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代表發言稿

  畢業是學生在學校或訓練班修業期滿,達到規定要求,結束在校學習,畢業典禮是為慶祝學生畢業舉行的活動。你準備好畢業發言稿了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1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經濟貿易學院,貿易經濟專業的09屆畢業生,連肖。

  今天,我要向母校彙報我的大學情況,交出我大學四年的最後一份答卷;今天,我也要告訴那些學弟、學妹們,如果你有一項愛好,請努力把它發揮到更好!如果你有一個夢想,請堅持住不要輕言放棄!

  我演講的題目是《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對於新聞工作而言,因為熱愛,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也因為堅持,所以我渴望自己的夢想能痛痛快快地成長。

  2005年,作為新生入校後,我選擇加入了《重慶工商大學》校報記者團。正是因為這次選擇,讓專業本來是貿易經濟的我,在4年後真正地走到了新聞工作第一線。

  在校報記者團的日子裡,我把一半的課餘時間用在社團工作中。期間,我曾在校園裡東奔西跑地挖掘新聞線索;我曾和同伴們一起激情四揚地討論策劃方案;至今,我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詩歌、人物通訊、新聞等文章近百篇,獲得了重慶市新聞獎。

  成長中總有一些意外的驚喜。2007年9月,我把一篇人物通訊稿件投到了《中國青年報》,沒想到兩週之後便刊發了。而且,這篇稿件晉級到當年此欄目的全國前二十強,我也因此得到了一套福娃、奧運鍍金紀念章和鄧亞萍親筆簽名的海報。這份驚喜,是對我能力的一種肯定,更是對我從事新聞工作的一種鼓舞。

  2008年9月,已是大四學生的我仍懷著一個新聞工作的夢想。10月,一個好朋友給我發了一個簡訊,告訴我某中央媒體的報社在招人,她覺得比較適合我。於是,我就到報社參加面試,面試通過後,便留下實習。

  當時,報社有7個待定實習生,他們中有應屆畢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別來自東北、蘭州、成都等地的重點大學。我是進入最晚的一個。

  可想而知,這是一場激烈競爭的開始。剛開始,我如履薄冰,凡事都謹小慎微,因為報社有個慣例,不招收普通本科畢業生。可是,當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採訪報道之後,當我寫出讓領導拍案叫絕的人物專訪時,當我能獨立完成一個策劃方案時,一切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僅僅20天之後,我便第一個優勝決出,成為了一名見習記者。

  今年,我與報社正式簽約,曾經的夢想真正地見到了曙光。根據新聞出版署的規定,領導說我大概明年就能拿到記者證,從而成為一名真正的新聞工作者。

  從這段經歷中,我得出結論:其實,我們僅僅是在高考時比重點大學的學生少考了十幾分,除此之外,我們並不遜色,甚至我們更加出色!因為我們也曾在大學裡踏踏實實地學習過、經歷過、思考過。

  2009年1月份,重慶召開,我破格拿到了採訪證件,參加了採訪報道。期間,我碰到了我們敬愛的王崇舉校長。我自豪地告訴他:“校長,我是您的學生,我來自工商大學!”

  站在這裡,我想對學弟、學妹們說——如果你們有夢想,請堅持!也許轉彎就會遇到出口,也許明天就會有機遇降臨!

  最後,我想告訴在座的您,其實我算不上出色。工商大學那些真正出色的人才,包括曾經的、現在的,有很多很多,將來還會有更多。

  作為普通的一員,我願意和你們攜起手來,願意和你們一起滿懷自信和力量!

  事實證明,我們能夠用自己的努力,為母校爭光添彩!那麼,就請我們共同努力吧——總有一天,我們的母校會名聲大噪、令所有人矚目和企盼!

  謝謝!

