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開觀後感作文3篇

  一首歌,一個原創劇本,一種被近幾年瘋狂消費的青春題材,一個主持界的元老導演屆的新人,一個去年爆紅的不算新人的主演,一群觀眾還不太熟知的演員,一個放棄青春片大熱的分手撕逼墮胎陰謀家族紛爭情節的電影,一個最終海報出來是四個男生跳四小天鵝的電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梔子花開觀後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梔子花開觀後感作文1

  何炅的新作《梔子花開》,其實早早就看了,雖然沒有了青春片“出軌、墮胎、三角戀”三板斧,但是“演技不夠,顏值來湊”、“搞基賣萌,合不攏嘴”、“追逐夢想、一起犯傻”的招數,還是能夠讓不少粉絲尖叫買單的,難怪敢於《小時代4》叫板,攪動今年暑期檔真正的觀影熱潮。

  何炅很聰明的選用了一群顏值逼人、青春氣息逼人的小鮮肉主演,李易峰、蔣勁夫、張雲龍、杜天皓等高顏值男神但凡在大銀幕上有點不一樣的舉動,旁邊的小女孩們騷動連連,逼得我不得不承認:長得好看的才有青春!另外“網紅與女神齊飛,帥哥共暖男一色”,幾個女主角***不算上了年紀的李玟,說那四個小女孩***,都是典型的網紅一派,除了謀女郎張慧雯,剩下的有王思聰前女友張予曦、主演過周杰倫《天台愛情》的李心艾***這個很美***等。而這群高顏值組合,養眼的同時讓我等觀眾居然忘記了他們的演技如此生澀。

  搞基賣萌是《梔子花開》的又一吸粉利器,蔣勁夫、張雲龍兩個型男為李易峰爭風吃醋橋段,一會兒男神們因惺惺相惜而玩合拍,一會兒男神們因挖牆腳而屢屢大打出手,讓粉絲與觀眾暢想這群小鮮肉真是攻受自如,品味不凡。而在排練芭蕾舞時,四個帥哥穿上芭蕾舞裙變身四小天鵝,動輒蛋疼脫臼,或腰痠背痛,讓人忍俊不止,合不攏嘴。這群原本玩音樂組合的四人幫,玩起舞蹈來,展現了各種搞基賣萌的技能,使得整部電影充滿歡樂的喜劇氣息。

  《梔子花開》的劇情非常簡單,面臨大學畢業即將分離李易峰、蔣勁夫、杜天皓、魏大勳四個玩樂隊的大男孩,因為李易峰女友張慧雯遭遇閨蜜變故和自身受傷,為了鼓勵和支援張慧雯,四個男孩穿上芭蕾舞裙變身“四小天鵝”,一起完成夢想。電影與何炅之前同名音樂代表作幾無關係,其實在許多起承轉合上都是要麼生澀要麼突兀,好在影片的正能量滿滿,還是能夠引起少男少女共鳴。其實追逐夢想、一起犯傻的行為,在影片裡始終有種暖洋洋的的真能量。我們每個人的青春裡不一定有多麼轟轟烈烈的愛情,但肯定有過一群死黨或閨蜜,看《梔子花開》裡這群小夥子一起犯二的時候,我倒是能想到自己的年輕時代,為了心愛的女孩,帶著那群死黨去幹一些現在看起來不起眼甚至二百五的小事,但當時心中對這種做法的感覺是那麼的轟轟烈烈,那麼的跌宕起伏,“自己的夢,再傻也要做完。”或許,本片改個名字叫《死黨》、《朋友》,也沒問題。

  在《梔子花開》裡我看的最爽的橋段,是蔣勁夫帶著死黨把正在惺惺相惜的李易峰、張雲龍“捉姦”在排練房,眼看李易峰落入左右為難無法解釋“我TM到底要選誰”的時候,張慧雯奪門而入然後轉身而走,仿似給李易峰響亮耳光:你丫到底是直男還是彎的的!當然影片的不足值得原諒,何炅原本是跨界玩票,《梔子花開》的故事很明顯充滿虛構和幻想,我也相信多數人都會對那個永遠像“男孩”一般的何老師投以善意的支援。

