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課堂反思

  《散文詩》兩首教學反思這篇文章所描給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場景十分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的聯想到母親的呵護及關愛。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金色花》這首散文詩,內容比較淺顯對初一的學生來說,容易理解,在教學中我很重視朗讀訓練,而且,我也比較注重課堂情景氛圍的創設,在學生反覆朗讀、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但是,學生對散文和詩歌的特點卻難以理解。還應對此作更深入的講解。

  記得特級教師李鎮西曾經說過:“在課堂上,沒有純粹的理念,一切細節同時都是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說,本人所上的《金色花》一課在許多細節處理上反映了教師的理念仍有待轉變。如:問題的探究未夠深入,學生的思維仍受著老師的操縱。我想,要上好一節合格的語文課,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歸根結底還是要轉變理念,提高自身素質,讓語文課因每一個富有個性的“我”而精彩吧。

  篇2

  本節課的設計重點之一是讓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品味濃濃的母愛,學會感恩,學會體貼父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感悟出荷葉對紅蓮的廕庇也就是母親對兒女的庇護,從而清楚地認識借物喻人的寫法。許多學生受到教育,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在課堂中深受感動

  縱觀這節課,大體完成了教學目標,課堂氣氛總體還不錯,學生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但有些地方完成得還不是很到位,比如,本文是散文詩,最好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課文、品味課文。新課程強調學生要“讀” ,朗讀、誦讀、默讀、精讀……總之要多讀,要將朗讀貫穿於整個課堂中。在課堂上,我加強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運用多種朗讀方式,但有些學生對朗讀沒有信心,不敢大膽舉手發言,課堂氣氛還不夠活躍。在情感昇華後,我設計了一個仿寫環節,讓學生再次感受母愛的偉大。由於時間倉促,只點評了幾個學生仿寫的句子,沒給更多學生髮言的機會,情感教育還不是很到位。另外,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在過渡時,銜接得不夠好,對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加以改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篇3

  《荷葉母親》的語言很適合我們初一的孩子拾掇珍藏,透過那清麗的文字,我們能感受到濃濃的母愛。《荷葉母親》以景物為依託,它描述了定格在兒時記憶中的兩個對比強烈的畫面。一朵白蓮在雷雨之夜,被打得四處漂散,身是泘萍。沒想白天繁密的雨又至,作者不由得擔心起那一朵剛剛展開花瓣的被雨打得“左右欹斜”的紅蓮。正當敏感的小冰心倚在細心的母親身旁“無法可想”之時,紅蓮旁的一片大荷葉“傾側了下來,正好覆蓋在紅蓮上”,無懼無畏地守護著紅蓮,正如母親呵護著兒女一般,這一刻在作者的心中定格成為永恆……

  在講授《荷葉母親》這節課時,我決心把課堂交給學生,按照“朗讀——探究 ——發現”這樣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去感受這篇課文的文質之美,探究詩文的構思美,使學生對詩歌的賞析上升到一定的審美層次。在探究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感悟出荷葉對紅蓮的廕庇也就是母親對兒女的庇護,從而清楚地認識借物抒情的寫法。在課堂上學生動腦還動手,運用同類寫法發表個性化的見解,抒發對母親的愛。

  我總在想《荷葉母親》,荷葉並不美,為何我們的孩子能在淡淡地鋼琴聲中讀得如此聲情並茂呢?或許情濃是本文的關鍵。家庭的和睦、水鄉兒女的敏感、母親的細心都在作者包含深情語言中娓娓而致。特別是文章描寫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場景,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地聯想到母親對子女的無微呵護和關愛。

  當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還有許多問題值得商榷,現在只能摸索著走,在摸索中不斷地改進,不斷地提高。力爭達到 “ 文章由學生自己讀懂,疑問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由學生自己解決,知識由學生自己發現獲取,規律由學生自己概括掌握 ” 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