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觀後感範文

  《小鞋子》是伊朗的一個片子,講述的是有關一雙粉色小鞋子的事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

  簡單是美,樸實是真,看完《小鞋子》,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劇情很簡單,人物很樸實,彷彿是現實生活中真真實實發生的故事,沒有一點兒煽情卻實實在在的讓你感動讓你流淚讓你與劇中人物同悲喜……

  影片是以貧瘠破舊的伊朗小街為背景,以阿里一家為典型,主要圍繞阿里弄丟了妹妹莎拉剛補好的小鞋子之後向妹妹承諾一定會幫她找回鞋子並與她祕密交換穿自己僅有的一雙球鞋上學***阿里與妹妹上學的時間恰好錯開***的故事而展開,它通過孩童的視覺真實的反映了伊朗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面貌。他們生活雖然貧苦,但是他們心地善良,非常樂觀開朗。儘管家裡連買糧食都要賒賬了,煮湯時還不忘要送點兒給鄰居;清真寺的糖也決不拿一點兒為己用;雖然自己沒鞋穿也決不忍心向盲人家的女孩要回鞋子……等等這些細小的情節都體現了他們精神上的知足富有。

  在阿里身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他成人般的成熟與懂事——勇於擔當責任、勤勞奮鬥、堅強自尊。當妹妹要把他弄丟鞋子的事告訴爸爸時,他只是說:“我不怕爸爸痛罵,你告訴他也是沒用的,他也沒錢給你買新鞋子。”尚且年幼只有九歲的他就清楚地知道他家境之艱難:媽媽重病在身,爸爸工作收入微少,而且家裡還賒糧帳欠房租……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又給爸爸增添負擔,他決定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來擔當這份責任——為***回小鞋子或想盡辦法給她補回一雙鞋。當他因再次回到店鋪找鞋子沒有幫媽媽幹活被爸爸誤解大罵時,他委屈地哭了,可他什麼也沒說,要知道,為了照顧媽媽,幫媽媽幹活,他一次又一次拒絕了好友的邀請,連球賽也沒去參加……又當因為妹妹沒能及時回來和他換鞋,讓他遲到被主任批評了,他也沒怨妹妹一聲。當他第三次遲到被主任責令退學時,他也不肯說出他遲到的原因,只是難過地流著淚請求主任再給他一個機會。當時我想:為什麼他不說出他的苦衷呢?如果主任知道了,一定會體諒他的,說不定還會幫他解決問題。後來一想,我明白了,那是因為——自尊!其實小孩子的自尊心也是非常強的,像阿里這樣的男孩更不用說了,他隱忍且自尊,他不要別人廉價的同情,他知道“苦難的經歷不是博得同情的資本,奮鬥才是最可貴的”。為了獲得一雙鞋子這個獎品,他懇求體育老師讓他參加已截止報名的長跑比賽,也是成功通過體能測試後,才讓老師答應的。

  女主人公莎拉也是個可愛懂事的孩子。在媽媽生病的時候,她和阿里幾乎把所有的家務都做完了,最難得的是,她堅守諾言,無論怎樣也沒有跟爸爸說丟鞋子的事,還願意穿阿里那雙又髒又大的鞋上學。雖然她很在意別人看她的眼光,時時都緊緊的盯著球鞋,縮著腳,怕同學笑她,可她還是忍受了心中的羞澀。每次看到小小的她拖著大大的鞋一下課就抓起書包匆匆往家裡那條小巷跑的鏡頭,心裡就會有種酸酸的感覺。長長的巷子,小小的腳拖著大大的鞋,不知她多麼辛苦吃力才能跑完呢!她跑累了,喘著粗氣,可她一刻也沒有停下來歇歇,她知道,此時哥哥早已在巷口焦急地等她……阿里急,她也急,我門也跟著急,真恨不得給她力量,讓她跑得更快更輕鬆!有一次,她跑得太急了,一不心,一隻鞋掉進汙水渠裡了,水流得太快,她根本沒辦法撿起鞋子,她心裡著急,卻只能跟著水流的方向追,此時她不僅僅是擔心大哥上學遲到了,更多的是害怕丟了鞋——這可是她兄妹倆僅有的一雙能穿上學的鞋。幸好一個好心人幫她撿起鞋了鞋,我們懸著的心也總算落下了。其實她也曾向阿里埋怨過,說要告訴爸爸丟鞋子了,可當阿里把老師獎的圓珠筆送給她時,她咧開嘴笑了,仰起頭,高興地對阿里說:“我是不會告訴爸爸的!”。多麼可愛的一個小女孩!

