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溝遺址博物館簡介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石器,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文化面貌的主題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石器,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文化面貌的主題博物館。它在傳統博物館參觀性功能的基礎上融入藝術性、文學性和高科技的創新元素。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畫、實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結合世界最先進的聲、光、電、可調式地震平臺等技術的運用,真實再現三萬年前遠古人類其樂融融漁獵生活和打製石器的生產場景以及暴雨傾盆、洪水肆掠、山崩地裂等震撼的災難場景,場景的唯美和逼真,讓人震撼,藝術的構思讓遊客很快融入三萬年的生活場景中,三萬年很久遠,但在水洞溝博物院時光不再是距離,高科技讓您瞬間實現三萬年的穿越。它開創了我國博物館展示的新形式,是目前國內唯一、面積最大的室內觀眾介入式動感體驗展館。

  一群原始人頂著凌冽的西伯利亞寒風艱難遷徙,當他們翻過沙丘繞過土林來到今天的一處叫做水洞溝的地方時,看到眼前有碧綠的草原、湖泊;遠處有奔跑的羚羊和野牛時,他們放下行裝就地開始一段新生活,創造了震驚中外的水洞溝文化!這組雕塑名為《發現》。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名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它摒棄了傳統展館的展示形式,以大型雕塑、超大型半景畫、幻影成像、實景、文物等展示形式,結合世界最先進的聲、光、電等技術,再現了三萬年前遠古人類生產、生活和災難驟起被迫遷徙的活動場景,開創了中國博物館展示形式的先河,館內包含目前國內唯一"面積最大"的室內觀眾介入式動感體驗區,其多項專利技術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發展歷史

  水洞溝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距銀川市60公里,位於水洞溝遺址靈武市臨河鄉水洞溝一處面南的崖壁上。它是是中國目前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 。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被列為國家"十一五"文物保護規劃重大遺址 之一。中國發現的材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場館特色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石器,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文化面貌的主題博物館。它在傳統博物館參觀性功能的基礎上融入藝術性、文學性和高科技的創新元素。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畫、實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結合世界最先進的聲、光、電、可調式地震平臺等技術的運用,真實再現三萬年前遠古人類其樂融融漁獵生活和打製石器的生產場景以及暴雨傾盆、洪水肆掠、山崩地裂等震撼的災難場景,場景的唯美和逼真,讓人震撼,藝術的構思讓遊客很快融入三萬年的生活場景中,三萬年很久遠,但在水洞溝博物院時光不再是距離,高科技讓您瞬間實現三萬年的穿越。它開創了我國博物館展示的新形式,是目前國內唯一、面積最大的室內觀眾介入式動感體驗展館 。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序廳

  這組名為《發現》的大型雕塑,採用高超的藝術表現形式將時光推移到三萬年前,一群遠古人頂著凜冽的西伯利亞寒風,艱難地跋涉在鄂爾多斯黃沙漫漫的曠野之上。他們隨身攜帶著狩獵的專用工具,利器、帳篷和火種。當他們翻過一道連綿起伏的山樑後,來到一處今天叫做水洞溝的地方,眼前出現一片水草豐美的湖泊,遠處草原上還隱約可見成群奔跑的野馬、野驢和羚羊。顯然,這是一處誘人的地方。他們卸下行裝,就地宿營,水洞溝的文明從此興起,寧夏的歷史也從這裡拉開序幕。從這組雕塑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當他們發現水洞溝這片沃土時,歡呼吶喊,欣喜萬分的激動心情。

  【前言:水洞溝地區是三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了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古生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成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此後又經過多次考古發掘,出土了五萬多件石器和上百件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石製品、工具以及石器製作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和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從水洞溝出土的石器、裝飾品的製作工藝、精緻程度分析,在三萬年前,寧夏水洞溝人的生產已達到了同時代最先進、最高水平,使用著領先的、精美的石制工具。這種現象,為我國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所僅有。寧夏人民因水洞溝而感到驕傲,中國人民為此而自豪。

  水洞溝文化產生於荒蠻,影響於後世。水洞溝遺址博物院通過全面展示史前水洞溝人的生產活動和生活場景,使大家對水洞溝文化遺址有一個較為系統的瞭解,以增強人們愛護生態環境、保護文物古蹟的意識。三萬年以前的水洞溝人,會因為我們對他們的關注和珍愛感到欣慰。】

  從前言的介紹大家可以瞭解到三萬年前,寧夏水洞溝人的文明程度已達到了同時代最先進、最高水平,水洞溝人使用的石器及佩戴的鴕鳥蛋皮項鍊,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生產水平和最高的工藝水平。

 

 看了水洞溝遺址博物館的人還看了:

1.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2.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3.半坡遺址博物館導遊詞

4.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簡介

5.半坡博物館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