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升初作文素材

  小升初的作文一直都是家長的心頭病,其他的科目做做練習補補課可能還能快速提高成績,而作文的提高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啟迪心靈的鑰匙》。

  這本書給我們講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即“八德”故事彙編。這些故事篇篇發人深省,讀後令人難以忘懷。比如書中的《說黔婁嘗糞》:“黔婁為令,父病棄官,禮斗祈代,嘗糞心寒”。黔婁當縣令的時候,因為父親得病就棄官不做了,天天向北鬥星乞求父親的病能好,並回家專門侍候父親,但父親的病並沒有好轉,在嘗過父親的糞便後,他知道父親病得很嚴重,心裡非常痛苦……再如《董永賣身》:“董永家貧,賣身葬親,天譴仙女,織縑完緡。”,董永家很窮,用賣自己的錢葬雙親,感動上天安排仙女嫁給他為他織布。這些故事在今天讀來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

  為了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書中的一些文言詞句,這本書還對孝、悌、忠等“八德”進行了註釋。如:孝:百善孝為先。“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損,孝之始也”等等。

  我們的祖先早就認為教育應以德為先,這本書裡的故事就很值得我們好好閱讀和學習。高爾基曾說到:“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啟迪心靈的鑰匙》這本書就是我們最好不過的成長的階梯了。

  現在,學校和家長對我們讀書的要求越來越高,《啟迪心靈的鑰匙》這本書,正是我們“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載體。

  我喜歡《啟迪心靈的鑰匙》這樣的好書!

  二

  四月裡的一個星期天,陽光明媚。明明早早就做完了家庭作業,他告訴媽媽自己要去找毛毛玩,媽媽同意了。明明興高采烈地出了門,他一路哼著歌兒,蹦蹦跳跳地去毛毛家。

  他正往前走,突然發現在路中間的一個下水井的蓋子不知被誰打開了,井蓋子被放在了旁邊。下水井張著黑洞洞的大嘴,像是要把誰吞進肚子裡似的。明明一邊繼續往前走,一邊想,這下水井也不知道有多深,裡面一定又髒又黑。糟了,要是誰不小心掉下丟了可乍麼辦呀?他想起媽媽曾經說過,她的一位同事下夜班時一不小心就掉進了一口沒蓋蓋子的下水井裡,結果頭被磕破縫了8針,腿也摔骨折了,打上了石膏,有好幾個月都上不成班。想到這兒,明明停下了腳步,他想他應該做點什麼事。

  明明回到了下水井旁,他試著把蓋子掀起來蓋到井口上去,可是因為他年齡小,力氣小,根本搬不動這個大鐵蓋子。明明並不氣餒,他撅著屁股,使出吃奶的勁頭,使勁把蓋子往井口上拖。井蓋一點點地移動,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聽“哨”的一聲,明明把井蓋子穩穩地蓋在了井口上。明明直起腰來,因為用力過猛,小臉蛋漲得紅彤彤的。他拍了拍被弄髒的手和衣服,喘了口氣就繼續往前走。

  誰知明明剛往前走了幾步,就聽見從自己蓋上蓋子的下水井裡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音,啊!這是怎麼回事?明明吃了一驚,他停下腳步想看個究竟。

  只見剛被蓋好的井蓋兒這會兒像是喝醉了酒的醉漢一樣正左搖右晃、上下跳動呢。明明走近了井蓋,瞪大了眼睛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有人正在下面往上推井蓋呢。哎呀!不好,原來是位修理下水井的管道工人。明明一下子反應過來,連忙上前幫這位修理工叔叔挪開井蓋。他一邊挪一邊說:“對不起啊,叔叔,我以為裡面沒有人呢。沒想到……”沒想到那位叔叔一點兒也不生氣,反而自我批評起來:“是我不好,急著出來修理管道,忘了拿‘繞行標誌’了。小同學你怕行人掉下去主動蓋上井蓋子,是在做好事,是值得表揚的呀!"這時明明的臉蛋更紅了,他低著頭,不知該說什麼好。

  三

  在我童年記憶的“寶匣”中,爸爸似乎對我總是嚴厲的,與我想象中的好爸爸總是格格不入。

  記得四歲那年,我要上“保育院”,可爸爸偏偏要我自己走,當我還在媽媽懷裡死纏爛拽撒嬌時,爸爸嚴厲地對我說:“你要學會自立,自己去!”我只好一邊哭一邊走出了家門……

  爸爸對我要求是十分嚴厲的,總希望我能更勝別人一籌,而我卻不瞭解爸爸的用心良苦。直到小考前爸爸和我那一次溝通,化解了我對爸爸12年來的誤會。

  小考前的一天晚上,月色朦朧,我躺在床上,睡意全無。這時,爸爸輕輕敲敲我的房門,坐到我的身邊,輕聲問:“兒子,你是不是覺得我對你太嚴了?”我點了點頭,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兒子,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故事的題目是《根柱和墨子》。根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學生,他經常受到墨子的責罵,墨子對他十分嚴格……”爸爸講完,沉默了。這可貴的沉默讓我心裡不禁一顫:爸爸對我那麼嚴格,不是為了我能成才嗎?而我卻……忽然間,我感到有什麼東西滴在了我的手背上,冰涼冰涼的,啊,那是爸爸的眼淚呀!兩滴看似冰涼實際溫暖無比的淚水化解了我與爸爸12年的隔閡,那久違的親情因為溝通重新回到了我身邊,我的淚水也奪眶而出,撲上去抱住了爸爸,兩滴小小的眼淚滴在爸爸結實的背上,一切誤會也在此時此刻蕩然無存,這是父子心與心之間的對話,心與心之間的溝通……

  爸爸我愛您!謝謝溝通,它化解了我和爸爸12年來的誤會,斬斷了父子之間的隔閡,為我和爸爸架起了一座永恆的親情之橋!

  四

  我們的數學老師姓孔,上數學課時,她講的她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孔子的故事和名言比她說的數學解法多十幾倍。

  有一次數學課,那節課的內容很難,沒幾個同學聽得懂。快下課了,孔老師問大家:“懂了嗎?”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慢吞吞地回答:“懂了。”孔老師又說:“那好,今天的家庭作業就是作業本第58頁。"

  下課鈴響了,孔老師走出教室,忘了把備課筆記帶走。同學們發現後,不知誰叫了一聲:“今天上的數學解法誰懂啊?”“老師懂唄!這麼難,我看啊,這大概是孔老師的祖宗孔子教她的吧!"說到這兒,許多同學都圍在講臺上看孔老師的備課筆記,可是沒有哪個天才看得懂。

  第二天數學課,孔老師又開始說她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那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大家不知道孔老師今天怎麼了。後來孔老師把昨天大家做的家庭作業發下來,讓我們翻開,說:“昨天的作業都做得非常‘好’呀!”作業本上都是一個個大叉叉。大家知道那個“好”不是真的好,因為昨天的數學課誰都不懂。

  最後,這節數學課,孔老師就又給我們講了她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名言。這次,大家才直正懂了那句名言,孔子的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不懂不要裝懂,這才是聰明人啊!在這裡,請我們記住孔老夫子的這句至理名言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