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成功的故事

  行動是成功的階梯,行動越多,登得越高。你如果永遠不去行動,那麼成功只會離你越來越遠。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一位每天夢想發財的年輕人,幾乎每天都去教堂進行禱告:“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每天,他的禱告詞都一樣。幾天後,他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同樣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以後幾天裡,他天天如此,做著同樣的禱告。最後一次,他跪在地上,嘴裡發出同樣的禱告:“我的上帝,為何您不聽我的禱告呢?讓我中彩吧,哪怕就一次,我願意終身信奉您。”

  這時上帝再也無法忍受了,他威嚴的說:“我一直在聽你相同的禱告,我再也受不了了,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你是否也像夢想中彩票的年輕人一樣,整日做著發財夢,卻從不付諸行動?那麼結果自然是空空一生到老。如果你有所醒悟,還未為不晚,自即刻起,將你想到的付諸於行動,立即行動,勇敢去做。

  篇2

  阿莫斯·勞倫斯曾說:“形成立即行動的好習慣,才會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習慣是一直拖延,直到時代超越了他們,結果就被甩到後面去了。”想知道中間的故事嗎?那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勵志故事《立即行動,不要拖延》!

  年少時,每個人都胸懷夢想,可是,後來真正把夢想變成現實的人卻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很多人的夢想並未付諸行動。

  18歲那年,他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希望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本來他的這個夢想並不遙遠,除了英語成績差些外,其它學科都相當不錯,只要他肯稍加努力,將英語成績提上去,完全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然而遺憾的是,他太懼怕那些枯燥的A、B、C,只堅持了幾天就退縮了。結果,他的這個夢想真的只是一個夢,尚未行動就夭折了。

  23歲那年,他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希望能取到一位漂亮的姑娘。本來他的這個夢想並不遙遠,因為他善良淳樸,樂於助人,勤奮踏實,很多女孩子都喜歡他。然而遺憾的是,他十分自卑,認為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存款,人家憑什麼喜歡自己呢?於是,當那個心儀的女孩真正走進他的生活時,他選擇了退縮,連與別人交往的勇氣都沒有。結果,他的這個夢想真的只是一個夢,尚未行動就夭折了。

  25歲那年,他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希望成為一個有錢人。本來他的這個夢想並不遙遠,因為他精明能幹,很有做生意的天賦,並且也看準了一個賺錢的專案,只要他大膽地按計劃實施,再假以時日,他極有可能成為一個讓人羨慕的富翁。然而遺憾的是,他害怕風險,捨不得放棄安逸穩定的生活。權衡再三之後,最終他選擇了放棄。結果,他的這個夢想真的只?且桓雒危?形蔥卸?拓艙哿恕?

  70歲那年,他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在人間留下了一些痕跡,這次他沒有猶豫,因為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時光實在不多,於是他排除一切干擾,靜心寫作,數年如一日。三年後,他成了一位知名的作家。此刻,他才真正意識到行動是多麼的重要。

  阿莫斯·勞倫斯曾說:“形成立即行動的好習慣,才會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習慣是一直拖延,直到時代超越了他們,結果就被甩到後面去了。”當我們心中確立了一個目標後,不是站在原地等待機遇降臨,也不是等著別人伸出援助之手,而是馬上行動起來,不管前方有多少荊棘,有多少坎坷,有多少磨難。

  一件再困難的事,其實開頭往往只需要幾分鐘,可是很多人卻因為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結果致使好不容易燃起的理想之花,瞬間就熄滅了。曾經有人對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作了一個調查報告,結果發現,他們有珍上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只要他們認定了一件事,無論會面臨多大的困難,也無論將來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總是從不拖延,立即行動,並孜孜不倦地朝著心中的目標進發。

  成功學家認為,成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只要你堅持用十年時間來做同一件事,即使你資質平庸,也同樣可以將優於你的人遠遠地拋在腦後。只是在茫茫紅塵之中,很少有人做到這一點罷了。

  當然,成功肯定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需要承受壓力和痛苦,甚至受到傷害和屈辱,但我們不要畏懼這些。正如愛默生所說:“當我們真正感到困惑、受傷、甚至痛苦時,我們會從柔弱中產生力量,喚起不可預知無比威力的憤慨之情。”苦難不僅能讓人積累成功的經驗,也能讓人迸發出巨大的力量,許多偉大的人就是憑藉著這種力量,才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

  渴望成功,或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朋友,請你們務必記住,立即行動起來,不要拖延,因為拖延等於死亡。

  篇3

  1994年,為了讓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北京。丈走開出租車,她擺修鞋攤。想不到時間不長,丈夫就因為車禍去世。為了孩子的前途,她還是咬著牙留了下采。

  後來她聽說天安門和故宮一帶人流量大,修鞋的生意比較好,便輾轉到了那裡。2002年的一天,一位在故宮做講解員的女子到她的鞋棒來修鞋。在閒聊中那人告訴她,做講解員這一行沒有學歷限制,只要對故宮熟悉,並且掌握一門小語種就行。女子無意中的一句話,讓她看到了光明的前程。

  當年12月,海淀區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開了一個葡萄牙語培訓班,學費雖說只有1800元,但對她來說也是個天文數字,最後她狠下心報了名。然而,由於她的基礎太差,聽課如同聽天書。為了強化記憶,她一咬牙,花了80元錢買了一個MP3,上課時錄下老師講課的內容,白天修鞋的空閒就反覆聽。後來,她還專門製作了一個牌子,用葡萄牙語寫著:免費修鞋和問路。通過這種方法制造與老外交流的機會。她的事例感動了一個在外企做高管的名叫保利諾的巴西青年,保利諾有空就來指導她。

  2005年春節前,她被聘做7天的講解員。可那些耳熟能詳的事例,真正用葡語翻譯起來,卻常常是張口結吉。聘用方只好將她勸回了。痛定思痛,她找來《故宮導引》等資料,請保利諾把這些資料翻譯成葡萄牙語。從此,每天一睜開眼她就開始背,給兒子做早餐時背,去擺攤的路上背,修鞋時背,吃飯時背,晚上洗澡時也在背。2006年6月,她順利通過了一家旅行社的故宮博物院講解員的資格考試。

  現在,她已經在北京按揭購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兒子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巴西利亞大學計算機專業。

  2010年10月1日,葡萄牙政黨的重要領袖德·布拉幹薩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訪問期間欲參觀故宮。經過嚴格考核後,她成了德·布拉幹薩的講解員。

  她叫朱桂扼。談起自己的成功轉身,她說:“人生永遠沒有不可逾越的絕境,擁有的只是無數種希望。不要去刻意尋找什麼機遇,因為行動就是最好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