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好看的高中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到了,又是一年登高季,除了登高,我們還可以製作重陽節手抄報來紀念重陽節。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內容: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習俗1:登高

  登高是重陽節習俗之首,據史書記載,早在西漢時期,《長安志》中就記載了當時京城的人們在九月初九日出遊賞景的活動。在東晉時期,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重陽節恰逢仲秋,秋高氣爽,這個時候登高望遠可以舒展胸懷,健身祛病。

  重陽節習俗2:賞菊

  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重陽節習俗3:飲菊花酒

  我國古人在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陽節必飲的吉祥酒,可祛災祈福,從漢代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都盛行在九月九飲菊花酒。

  重陽節習俗4:插茱萸

  古道重陽節還流行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也叫茱萸節。民間認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災難較多,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所以茱萸也被稱作“辟邪翁”。茱萸香味濃郁,可驅蟲去溼,也可制酒以養身。插茱萸、簪菊花的重陽節習俗在唐代就比較普遍了。

  重陽節習俗5:吃重陽糕

  重陽糕也叫花糕、菊糕、五色糕,製作比較隨意,沒有定法。重陽節那天,父母將片糕放在兒女的額頭,口中唸唸有詞,為子女祈福。比較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9層的寶塔狀,上面還有兩隻小羊,諧音“重陽”,有的還要在重陽糕上插一面紙做的小紅旗,點上蠟燭燈,用“點燈”、“吃糕”來表達“登高”的意思。

  資料:重陽節古詩

  重陽宴集同用寒字

  【唐】張登

  錫宴逢佳節,窮荒亦共歡。恩深百日澤,雨借九秋寒。

  望氣人謠洽,臨風客以難。座移山色在,杯盡菊香殘。

  欲識投醪遍,應從落帽看。還宵須命燭,舉首謝三官。

  重陽日至峽道

  【唐】張籍

  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

  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重陽

  【唐】趙嘏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重陽日寄韋舍人

  【唐】趙嘏

  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