  在阿里兄妹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窮人孩子早當家”般成熟的一面,同時也看到了他們童真童趣的一面。當他們在洗球鞋時,不由得吹起了泡泡,童心流露。呵,他們玩得多開心!一個個肥皂泡泡從他們手上吹出來,閃著陽光,映著他們的笑臉,滿院子飄飛,多麼歡快美好的畫面,好像夢幻般。此時此刻,他們不再是小小的大人,而完完全全是個小孩子,他們沉浸在歡樂中,忘了苦惱,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那麼的美好……再看看阿里賽跑後的情節,他一心只想得季軍獲得一雙球鞋送給妹妹,卻不小心跑了第一,對妹妹的諾言不能實現了,他難過地哭了。當攝影師給他和老師拍照時,他頭也不抬,只是低頭落淚,而他的老師卻笑得合不攏嘴,一點也沒覺察到阿里的悲傷。一哭一笑,多麼鮮明的對比,在大人的身上,我們更看到了孩子的純真!

  影片最後,阿里最終沒能給妹妹補回一雙鞋,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脫下鞋,把滿是小水泡的雙腳伸到池水裡,抱著腿將頭埋得低低的。這時,一群小金魚游到他腳下,擺著尾巴,好像懂阿里似的,親吻著他的腳,安慰著他……而此時,爸爸在店鋪裡買了一雙鞋正將騎車回家……劇終,留下了很多空白讓人想象而一切又都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希望……

  縱觀《小鞋子》,我們看到了生活在困苦中的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堅強奮鬥自尊的精神品質,如該導演所說,再窮再苦的人都有希望和光芒,人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卻不能向這種狀況屈服,人可以在艱苦和困難的環境下,通過自身努力來保持人性的價值——這應是影片所想要表達的主題。

  2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育人先育心。在由人的精神財富外化而來的和諧的交響曲中,最微妙、最溫柔的旋律當屬於人的心靈。“身為教師,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心靈,瞭解了孩子的心靈,我們也就走進了孩子;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我們也就認識了孩子。整部電影中兄妹倆簡單而快樂,背景音樂輕柔而舒緩,讓我們看到了阿里和莎拉的美好的內心世界。

  阿里、莎拉是一對親兄妹,他們都僅有一雙鞋子,阿里有一雙破舊的球鞋,莎拉有一雙很舊的壞了的粉色皮鞋。有一次,阿里幫妹妹去取修的鞋子,可是在雜貨店買東西的時候,卻被收破爛的爺爺拿走了,之後故事便開始了:為了害怕爸爸媽媽罵,他們隱瞞了事情。可是,兄妹倆只有一雙鞋子,所以不得不輪流穿著去上學,無數個這樣的鏡頭:在即將下課的時候,妹妹莎拉找一切理由早點回家,將鞋子還給哥哥,以免哥哥遲到;而哥哥則是翹首遙望,等看到妹妹,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學校。終於,對於阿里而言,有一個很好的訊息:學校有一次五公里的馬拉松比賽,季軍的獎品有一項是一雙新的球鞋,為了給妹妹贏得獎品,阿里哭著求老師,更加拼命地奔跑,可是最後陰差陽錯的,阿里得了冠軍,但阿里並不快樂,因為那並不是阿里想得到的。影片的最後,阿里沮喪地脫下了那雙舊運動鞋,將自己因為狂奔而傷痕累累的腳放入了院中的小水池裡。配合著歡快的背景音樂,金魚們圍攏過來,陪著阿里嬉戲……