  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我叫施培榮,來自潮州饒平。現在是06級電子商務06班的學生,就業單位是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成為管理學院十佳出色畢業生的候選人,在這裡為大家做一個演講。

  六月酷熱的高考奮鬥,換來廣工大大學的夢!夢已到,記住自己的人生格言:沒有終點,只有永遠!只有奮鬥,只有掌好自己心中理想的船舵,我才能踏上彼岸的路!下面將從社團生活、學習、入黨、實踐生活等方面來談談我自己。

  一、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社團生涯篇***

  從軍訓時班級負責人,學院學生會幹事,到班級團支書班長。在這四年的大學時光裡,“源於學生,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始終貫穿於每一項學生活動當中。

  作為學生幹部的我,永遠只能微笑地為大家服務,就算是天大的委屈,也要忍也要吞下去,就算哭也不能在人前流淚!

  同時學生幹部工作讓我受益匪淺,這其中有取得成功的快樂,也有歷經艱苦的苦澀。人生有三種境界。逆境中歷練自己,平靜中積澱自己,順境中提升自己。四年的學生工作讓我在一點一滴中漸漸成長,漸漸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四年的積澱,讓我成就一個自信務實,勇於付出和永不言棄的自己。

  二、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篇***

  這就是我的學習篇。作為一個大學生,學習永遠是天職。在學習上,我好學勤奮,掌握好知識技能!連年獲得獎學金,大學期間所修讀課程成績平均加權和:84。34分,全班排名第一,在專業中名列前茅。同時,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並考取了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和計算機四級證書***網路工程師***。

  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入黨篇***

  加入中國共產黨,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自入學以來,我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完成了黨建工作的學習,和黨組織保持密切聯絡,以時刻保持自己的先進性 。 2008年12月14日,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於2009年12月14日順利轉為中共正式黨員。

 

  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實踐篇***

  大學是一個廣闊的舞臺,任我們展現風采,綻放青春。人的一生,隨著閱歷的增長而寫滿豐富的內容,憑著對愛的信仰而飽含生命的活力。無論境況多麼窘迫,現實多麼艱險,隨時都有發展的空間。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內的圖書館勤工儉學和校外的實習兼職,也讓知道自己的目標原來可以一步一步的實現,讓家庭減輕經濟負擔,大學四年,基本上我都是自給自足的走過來了,並且勤工儉學的先進個人稱號和校外實踐這段經歷讓我在應聘工作中受益匪淺。

  五、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生活篇***

  好習慣如同零錢罐,每天放一點,終會驚喜!

  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四年裡,我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和比賽,參加學院燈火晚會表演,參加學院舉辦的“金蝶杯”企業運營電子對抗賽並獲得優勝獎。在其他課外時間,練練書法,做做畫,作為生活的娛樂!

  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這是我的感恩篇。

  感謝母校四年來的培養,感謝老師四年來的教導。

  3

  親愛的2013屆畢業生同學們:

  你們好!

  首先,為你們完成學業,並即將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願。

  同學們,在華中科技大學的這幾年裡,你們一定有很多珍貴的記憶!

  你們真幸運,國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們大學的記憶中。08奧運留下的記憶,不僅是金牌數的第一,不僅是開幕式的華麗,更是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顯示;六十年大慶留下的記憶,不僅是領袖的揮手,不僅是自主研製的先進武器,不僅是女兵的微笑,不僅是隊伍的威武整齊,更是改革開放的歷史和旗幟的威力;世博會留下的記憶,不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僅是中國館的巨集偉,不僅是異國場館的浪漫,更是中華的崛起,世界的驚異;你們一定記得某國總統的傲慢與無禮,你們也讓他記憶了你們的不屑與蔑視;同學們,伴隨著你們大學記憶的一定還有什錦八寶飯;還有一個G20的新詞,它將永遠成為世界新的記憶。

  近幾年,國家頻發的災難一定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汶川的顫抖,沒能抖落中國人民的堅強與剛毅;玉樹的搖動,沒能撼動漢藏人民的齊心與合力。留給你們記憶的不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愛的洗禮;西南的乾旱或許使你們一樣感受渴與飢,留給你們記憶的,不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諧、發展需要科學的道理。