  梔子花開觀後感作文2

  看這部電影之前,心裡有些打鼓。一首歌,一個原創劇本,一種被近幾年瘋狂消費的青春題材,一個主持界的元老導演屆的新人,一個去年爆紅的不算新人的主演,一群觀眾還不太熟知的演員,一個放棄青春片大熱的分手撕逼墮胎陰謀家族紛爭情節的電影,一個最終海報出來是四個男生跳四小天鵝的電影,一個與累積高額票房系列電影檔期對撞卻堅持未曾改期的電影。就是這樣的一個組合,很多人想問,它吸引我買票走進影院的原因是什麼?在來到蕪湖看點映之前,這些疑問反覆在我的心裡纏繞。

  107分鐘,照道理來說新人導演較為穩妥的敘事方式,按照時間線鋪陳,然而影片卻沒有按照常規走。這無疑是一種冒險,功力不夠很容易敘事雜亂主線丟失。然而就像何老師每次主持給人的感覺一樣,面對一個看似尷尬的難題,他圓的漂亮之餘,帶你入了戲,走進了他為你展開的故事中,尷尬化解了,卻不是言之無物。你記住了他要說的話,並在心裡也同樣給出了答案。何老師說這個劇本反覆打磨了好幾個月,自己就修改了9稿,現場拍攝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磨合,一句臺詞,寫在劇本里可能是順暢的,但實拍說出來可能就是突兀的。梔子花裡的臺詞,廢話不多,不長篇大論,不教育你該如何,不給你上課,青春有很多種活法,他們說的話就是當下最想表現的情緒,順暢,自然,不突兀,卻人物性格明顯。看完後你可能記不住他們戲裡的名字,但你一定能用一句話來總結他/她的特點,並笑著跟朋友們說著他/她在其中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一個反應,足夠了。

  有關音樂。這部電影就是根據梔子花開這首歌而來,相比於一個新人導演,映前觀眾最認可的大概就是這首歌了,也應該是厲害的武器,最應該的處理方式就是影片中時常穿插一下,挑動下你的情懷。可惜,何老師是個規矩的卻又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梔子花開這首歌在戲裡的作用,是你跟著電影107分鐘笑過哭過感慨過回憶過之後,淡淡的讓你擦掉眼淚,喝一口水,輕聲的跟你說,他們的故事走到了這,你的故事,來日方長,還有很多事情很多想象不到的未來,在不同的階段,期待與你相遇。

  之前看到預告出來後,網上有粉絲說著色調啊鏡頭啊我偶像角度拍的好不好看啊等等,其實粉絲真的是多慮了,一部電影,不會處處讓人物360度無死角,完美到一塌糊塗,如果真是這樣,那它就是個MV,深度剪輯的MV,分分鐘跟你說著,看我看我,我美嗎?記得去年7月,新浪的一篇專訪,大標題是360度無死角國民校草。這個標題讓我長時間認為李易峰是個非常注重角度,注重拍攝形象,不想有不好看或奇怪突破的樣子呈現出來的人,很謹慎,很保守。那這樣在電影上侷限就太大了,永遠做著粉絲尖叫的偶像,會走多遠?但看完《梔子花開》,總結一句,太拼了,太豁得出去了,太敢了。真的是有太多可能,其實從去年到現在,他就一直把很多想象不到不敢想的事情,變為現實。所以我相信,他是有偶像包袱的,但面對電影,面對這個跟明星毫無關係的角色,他會變成一個普通人,就生活在你我身邊,也有缺點,也會顧此失彼,不再完美,卻讓你,一直記得他。

  有關結局,像我們太多人走過的青春,有些事情,走到這裡,一個句點。有些傷痛,有些遺憾,埋在心裡,很痛,但不會成為你消極的理由,因為你身邊還有人,幫你開解著這道難題,告訴你,不是所有方程式都可以對等,不是所有的遺憾都能彌補。可就是這一步步不夠完美不能重來的青春,成為了我們最美好的印記。

  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主持人開玩笑湊合男女主演要他們扯證,讓記者蹲守各大領證的地方,說不定能遇見男女主。這時候李易峰說了一句,“其實遇見誰不重要,重要的是7月10號,當你從電影院走出來時,你會說一句,我遇見了梔子花開。” 這句話,最適合這篇總結。

  梔子花開觀後感作文3

  一個流傳已廣的“花樣炫夫”故事讓許多人都知道了蔡少芬面對夫君張晉那張帥臉時連氣都生不起來的“和諧佳話”,同時也在某種層面上驗證了一個略顯殘酷又美麗的事實:這的確是一個看臉的世界。