  兄妹倆的世界是快樂的,總能忘卻身邊的不幸。阿里和莎拉只有一雙球鞋,難忘劇中那個場景,阿里和莎拉洗著屬於他們共同的鞋子,一人洗一隻,白白的泡沫沾滿了鞋子,兄妹倆相視一笑,溫馨而美好。漸漸地,兄妹倆撅著小嘴開始輕輕地吹起了鞋子上的泡沫,妹妹莎拉將手圍成”o“型抓起泡沫,輕輕一吹,一個五彩的泡泡出現了。莎拉手心往上,繽紛的泡泡就出現在手心上,輕輕一吹,泡泡離開了莎拉的手在院子裡輕輕飛揚起來;接著是阿里,吹了一個更大的泡泡,不一會兒,整個院子便只見泡泡翩翩起舞了。伴著兄妹倆天真無邪的笑臉,我們的內心暖暖的,簡單地快樂著兩個孩子們的快樂,那一刻倆孩子似乎將所有的不快甩掉了,心情早起隨著泡泡飛揚起來。

  兄妹倆的世界是簡單的,總能互相體諒。因為只有一雙鞋子,所以莎拉總是會千方百計儘早走出學校,狂奔到哥哥那兒,將鞋子給哥哥。練習時,莎拉盯著老師的手錶,擔心過了時間,骨起勇氣問老師時間,只能將試卷匆匆完成,以便將時間留給哥哥。可是,哥哥的鞋子對於莎拉來說太大啦,一下子掉進了水裡,莎拉拼命隨著水流追著鞋子,幾次彎腰去揀,可是依然沒能拿起。鞋子被擋在了下面,莎拉無助地哭了,最後還是在大人的幫助下拿到了那隻鞋子。可是來到哥哥那兒,哥哥還是嫌她遲到。莎拉好委屈,嫌哥哥弄丟了她的鞋子,說要告訴爸爸,可是阿里告訴莎拉,家裡沒錢買鞋,如果說了丟鞋的事,爸爸只能去借。想到自己的委屈,家裡的貧窮,莎拉眼淚直接掛到了嘴邊。晚上阿里回家喊著莎拉,莎拉不理哥哥,哥哥拿出了老師獎給他的一隻金色的自動筆,莎拉笑了,而更快樂的是阿里!妹妹心中記掛著哥哥,怕哥哥遲到;哥哥心中記掛著妹妹,將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留給妹妹。還有那次,爸爸當園丁去,說賺了給阿里買東西,阿里心中記得的是妹妹的鞋子。因為彼此想著對方,所以我們在看時,心中也就多了一份感動,多了一份溫暖!

  哥哥的世界是天真的,他只需要自己嚮往的東西。在阿里的心中,妹妹的鞋子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為了鞋子,阿里來到老師辦公室,噙著眼淚的阿里,睜著大眼睛對老師說:”老師,讓部分我參加比賽吧,我一定會贏得,老師,求求你,給我這個機會吧!”老師感動了,給了阿里這個機會。回家後,阿里將那個訊息告訴了妹妹:“莎拉,我一定會得到季軍的,我要將那雙球鞋換成女款,送給你!”“萬一你輸了呢?”“不,我一定會贏得,我一定會為你贏得新球鞋的!”那是阿里這個男子漢的承諾和心中的夢想。鞋子是阿里弄丟的,他用自己的方法,儘自己的一切努力去贏得鞋子,阿里這樣的男子漢讓我們肅然起敬。比賽中,阿里拼命地跑著,眼前一次次出現自己和妹妹平時狂奔時的樣子,耳邊一次次想起妹妹說的話,阿里儘自己的一切力量向前衝,於是整個畫面只有阿里狂奔的樣子和陣陣大口大口的喘氣聲。為了妹妹的鞋子,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為了實現男子漢的諾言,阿里即使摔下來,也是沒有放棄。可是對於阿里而言,季軍比冠軍更難把握,比賽最後,一行五個人不相上下,阿里竭盡全力,居然得了冠軍!主任笑了,老師開心了,可是阿里並不開心,知道自己是冠軍的那一刻阿里是多麼的沮喪。頒發獎盃時,阿里眼裡的不是那大大的獎盃而是那雙新的球鞋,即使最後,冠軍阿里拍照片時,照片的背景依然是那雙運動鞋。回家後,面對莎拉的,阿里滿臉的沮喪……