  在華中大的這幾年,你們會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記憶。你一定記得剛進大學的那幾分稚氣,父母親人送你報到時的情景歷歷;你或許記得“考前突擊而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場時的悲壯”,你也會記得取得好成績時的欣喜;你或許記得這所並無悠久歷史的學校不斷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許記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濟傳奇以及大師離去時同濟校園中瀰漫的悲痛與凝重氣息;你或許記得人文素質講堂的擁擠,也記得在社團中的奔放與隨意;你一定記得騎車登上“絕望坡”的喘息與快意;你也許記得青年園中令你陶醉的髮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連忘返的聖潔或妖嬈;你或許記得向喜歡的女孩表白被拒時內心的“煎熬”,也一定記得那初吻時的如醉如痴。可是,你是否還記得強磁場和光電國家實驗室的建立?是否記得創新研究院和啟明學院的聳起?是否記得為你們領航的黨旗?是否記得人文講壇上精神矍鑠的先生楊叔子?是否記得傾聽你們訴說的線上的“張媽媽”?是否記得告訴你們撿起路上樹枝的劉玉老師?是否記得應立新老師為你們修改過的簡歷,但願它能成為你們進入職場的最初記憶。同學們,華中大校園裡,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們記憶。

  請相信以後你們或許會改變今天的某些記憶。瑜園的梧桐,年年飛絮成“雨”,今天或許讓你覺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煩躁、鬱悶。日後,你會覺得如果沒有梧桐之“雨”,瑜園將缺少滋潤,若沒有梧桐的遮蓋,華中大似乎缺少前輩的庇廕,更少了歷史的沉積。你們一定還記得,學校的排名下降使你們生氣,未來或許你會覺得“不為排名所累”,更體現華中大的自信與定力。

  我知道,你們還有一些特別的記憶。你們一定記住了“俯臥撐”、“躲貓貓”、“喝開水”,從熱鬧和愚蠢中,你們記憶了正義;你們記住了“打醬油”和“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從麻木和好笑中,你們記憶了責任和良知;你們一定記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來有一天,或許當年的記憶會讓你們問自己,曾經是姐的娛樂,還是哥的寂寞?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幾年給我留下了永恆的記憶。我記得你們為烈士尋親千里,記得你們在公德長征路上的經歷;我記得你們在各種社團的驕人成績;我記得你們時而感到“無語”,時而表現的焦慮,記得你們為中國的“常青藤”學校中無華中大一席而灰心喪氣;我記得某些同學為“學位門”、為光谷同濟醫院的選址而憤激;我記得你們剛剛對我的呼喊:“根叔,你為我們做成了什麼?”——是啊,我也得時時拷問自己的良心,到底為你們做了什麼?還能為華中大學子做什麼?

  我記得,你們都是小青年。我記得“吉丫頭”,那麼平凡,卻格外美麗;我記得你們中間的胡政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創造了本科生參與研究的奇蹟;我記得“校歌男”,記得“選修課王子”,同樣是可愛的孩子。我記得沉迷於網路遊戲甚至瀕臨退學的學生與我聊天時目光中,透出的茫然與無助,他們還是華中大的孩子,他們更成為我心中抹不去的記憶。

  我記得你們的自行車和熱水瓶常常被偷,記得你們為搶佔座位而付出的艱辛;記得你們在寒冷的冬天手腳冰涼,記得你們在炎熱的夏季徹夜難眠;記得食堂常常讓你們生氣,我當然更記得自己說過的話:“我們絕不賺學生一分錢”,也記得你們對此言並不滿意;但願華中大尤其要有關於校園醜陋的記憶。只要我們共同記憶那些醜陋,總有一天,我們能將醜陋轉化成美麗。

 

  同學們,你們中的大多數人,即將背上你們的行李遠行。請記住,最好不要再讓你們的父母為你們送行。面對歲月的侵蝕,你們的煩惱可能會越來越多,考慮的問題也可能會越來越現實,角色的轉換可能會讓你們感覺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許你會選擇“膠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蝸居”,成為“蟻族”之一員。沒關係,成功更容易光顧磨難和艱辛,正如只有經過泥濘的道路才會留下腳印。請記住,未來你們大概不再有批評上級的隨意,同事之間大概也不會有如同學之間簡單的關係;請記住,別太多地抱怨,成功永遠不屬於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無濟於事;請記住,別沉迷於世界的虛擬,還得回到社會的現實;請記住,“敢於競爭,善於轉化”,這是華中大的精神風貌,也許是你們未來成功的真諦;請記住,華中大,你的母校。“什麼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多麼樸實精闢!

