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國際氣象日3篇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又稱為 國際氣象日 。1947年9月至10月,國際氣象組織***IMO***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45國氣象局長會議,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並通過了組織公約。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旗下講話國際氣象日,僅供參考。

  國旗下講話國際氣象日篇一: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是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它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1947年9月,國際氣象組織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審議和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1950年3月23日這一公約正式生效後,國際氣象組織更名為世界氣象組織,並在1951年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自1961年以來到今年已經是第49個年頭了。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旨在呼籲人們關注氣候變化和空氣質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年釋出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認定,人類活動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因。ipcc還預計,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洪水、乾旱和其他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將會增加。此外,天氣、氣候和空氣質量還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空氣中的顆粒物和相關汙染物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臟,導致人們患上哮喘、心臟病、肺癌等疾病。可以說,人類正在飽受由於自身的活動而帶來的災難。

  但是我今天關注的並不是人類的健康,我想讓大家關注的是地球上其他的無辜的生命,尤其是極地動物。南極半島是地球上溫度變暖最快的地區。自從1950年以來,那裡的溫度上升了3.4攝氏度。一些地區已經失去了40%的海冰。阿德利企鵝和帝企鵝只能在有海冰的地方生存。一旦海冰消失,他們也將不復存在。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近十年中,北極圈夏季的浮冰減少了20%。按照這樣的速度,北極圈的浮冰將會在2040年全部溶化。到那時我們將再也見不到可愛的北極熊以及獨角鯨和冠海豹了。未來幾年內,將會有一批生物因溫度升高而走向滅絕。

  我曾經給我們班的學生播放過一部電影《北極傳說》***arctic tales***。片中描寫了北極熊nanu一家的遭遇。由於冰層難以融合,他們祖傳的生存技巧受到了挑戰。冰層真正融合比過去晚了三個月又比以往破裂的早,他們捕獵的時間比以往大大縮短。更多的時間他們只能捱餓。由於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也正在減少,他們捕到食物的機會就更少了,這增加了競爭的激烈。由於飢餓驅使,他們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跟其他的動物搶食。由於飢餓,nanu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弟弟死去。

  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有權利在地球上生存。這是生物多樣性的需要。我們不敢想象地球失去動物以後人類孤獨生存的情景,抑或,連人類都將不復存在。作為人類的普通一員,儘管我們或許已經不能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延緩全球氣候變暖,我們就能拯救地球上更多的生命。small deeds make a big difference. 一些做法其實不難,只要我們有心去做,就能夠創造奇蹟。

  1、如果每次走出房間隨手關燈,極地的動物們和他們的後代將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2、如果你把你家的電燈泡換成熒光燈甚至led燈,就等於道路減少了一百萬輛汽車排放的廢氣。

  3、如果用冷水洗衣服的話,就相當於節約了80%的能源,這樣可以避免北極熊居住地的變暖。

  4、如果把我們的空凋溫度調低一些,就能減緩海象們家園的溫度上升。

  5、如果我們家庭減少自駕,改乘公交車或搭便車,甚至步行或騎自行車,極地的動物就有更多的玩鬧之處。

  6、如果我們購買更多的本地食物,更多的新鮮食物而不是速凍食品,我們就能省下更多的能源,拯救更多的動物。

  7、如果你洗澡時能少用兩分鐘,一年下來水就能貯滿整個游泳池。

  8、少用紙巾,改用手帕,我們可以減少對樹木的大量砍伐!

  9、請在列印的時候用雙面列印,節約紙張就是節約資源和能源!

  10、讓我們去種樹吧,種大量的樹,種上百萬的樹吧。

  最後,借用肯尼迪總統的那句名言: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我的美國同胞們,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 我可以說,親愛的同學們,不要問地球能給與你們什麼,而要問你們能給與地球什麼。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國際氣象日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大家知道嗎?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決定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的紀念日。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近10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等氣候問題引發的自然災害現象在遞增。雖然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高達694億美元,而暴雨洪澇、颱風和旱災三項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就佔其中的絕大部分。在我國氣象災害佔整個自然災害的70%以上。面對這些恐懼的現象和驚人的資料,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樹上的小鳥即將出殼,為了讓它們和我們共享一片藍天,就從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吧。

  在這裡,對全校同學發出倡議: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珍惜每一粒糧食,吃飯時不亂扔飯菜,不剩飯剩菜;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愛護花草樹木,保持校園清潔等。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汙染著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讓水長清,天長藍。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國際氣象日篇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升旗儀式講話的題目是《關注氣候變化 ***的未來》 三月,合著春天的腳步,伴隨著“學雷鋒日”、“三八節”、“植樹節”、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一系列熱熱鬧鬧的日子,今天是3月23日,我們又將迎來第五十二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天氣、氣候和水 為未來增添動力”。昭示著我們要科學認識天氣、氣候和水對人類未來的重要性 。

  春雨飄過,潤物無聲。大家知道,天氣、氣候、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天氣、氣候、水連繫著你、我、他。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為人們所關注。氣候與資源環境的變遷,帶來了色彩斑斕的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作為生命之源的水,是人類永續生存和健康生活最不可缺少的物質資源之一。人類一方面從天氣、氣候和水中汲取發展動力,另一方面又品嚐著其帶來的苦難:在所有自然災害中,有90%都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既是開發利用天氣、氣候和水資源的創造史,也是同災害性天氣、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鬥爭史。從夏禹治水等中華民族傳說故事中,古代中國人為抵禦氣象災害、利用氣候資源所做出的努力可窺一斑。地球氣候複雜多變,當前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颱風、暴雨、洪澇、乾旱、高溫等極端事件頻繁發生,天氣氣候的反常性、突發性、不可預見性更是日益凸顯,防禦天氣氣候災害的難度也在增加,對社會財富造成的損失和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由此而引發的社會、環境等問題成為制約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所引發的“水資源危機”正實實在在地困擾著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可供人類使用的水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離需求有很大差距,每年有2000多萬人因缺水而被迫背井離鄉。預計到2025年,水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和地區,約有35億人將為水所困。更為令人擔憂的是,除了水資源安全,氣候變化還對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天氣、氣候和水都是宇宙中極其珍貴的自然資源,然而頻發的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與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從反面印證了這種資源的價值,警示人類要珍惜大自然的這種恩賜。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 恰恰提醒人們面向未來,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為了子孫萬代的安全和福祉,我們應當如同保護生命一樣保護我們的地球大氣,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宣傳綠色生活方式,宣傳低碳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節約資源與能源。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開動腦筋,儘自己所能降低地球能量的耗費,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們要做到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節約用油、節約用紙;植樹造林;合理回收生活垃圾、變廢為寶、迴圈利用。我們要少吃反季節食物,少用一次性產品,短途儘量以步行為主,出行儘量乘坐公交車,儘量減少使用過度包裝的產品等等。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大氣,從我做起,從低碳做起,把“節能減排”變成我們每一個人自覺的行為習慣。讓我們身邊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新,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