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描寫現狀的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內容,歡迎閱讀!

  《論不滿現狀》原文:

  這半年來同事們和同學們常常談到"清華精神"。自己雖然不是清華人,但是在校服務多年,對這個問題也感到很大的興趣。有一回和一位同學談話,曾經假定清華精神是"服務"。後來和錢偉長先生談起,他似乎覺得清華精神是"獨立的、批評的",例如清華人到一個機關服務,往往喜歡錶示自己的意見,不甘心苟同。我承認錢先生的看法,連帶著他的例子,是有理由的。但是關於"服務",我還請申說一下。

  提到"服務",很容易想到青年會。青年會的服務精神有它的好處和缺點,這裡不想討論。我所假定的清華的服務精神,跟青年會的不同。為清楚起見,我現在想改為"實幹"。

  清華畢業生不論舊制新制,在社會的各部門裡做中級幹部的最多。顧樵先生十多年前說過這樣的話,現在看來大體似乎還是如此。顧先生說這些中級幹部是平實的工作者,他們的貢獻雖然是點滴的,然而總起來看也夠重大的。錢先生的看法是指出他們的不重世故。這正是為了重事,要實幹,要認真的幹。青年人討厭世故,重實幹,雖然程度不同,原是一般的趨向。不過清華跟都市隔得遠些,舊制生出洋五年,更跟中國隔得遠些,加上清華學生入學時一般年歲也許小些,因此這種現象就特別顯著。有些人談清華精神,強調在學時期的愛清潔守秩序等。乍看這些似乎是小事,可是實在是跟畢業後服務時期的按部就班的實幹精神密切的聯絡著的。

  有人也許覺得這種實幹的精神固然很好,不過太強調了這種精神,有時會使人只見樹而不見林。然而這是春秋責備賢者的話,能夠一棵樹一棵樹的修整著,究竟是對林子有幫助的。

  1947年4月21日作。

  ***原載1947年4月27日《清華週刊》復刊第10期***

  1939年2月5-6日作

  有關朱自清語錄推薦:

  1***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察覺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2*** 我不曾見過正義的面,只見過它的彎曲的影兒——在“自我”的脣邊,在“威權”的面前,在“他人”的背後。

  3***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

  4*** 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5*** 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白天一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了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6*** 一張小小的圓臉,如正開的桃李花;臉上並沒有笑,卻隱隱地含著春日的光輝,像花房裡充了蜜一般。

  7*** 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和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8*** 有湖,有懸橋;湖裡鵜鶘最多,倚在橋欄上看它們水裡玩兒,可以消遣日子。周圍是白金漢宮,西寺,國會,各部官署,都是最忙碌的所在;倚在橋欄上的人卻能偷閒鑑賞那西寺和國會的戈昔式尖頂的輪廓,也算福氣了。

  9*** 東風裡, 掠過我臉邊, 星呀星的細雨, 是春天的絨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