛。知道他,永遠不能再回來。

  可以,從你的身上看透生死,因你的死獲得重生的安寧,可是,我確認,不能與你相絕。

  長卿,請等待我。

  漢朝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戀愛故事是很動人的。據說,司馬相如窮困時在臨邛富豪卓王孫家作客,在飲宴中偶然見到卓王孫新守寡的女兒文君很美貌,於是彈奏《鳳求凰》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挑逗文君。文君果為所動,當夜與相如私奔成都。相如是個貧苦文人,生計無著,過了一陣只好同文君回到臨邛開個小酒店。就開在卓府對面。卓文君當壚賣酒,卓王孫大為惱怒,不忍愛女拋頭露面為人取笑,只好分一部分財產給她。司馬相如後來到京城向皇帝獻賦,為漢武帝賞識,給他官做。司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為妾,卓文君聽到此訊息,寫了這首白頭吟表示恩情斷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