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鳥語讀後感

  詩人說,鳥語是森林上的葉子,是大自然結在綠色交響詩上一個燦爛而生動的音符。森林離人們越來越遠,鳥語離人們也就越來越遠了。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

  假如天空中不見了鳥影,生活中聞不到鳥聲,人類將會是多麼寂寞。讓我們多一點愛給鳥類朋友們吧,讓人類與鳥類有一個共同的溫暖的家園。

  我和作者一樣都是很愛鳥,作者在鄉下能傾聽各種鳥的語言,她願意一同參加鳥兒們歡快熱鬧的“森林音樂會”;在鳥聲裡,我們迎來了朝霞,送走了夕陽。正是因此,作者每逢假節時,都會來到鄉下。在山間傾聽“世間最美的語言”,欣賞“世上盡善盡美的靈異之物”,也正是由此作者才發出‘多一點愛給那些鳥類朋友們吧,讓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園’的熱切呼籲。我同作者以前一樣都住在農村,可是現在作者就不同了。每天中午,只要沒有人去“打擾”鳥兒們,我家面前就停滿了鳥兒,稍有一點動靜,它們就一鬨而散。

  在鄉下,到處都是樹,有樹就有鳥,麥泛黃時,黃鸝天不亮就亮開了嗓子,“大麥大麥黃黃、大麥大麥黃黃”;夏天裡,布穀鳥不緊不慢地叫著“布穀——布穀——”。還有一種叫不出名字的鳥兒,在天空欲雨未雨時,急促地叫著“滴水,滴水”。雲雀,白頭翁,灰喜鵲,燕子……最多的是麻雀,田野裡,草坪上,樹林中成千上萬地一哄而起,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且城市裡,清脆如洗的鳥聲成了記憶裡的一個遙遠的夢。偶爾看到兩三隻驚恐的鳥兒從城市的上空飛過,常覺得茫然。噪音的噪雜,環境的汙染,生態資源的破壞,哪裡還有鳥兒棲息的家園?

  愛護大自然吧!珍惜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吧!地球在呼籲。

  篇二

  鳥,是一種盡善盡美的靈異之物,鳥語,是全世界最美的語言。這是我讀的《傾聽鳥語》這篇文章作者的觀點。他開始寫了鳥兒有多麼美,然後又寫了人們怎麼傷害鳥,反映了人們的可惡,呼籲人們愛護鳥。

  可是現在,愛護鳥的人又有多少?孩子們喜歡捉鳥,然後把它往死裡折磨;大人們盡情地獵殺鳥,拔了毛,扒了皮,當作美味佳餚;還有城市裡那汙濁的空氣,趕得鳥兒四處逃竄……唉,可憐的鳥兒,照這樣下去,它們都會成為流浪兒。

  在城市裡,偶爾才能看到鳥兒驚叫著,急匆匆地飛過。即使在鄉下,鳥兒又有多少?也許再過幾年就會滅絕。那麼,鳥兒是否與人類的生存無關?請看下面的統計:一隻鳥平均一年可吃掉四萬只害蟲。缺少了鳥兒,害蟲便沒了天敵,那還不氾濫成災?到那時,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會被打破,人類也就別想著幸福。何況,鳥兒不只會捉害蟲,還會唱婉轉的歌。有了這歌聲,人們增添了多少歡樂?鳥兒有這麼多的益處,我們為什麼要趕走它們?就算是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也應該保護鳥兒,給它們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說到無處可去的鳥兒,便想到我們生存的大自然。現在,大自然遭受的破壞也是眾所周知的。其實,我們想一下,是誰把人類撫養?當然非大自然莫屬。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我們卻傷害母親!我們真是孽子呀!母親用樹淨化我們的空氣,我們卻砍樹;母親養了動物給我們作伴,我們卻大量獵殺……其實,我們在無形中割掉了母親一塊塊的心肝。假如大自然母親真被我們貽害而亡,我們又該如何生存?難道我們不應該保護鳥兒,保護大自然嗎?

  篇三

  在村中任何地方都能見到樹,樹上都有成群結隊的鳥兒,隨時準備進行歡快熱鬧地“森林音樂會”。不過……文中小作者的家鄉,到處都是鳥。田野裡,成千上百地一哄而起。在宿舍圍牆外滿是高大的梧桐樹。清晨,許多鳥兒在樹上開“音樂會”。不過近幾年,因城建改造,鳥兒無家可歸。

  作者呼籲:請保護我們的鳥類朋友吧,讓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小的時候,我們都喜歡捉鳥。記得有一次,我在我家的院子裡捉到了一隻鳥,並將它裝在籠子裡。我給它倒了點水,可是,它狂蹦亂跳,又在大叫著。我生氣極了說:“這麼不給面子,今天不給你吃的!誰叫你亂叫!”第二天,我看見它非常虛弱,只見它望著對面電線杆上的小鳥,嘴裡低聲鳴叫著,它們似乎在對話。看著眼前的一幕,我終於心軟了,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放了它。我開啟籠子,讓它先吃點東西,再將它捧在手心,向著天空放飛了它。只見它張開豐滿、美麗的翅膀,向同伴飛去,其他兩隻小鳥同時也飛了過來。它們在空中快樂地盤旋了一圈後,在我家房頂上站了一會兒就飛走了。假如空中裡不見了鳥影,生活裡聞不到鳥聲,人類將會多麼寂寞。多一點愛給鳥類朋友吧,讓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