  事實上,在影片的最後,細心的我們看到,阿里的爸爸的車子上已經為倆個孩子準備了兩雙新鞋子——阿里的白色的跑鞋,莎拉橙色的皮鞋。我們無需知道阿里的爸爸最後怎樣得到了錢,我們能看到了的是阿里的爸爸買了好多好多的菜,或許是因為阿里和爸爸那次當了園丁之後,現在父親已經找到了改善家庭生活的方法!

  孩子的世界簡單,天真,美好,單純……喜歡阿里這個小男子漢的執著和擔當,喜歡莎拉的善良,喜歡《小鞋子》這個簡單溫馨的故事,孩子們的世界果然是那樣的美好,讓人嚮往!

  3

  《小鞋子》是伊朗的一個片子,講述的是有關一雙粉色小鞋子的事情。男主角叫阿里,女主角叫莎拉,她們是兄妹關係。

  9歲的少年阿里在市集把妹妹交給他的鞋送去修補的唯一一雙鞋丟失了,對於家境貧窮的阿里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為了躲避父親的責罰,也要多的是為了貧窮的父親在無力承擔房租和母親的醫藥費是而為買鞋的事發愁,兩兄妹瞞著父母,合穿一雙鞋上學。

  於是,兄妹兩上演一出令人驚心的換鞋接力賽。每天。小兄妹為了不耽誤對方上課而在街市上狂奔而過。但無論怎麼趕,他們總是遲到,為了一雙小鞋,讓兩個孩子吃盡了苦頭。

  為了給妹妹買鞋,阿里和爸爸一起到富人區幫別人整花園。在包受了冷眼和冷遇之後,終於掙到了第一筆錢。正當兩父十分興高採列地憧憬由此開始的幸福生活時,不料自行車剎車矢靈,父子兩摔得頭破血流……

  學校舉行少年運動會,第3名的獎品是一雙漂亮的球鞋,為了得到這雙鞋,讓妹妹不再為鞋而痛苦,阿里衝破層層阻饒終於獲得了參賽資格。在比賽中,他想方設法要使自己獲得第3名,但卻陰差陽錯獲得了第1名,為此,他抱著冠軍盃傷心的哭了……

  影片的結尾非常經典,小阿里的父親又去當園丁,並掙了一筆錢。他買了一雙鞋在內的一大堆東西,騎者自行車顛回了家。但阿里並不知道這些,他很傷心地坐在小院子裡,把賽跑留下累累傷痕的腳跑下,一群魚游來,琢著他傷口上的傷疤……

  看《小鞋子》後足夠讓很多認識它並對其報有厚望。

  小孩子總是最有朝氣的,不管前一天晚上在家裡哭的多麼傷心,第二天到了學校便是歡呼雀躍的,小鞋子字裡的兄妹兩也不例外。哥哥不小心把妹妹的鞋弄丟了最後兩人商量穿一雙鞋。

  第二天因為穿球鞋上課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看到此時我也相信即使生活在艱苦總有一種幸福是我們可以得到的,可當妹妹三步並兩步走的去和哥哥換鞋時,鞋卻意外的落入水中,快節奏音樂合併著妹妹焦急的心情,讓我也急切的希望她趕快趕上那隻鞋。希望這是真神開的一個小玩笑,終於鞋在路人的幫助下失而復得,看來導演是在告訴我們只要積極追求希望和夢想肯定回有實現的一天。

