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師的原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這是諸葛亮先生著寫的《出師表》中的開篇第一段話。這句話就講述了。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開篇先說,先帝創業建國達到一半便駕鶴先去,諸葛亮想要完成先帝統一天下的意願,但是現在蜀中並沒有能人善士,收復中原又迫在眉睫;其次,諸葛亮是為了報恩於先帝,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所以諸葛亮要出師北伐,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在出師表中有寫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先帝在世時常常和“我”討論當下時勢,並且,是先帝三顧茅廬請“我”出山,所以“我”一方面會感謝先帝,更重要的是我會追從先帝的遺德,幫助先帝完成光復漢室。這是諸葛亮上表出師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劉後主劉禪是一個相對來說沒有那麼的開明能幹的君主,所以,諸葛亮就想著上表出師,一方面表達自己對先帝的報答,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態度,不管主君怎麼樣,“我”諸葛亮都會認認真真的幫助您,一起光復漢室。

  《出師表》一文,主要是諸葛亮出師北伐臨行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所以,在文中,不僅謝了自己出師的原因、目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更是勸誡後主要繼承先帝的遺志,最主要的還是向後主提出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比如說:親賢臣、遠小人等等。整篇文章言語委婉懇切,是篇好的文章。

  諸葛亮的精神

  “兩袖清風持羽扇,一身正氣貫青天。有功不傲平民敬,足智多謀萬古傳。”——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在出山之前,能夠“躬耕於南陽”,淡泊明志,勤儉節約,出山之後,諸葛亮能夠幫助劉備和後主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軍事上,他能夠運籌帷幄,彷彿是神仙一樣,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政治上,能夠嘔心瀝血,以柔克剛,收下很多賢士,在文學藝術上,更是能夠為後人留些許多研究——《出師表》不僅是諸葛亮向後主劉禪上表的書文,在後世看來,更是議論抒情的完美篇幅,除此之外,諸葛亮還能談得一把好琴,閒暇時候都能聽到諸葛亮的琴聲,這也是諸葛亮減壓的一種方式。

  對於我們來說,諸葛亮身上需要我們學習的有很多點,最重要的就是,諸葛亮能夠知恩圖報,鞠躬盡瘁。自從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下山之後,諸葛亮接下來的人生便圍繞著“忠心”、“責任”、“使命”來展開。諸葛亮一生不圖什麼名利,始終能夠與先帝保持忠誠。在面對劉後主劉禪這麼一位不是太精明的君主的時候,諸葛亮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輔佐他,這是諸葛亮身上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面對自己的工作生活的時候,要時常保持勤勞奮鬥的狀態,做一位有責任的人。

  諸葛亮折壽的原因

  諸葛亮一直都是大家公認的集忠義、謀略、智慧、膽識於一身的人才,也一直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偶像。但是,總有一些人會對諸葛亮的某些缺點,更或者說不是缺點的“缺點”、“錯誤”揪住不放,並且任性的詆譭——諸葛亮折壽便是這樣。

  總有傳言說,諸葛亮是因為殺死的人太多,或者說,諸葛亮殺死了很多人才,這樣子惹了天怒,最後老天怪罪下來,令諸葛亮折壽三十年。其實這些說法都是眾人的一些不好的猜測。諸葛亮並沒有因為殺死的人太多而死,大家之所以這麼想,除卻腦洞太大之外,還有就是影視劇的影響。

  《三國演義》將諸葛亮打造成一位近乎於“神仙”的人,但是在後期,諸葛亮的身體確實是越來越不好,遇到這種“神仙”生病、死亡的劇情,大家往往就會猜測是因為作孽太多,老天爺怪罪下來,最後,***。其實,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呵呵”一笑,不用去管這些問題。因為,在古代特別是有戰亂的年代,就會有死亡,作為、將領,領兵打仗就是職責,你不能說,因為諸葛亮火燒博望太過殘酷,就說諸葛亮不好,或者該死。這都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只能說明,諸葛亮採取的策略比較好,能夠穩、準、狠的制服敵人。更何況,生老病死都是很常見的,更別說在古代,醫療條件那麼差的時代了。所以說諸葛亮最後是生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