  而何炅導演處女作《梔子花開》則用一群“惹人尖叫”的高顏值“鮮肉”進一步驗證了上述那個事實,並且,似乎還更為直接地道出了另一個曾被諸多網友認同的事實:長得好看的才有青春!我們萌萌的何炅老師發揮了其一貫的魅力,不僅找到了一個他頗為認可的“對”的團隊,還找到了大多數觀眾認可的“高顏值”演員!這就使得整部影片以一種近乎華麗而唯美的方式盡顯“顏值”魅力,讓大部分粉絲看得欲罷不能合不攏腿。

  即使還沒看過電影,單就看一眼影片的卡司陣容,稍有了解的大概就能想象得出這部電影的顏值程度了。一個頗為值得研究的現象是,即便是隻說出主演李易峰的名字,這部電影的“顏值度”就會得到一大批粉絲的捍衛式保障。事實上,不單是“當紅鮮肉”李易峰可以為影片的顏值保駕護航,其他演員的顏值也都能撐起門面:估計平時做不少鍛鍊的蔣勁夫穿上芭蕾服那一刻露出的肉肉勢必會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一臉胖萌胖萌的張慧雯跳起芭蕾舞那一刻勢必又會引起一陣小小的心動;加上何老師時不時給到這批小鮮肉的唯美側光,真是將電影與MV的優勢融合得如同《快樂大本營》一般和諧。

  但影片能夠獲取觀眾注目的還不止於顏值,畢竟,再美的容顏也抵不過歲月。許多人會選擇觀看這部電影,大概源於內心的一種情結,一種關乎歲月的情結。這種情結多半是與何炅十年前那首《梔子花開》有關,那首畫面簡單而唯美的歌曲MV曾是許多少男少女青春的回憶。十年之前,你不認識我我不屬於你;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但早已你婚我娶,新娘新郎都不是彼此。唯一關聯的那些記憶裡,有周杰倫的“你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也有何炅的“梔子花開呀開”。更不能忽略的是,何炅所夾帶的記憶符號還不止於此,他還代表著十六年《快樂大本營》的新舊記憶。毋庸置疑,許多人會為了這樣一個情結而貢獻一張票房。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忽視掉影片本身的一些不足。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對影片邏輯有著一定要求的觀眾可要做好心理準備了,何老師或許可以口若懸河,說學逗逼樣樣精通,但不代表用電影講故事就能具備嚴謹的邏輯性——直截了當點吧:何老師這個故事講得是失敗的。影片打著青春旗號來衝擊暑期檔,似乎只看到青春的顏值,而看不到多少青春的核心,這就使得整個故事丟失了《梔子花開》那首歌曲帶給人們記憶情感的關鍵。劇本的出處不好說,但看得出來,那不是導演的故事,也不是他能很好表現的故事,因為那不是他所經歷的青春,難免就會摻雜過多的虛構和想象,以致於故事顯得有些七零八落,甚至站不住腳。除非你真心那麼覺得青春就是那樣的,否則,就會在觀看影片時會感到一些模糊:看起來好像沒啥漏洞,但總覺得怪怪的,莫名其妙。受人尊敬的何老師很聰明的選擇了一批能夠撐住門面的演員,但卻並沒有注重他們是否能夠撐住影片的裡子:與其說他們是在演角色,還不如說就在演自己。這或許不能全怪演員本身,畢竟角色設定擺在那裡了,演員再有實力,也玩不出花來。此外,影片的敘事手法也存在不少可以改善之處,交叉敘事混搭平行敘事當然是可以的,但混搭得過於牽強或突然就顯得有些不對勁了,看著彆扭。這種彆扭讓影片徒有顏值花開之表,留下故事花敗之實。

  跨界是需要勇氣和才氣的,這些都為難不了何老師。可是,當你試圖用一部電影來表達某種情感或某個理解的時候,最好還是要將故事的基礎做紮實。得體的做法是,不要因為市場的機會和粉絲的基礎而違背了初心。也許,觀眾會因為當年一首歌曲的情結而買賬,但對於大多數進入影院的觀眾而言,可不是為了通過高階影響裝置重溫當年的旋律,而是要透過銀幕故事去追憶過往的歲月,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共鳴,從而引發觸動。故事不夠顏值來湊,這顯然不是一部好電影“對”的方式。

  《梔子花開》的優劣對於不同的人而言,自然會呈現不同的程度,大多數人都會對那個永遠像“男孩”一般的男人投以善意的支援。還是祝福何老師拍出更好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