  就在這樣平凡的日子中,有一天妹妹偶然發現自己的鞋子穿在另一個女孩的腳上,為了弄清原委,也為了討回她的鞋子。妹妹和哥哥一起在放學後尾隨著那個女孩,最後他們躲在女孩家的附近,發現了女孩的父親是一個可憐的盲人,同時也很疼愛她的女兒。這一段的結尾是妹妹和哥哥默默回家了,在也沒提這事,在後來妹妹和那個女孩成為了朋友。

  還記得一個場景,就是妹妹嫌鞋子髒,然後哥哥和妹妹一起動手洗鞋子。其實這部電影還有很多很多這些生活化的描寫,每一處都讓人覺得充滿溫情。

  不知道在怎麼總會想起阿里的眼睛,在把妹妹的鞋子弄丟之後,在因為遲到差點被趕出學校,在不小心獲得冠軍之後,一次又一次的觸碰孩子的心。看的襖那份對家人的愛感受到孩子特有的純真……不知不覺的被兄妹兩在奔跑中換鞋子所感動。甚至在知道鞋子去向時,眼神裡所流露出的善良,都讓人感動。我看到的是兩個小天使,不知道是誰說孩子就是天使……

  也許每個人都會說跌到了在爬起來,但是真正在阿里的賽跑中摔到在爬起來的那份執著……卻沒有多少人而就是一個孩子讓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麼執著……

  淡淡的憂傷,說不清的感動,感受著生活中仍存在著金錢買不到的希望和溫暖……

  4

  風呼嘯著,削過阿里的耳邊;樹影急速後退,宛如鬼魅般掠過小男孩奔跑的道路——他氣喘吁吁,向著第三名奔去……他向心中一個小小的願望而努力。奔跑,這是《小鞋子》***《天堂的孩子》***中的一個片段,也是影片展示真情的昇華。

  《小鞋子》,馬吉迪的作品,創下美國放映伊朗電影的票房記錄——100萬美元,共獲11項大獎。影片講述小阿里取回妹妹的鞋子時,不慎把鞋子丟失了,為了避免父母的懲罰和給本就不富裕的家增添負擔,小阿里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先穿他的球鞋上學,放學後再換給他。他們用僅有的一雙鞋子過著不便的生活。後來,哈里的父親在工作中受傷,花去了本應該給妹妹買鞋子的錢……這時,市裡舉行跑步比賽,而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小阿里為了妹妹,他奔跑著,即使跌倒,他也勇敢站起來。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小阿里贏得了第一名,與鞋子交之揮臂……回到家中,眼噙淚水的阿里在沉默中把滿是水皰的腳泡進院中的水池,一群魚向他游來……此時,在回家途中的父親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

  一切都發生得那麼忽然,一切又發生得那麼自然;真實自然,溫暖感人,是《小鞋子》的最大特色。

  在影片中,每當小阿里張著他那對清澈明亮的大眼時,裡面透出的是孩童最真實的性情。他倔強、不懈、機智,飽含著一種早熟的美。他的善良與對家人的關愛,無不刺激著我心靈最柔軟的部分……讓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兄妹,甚至我所喜歡的人……小阿里給我一種很溫暖的感覺,我知道,裡面除了我對他貧苦生活的同情外,更多的是與他的善良的共鳴。小阿里與他的妹妹,代表的是人間最溫暖的情感,我想,這就是《小鞋子》最成功的地方——它把這演示出來了。

  我在家裡是大姐,我也有個可愛的妹妹,因此,同作為長兄***姐***的我,對小阿里與妹妹的感觸更深……血緣真情中那分關懷與愛護,是世上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妹妹沒有一件她所需要的東西時,我也會把自己的給她,不是出於任何原因,僅是血濃於水……

  透過阿里,我還感受到《小鞋子》並不僅僅給我感受愛——小阿里一家僅是當時伊朗社會的縮影。小阿里和他的父親進城找工作時,父親在汗流浹背地為花草做護理——而小阿里——僅僅因為主人家的孩子所要求,就當他的玩伴。這樣的情況,似乎展示著當時伊朗上層社會與下層階級的差距……