  親愛的同學們,也許你們難以有那麼多的記憶。如果問你們關於一個字的記憶,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們不喜歡“被就業”、“被堅強”,那就挺直你們的脊樑,挺起你們的胸膛,自己去就業,堅強而勇敢地到社會中去闖蕩。

  親愛的同學們,也許你們難以有那麼多的記憶,也許你們很快就會忘記根叔的嘮叨與瑣細。儘管你們不喜歡“被”,根叔還是想強加給你們一個“被”:你們的未來“被”華中大記憶!

  4

  敬愛的老師和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謝謝你們叫我回家。讓我有幸再次聆聽老師的教誨,分享我親愛的學弟學妹們的特殊喜悅。

  一進家門,光陰倒轉,剛才那些美好的視訊,同學的發言,老師的講話,都讓我覺得所有年輕的故事都不曾走遠。可是,站在你們面前,親愛的同學們,我才發現,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畢業的時候,你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出生。那個時候你們的朗朗部長還是眾女生仰慕的帥師兄,你們的渭毅老師正與我的同屋女孩愛得地老天荒。而現在他們的孩子都該考大學了。

  就像剛才那首歌唱的,“記憶中最美的春天,難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將理想“變現”的歷程,我們只是一疊面額有限的現鈔,而你們是即將上市的股票。從一張白紙起步的書寫,前程無遠弗屆,一切皆有可能。面對你們,我甚至缺少一分抒發“過來人”心得的勇氣。

  但我先生力勸我來,我的朋友也勸我來,他們都是84級的中文系學長。今天,他們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貧淡泊;有的已經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發了財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離了婚、生活並不如意,但在網上交流時,聽說有今天這樣一個機會,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讓我一定要來,代表他們,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說點什麼。

  是的,跟你們一樣,我們曾在中文系就讀,甚至讀過同一門課程,青澀的背影都曾被燕園的陽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纏滿的綠牆上。但那是上個世紀的事了,我們之間橫亙著20多年的時光。那個時候我們稱為理想的,今天或許你們笑稱其為空想;那時的我們流行書生論政,今天的你們要面對誡勉談話;那時的我們熟悉的熱詞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們記住的是“拼爹”、“躲貓貓”、“打醬油”;那個時候的我們喜歡在三角地遊蕩,而今天的你們習慣隱形於偉大的網際網路。

  我們那時的中國依然貧窮卻豪情萬丈,而今天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在苦苦尋找迷失的幸福,無數和你們一樣的青年喜歡用“囧”形容自己的處境。

  20多年時光,中國到底走了多遠?存放我們青春記憶的“三角地”早已蕩然無存,見證你們少年心緒的“一塔湖圖”正在創造新的歷史。你們這一代人,有著遠比我們當年更優越的條件,更廣博的見識,更成熟的內心,站在更高的起點。

  我們想說的是,站在這樣高的起點,由北大中文系出發,你們不缺前輩大師的庇廕,更不少歷史文化的薰染。《詩經》《楚辭》的世界,老莊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詞章,構成了你們生命中最為激盪的青春時光。我不需要提醒你們,未來將如何以具體瑣碎消磨這份浪漫與絢爛;也不需要提醒你們,人生將以怎樣的平庸世故,消解你們的萬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們,走入社會,要如何變得務實與現實,因為你們終將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你們或許不相信了,因為追求級別的越來越多,追求真理的越來越少;講待遇的越來越多,講理想的越來越少;大官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因此,在你們走向社會之際,我想說的只是,請看護好你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也許有同學會笑話,大師姐寫報社論寫多了吧,這麼高的調子。可如果我告訴各位,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學,那些不管今天處於怎樣的職位,遭遇過怎樣的人生的同學共同的想法,你們是否會稍微有些重視?是否會多想一下為什麼二十多年過去,他們依然如此?

  我知道,與我們這一代相比,你們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遠在你們踏上社會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國家的盛世集中在你們的大學時代,但社會的問題也凸顯在你們的青春歲月。你們有我們不曾擁有的機遇,但也有我們不曾經歷的挑戰。

  文學理論無法識別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獻擋不住地溝油的泛濫。當利益成為唯一的價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當成交易的籌碼,我很擔心,“懷疑”會不會成為我們時代否定一切、解構一切的“粉碎機”?我們會不會因為心灰意冷而隨波逐流,變成錢理群先生所言“精緻利己主義”,世故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會不會像那個日本年輕人所說的,“有的是人才,卻並不培養精英”?

  我有一位清華畢業的同事,從大學開始,就自稱是“北大的跟屁蟲”。對北大人甚是敬重。談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傳言,他特認真地對我說:“這個社會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適應,而是北大人的堅守。”

  這讓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時,陳平原先生的一席話。他提到西南聯大時的老照片給自己的感動:一群衣衫襤褸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這應當就是國人眼裡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將來的你們身處何處,不管將來的你們從事什麼職業,是否都能常常自問,作為北大人,我們是否還存有那種浩然之氣?那種精神的魅力,充實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聖絕學”,是否還能在我們心中激起共鳴?

  馬克思曾慨嘆,法蘭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氣的人。今天的中國,同樣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給我們的教育,才格外珍貴。從母校的教誨出發,20多年社會生活給的我最大啟示是:當許多同齡人都陷於時代的車輪下,那些能倖免的人,不僅因為堅強,更因為信仰。不用害怕圓滑的人說你不夠成熟,不用在意聰明的人說你不夠明智,不要照原樣接受別人推薦給你的生活,選擇堅守、選擇理想,選擇傾聽內心的呼喚,才能擁有最飽滿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寫過一本書《這個世界會好嗎?》。我很喜歡這個書名,它以樸素的設問提出了人生的大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事在人為,未來中國的分量和質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後,我想將一位學者的話送給親愛的學弟學妹——無論中國怎樣,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謝謝大家!

  5

  尊敬的許校長,陳副校長,尊敬的老師們、家長們,親愛的學弟學妹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榮幸能夠回到母校中山大學,和你們一同經歷這個重要的日子。22年前,我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裡,度過了7年充實美好的時光。那時的我和你們一樣,年輕有活力,躊躇滿志。是中大讓我積累了走向世界的知識和自信。也是在中大,我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太太,每次想到這些我都心懷感恩。

  22年後,我站在大家畢業典禮的演講臺上,以一個學長的身份和你們分享我的一些心得感悟。感謝母校、老師、同學還有各位家長對我的信任,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你們的未來有所幫助。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點感想是:勇敢做選擇。

  年輕時的我和你們中的很多人一樣,出生普通但不甘平庸。高二那年,我的父親突然去世,當時我才16歲,極度悲傷和惶恐。為了給母親一絲安慰,我提早參加高考。高考放榜,我入圍了。但可能是因為沒念高三,我被調劑到了中大的資訊管理專業。

  被調劑?你們聽了可能會覺得,哇~這好像有點糟糕。但那時的我說:“沒關係,只要我踏進了大學的門,未來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大一,我搞懂了什麼是資訊管理,大三我選擇了“資訊檢索”這個研究方向。那時的我還不知道,資訊科技會給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在那個年代,很少人可以想象得到,未來世界各地的人,只需要點選一下滑鼠、觸控一下螢幕或者眨一下眼睛,就可以找到海量的資訊。

  研究生畢業後,我做了另一個影響我人生的選擇:那就是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計算機檢索的博士——當時國內沒有這個專業的博士點。對於一個家境普通且要自費留學的學生來說,做這個選擇會有點糾結。到了美國,我和很多留學生一樣在餐館打過工,以此減輕家裡負擔。

  留學他鄉,無疑是辛苦的,但這個選擇帶給我的回報是無價的。 我發現世界的廣闊是自己難以想象的,我見識了最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是如何開發出來的,我參加了全球搜尋引擎設計大賽,並獲金獎。1996年,我被邀請到矽谷,帶領第一代網際網路搜尋引擎Excite的研發工作。從那以後,我從未離開過網際網路超過15個小時。我熱愛網際網路並堅決地選擇了網際網路,我相信它將改變世界。