  伊朗人民喜歡白色,這種純潔的顏色。影片中也富有這一味道——女孩們潔白的頭巾、雪白的衣裳……無不透露著伊朗的風情,儘管我對它不是很瞭解,但作為觀眾的我也可以深深感受到伊朗濃郁的氣息——代表著聖潔、友好。

  有人說過,獨自的晚上可以為心靈來一次洗滌。我認為,《小鞋子》這部電影就是現代繁忙社會中的一股清流,細細品味,讓其乾淨的只有我們的情感,還有我們深處的靈魂。這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

  我喜歡《小鞋子》——它深處的愛與明淨。

  5

  因為之前看過《跑吧,孩子》,所以是帶著一種對比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的。雖然上半部分幾乎是複製一般的情節,但仍有細微的情感上的不同。

  當初在看《跑》時,遲遲沒有想通為什麼小主人公不向父母說自己弄丟了妹妹的鞋子,甚至一直以為他只是怕捱打而已。但在《天堂的孩子》裡我卻很快便明白了阿里的良苦用心——他不想給自己本已貧困的家庭增加負擔,不想讓自己身體虛弱的母親再添愁絲。而阿里只不過是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他的心智卻已被貧苦磨礪得成熟,比起《跑》,給人的感動來得更加強烈,也讓人反思如果自己身處他的環境,自己的選擇會是哪一個。

  妹妹在這部影片中也是一個重要角色,她從開始有些不懂事的埋怨哥哥到後來的漸漸理解,很好地詮釋了成長的意義。成長並不是外貌或是行為舉止的成熟,完全的成熟更體現在內心的改變,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視覺看問題也是一種成長。而在只是個一年級學生的妹妹身上。

  再回到阿里身上,他從頭到尾都揹負著責任。他認為自己有責任不讓自己的家庭增加負擔,於是不告訴父母自己弄丟了妹妹的鞋子,他認為自己弄丟了妹妹的鞋子就必須讓妹妹有鞋子上學,於是幾乎天天為了等妹妹而遲到,但又因為經常遲到被教務主任勒令退學,就算如此,他也沒把自己真正遲到的原因說出來,只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家庭懷有一種責任。到後來父親帶他去打工,父親總有些瑟縮而阿里卻毫不畏懼,也應是這種責任感促使他成長。但這種責任感也是我們恰恰缺少的。

  而故事的高潮也悄然而至——長跑比賽。阿里純屬是為了第三名的獎品,也就是一雙鞋去的,他只是為滿足妹妹的心願。而這種信念則支撐著他奔跑下去,中途的摔倒只不過是一個激勵人奮進的插曲。

  但,生活不是戲劇,更不是皆大歡喜的大團圓。

  阿里憑著堅強的意志贏得了比賽,但他並沒有獲得第三名,他拿了冠軍。哪怕冠軍的獎品更豐富,冠軍獲得歡呼聲更多,冠軍的頭銜比其他的更響亮,還有其他很多很多。但那些都不是阿里想要的。

  他只想讓妹妹能夠穿著新鞋子去上學而已。得到的有很多,如果沒有你想要的又有什麼意義。

  於是最後的鏡頭沒有例行的歡呼擁抱,只有妹妹失望的眼神和一群小魚陪伴在阿里左右。

  緩慢的如同生活一樣的節奏是這部電影的基調,而它也正用每一個生活中的細節打動觀眾的心。阿里和妹妹的奔跑,或是妹妹帶著哥哥去找回自己的鞋子時發現撿到鞋子的家庭甚至不比自己家富裕時,選擇了默默離開,這部電影中描繪出的孩子們都天真而善良,如同生活在白雲彼端的天使。如此真實的的普通的生活,就像白開水一樣潤溼了我們的心。

  人或許認為戲劇就是要具有戲劇性才值得一看,然而沒有任何戲劇比生活更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