  同學們,作為網際網路浪潮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你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日新月異。網際網路正在全方位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以及娛樂的方式。此時此刻,你可能一邊參加畢業典禮,一邊通過微博和家人朋友們分享著畢業的喜悅,而這種隨時隨地的資訊分享和傳播,在20年前是無法想象的。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變化就是歷史的車輪,淘汰舊的,擁抱新的。這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點心得:積極去改變。

  在伯克利讀書時,我對自己的規劃是留校當老師,可是當畢業論文寫到一大半時,改變來了。我被邀請到了矽谷,作為首席科學家全身心投入到搜尋引擎的開發工作。對於一個赴美求學的中國留學生來說,放棄快要到手的博士學位聽起來很瘋狂。伯克利的老師到現在還拿我來開玩笑,說我是伯克利“最傑出的沒畢業的校友”。

  但那時的我,已經被網際網路的力量所牽引。儘管這種力量出現得有點突然,但我願意為此改變自己。如果我當時留校做學術,我的研究成果可能在10年以後才會被用上,但如果到矽谷,我的研究成果可以瞬間就被全球幾千萬人用到,同時推動一個全新產業的發展。這種挑戰感帶來的滿足,是無以名狀的。

  事實證明,我的改變是有價值的。

  進入社會後你會發現,許多的制度和人都在告訴你,嘿~~~你需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越具體越好。沒錯,規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要被自己的規劃所侷限,人生需要有挑戰未知領域的勇氣,跟隨直覺的指引去改變,去突破常規。做到這點,你的命運也就與眾不同 。

  在後來的職業經歷中,我幾乎迷戀上了變化帶來的充實感。2000年,帶著推動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夢想,我毅然回國擔任網易首席技術官,促成了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來加入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eBay,建立了eBay中國研發中心,以技術創新締造了又一個矽谷傳奇。2008年,因為一次偶然的契機,我進入了網際網路通訊領域,出任思科全球副總裁, 推動了網路音訊以及視訊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

  我可以選擇一直做我駕輕就熟的工作,做到退休。但我一直在積極地改變,不斷挑戰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核心領域,見證這個行業波瀾壯闊的發展軌跡。因為我希望我的人生經歷更加有趣,有更多可讓我回味的東西。

  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第三個話題是“成功”。不過,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另一種成功,那就是:平凡的成功。我們聽聞過一代又一代卓越或者偉大的人,比如比爾·蓋茨,比如喬布斯。這些人身上的光芒,可能會掩蓋和他同一時代的幾乎所有人。但在越來越多元的社會中,成功不是隻有一種,身邊那些“平凡的成功”,也值得我們尊敬和追求。

  做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先行者,我和許多比我更成功的人共事過,比如思科的錢伯斯、eBay的惠特曼。我的朋友裡,有馬雲、馬化騰和丁磊等一批成功的企業家。如果要詮釋什麼是成功,他們可能是最好的典型。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以後都會過著平凡的生活,但這不妨礙我們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未來,你可以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可以是一位成功的高管——就像我一樣。你可以是一位成功的科學家,也可以是一位成功的淘寶店店主……在這個社會的各行各業,都有成功的機會和榮譽。

  只要做自己喜歡而且對社會有益的事,就算平凡也是成功。我現在所帶領的新浪微博擁有5億多使用者,我們的夢想是改變資訊分享和傳播的結構與方式,甚至影響中國的社會化程序。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新浪微博兩天時間便為災區募集了一億元善款。這就是平凡人的不平凡力量!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和你們分享的三點,也是我對自己人生的階段性的總結。今年,當我選擇再次回國創業時,錢伯斯送給我一句名言:“只要有夢想,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我也想把這句話送給你們。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裡面,一定有未來各個行業的領軍人物,今後你們也有機會站在這個講臺上,跟大家聊聊你的人生、你的感想。

  這次演講,也要獻給我的太太和家人。感謝我的太太,在我每一次接受新的挑戰時,都毫無保留地支援我、愛我;感謝家人和朋友,是你們的理解和幫助,讓我能夠走得更遠更穩。

  最後,讓我們一起祝福中大,祝福即將畢業的同學們,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中大未來必將走出更多卓越的年輕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