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練習的訓練方法

  你知道在唱歌的時候有哪些?下面是!讓小編我來跟你們分享一下吧!希望能對你有用!

  

  歌唱者們在發聲練習的時候,可通過對一些較優秀的通俗作品的原譜進行發聲練習。例如,將作品《朋友》的旋律作為發聲練習的旋律,進行連貫性的發聲練習。通過這首曲子的旋律來更好地使聲音統一與連貫,並瞭解通俗演唱作品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情感,掌握正確的咬字。通過反覆地演唱作品,努力地學習,一定會體會到正確發聲帶給我們的完美效果。只有正確的發聲方法和嫻熟的歌唱技巧才能讓感情達到極致,使歌聲更加美妙動人。這樣發聲練習的優點在於不但可以讓學生在沒有進行加入音響效果演唱的同時,便可以先對即將演唱的作品的節奏、旋律有一定的瞭解。教師也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進行一些關於通俗作品的情感講解以及處理。待學生對此有了深入的瞭解後,便進入音響合奏,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在發聲過程中,學習者往往會做出一副聲樂演唱的架勢來發聲,這是一種很不正確的發聲狀態。在聲樂的發聲練習中,講究的是“字正腔圓”;而在通俗演唱的發聲練習中講的是“自然流露”,因而在發聲練習時我們首先要清楚的就是這點,然後我們才能按照正確的方式來進行演唱歌曲前的發聲練習。要以乾淨、清新的聲音進行練習,不要把聲音壓得很低或是提得很高,應像我們平日正常的講話一樣,帶動氣息自然地發聲即可。同時也可對軟顎的狀態作一些微調,以顯示聲音色彩上的差別。在我們發聲練習時,要時刻謹記一點,那就是要努力進入“放鬆”狀態。首先身體應該保持一種完全的放鬆狀態,面部、口腔包括氣息都是要求完全的放鬆,只有這樣,聲音才會自然流露以至聲音圓潤流露。當然,在通俗演唱中假聲的發聲方式也是尤為重要的。在此環節上,演唱者在演唱假聲的時候,不要有斷裂的音質感,應一直保持聲音的流暢性與圓潤性。發聲練習不但可以提高演唱的技巧,而且在演唱作品時可以得到能力的充分發揮。在舞臺演唱時不但要把握準確、恰當的情感表達,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把發聲練習的技巧運用到作品中,充分地表現出歌曲的真實內容,是演唱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

  —假聲上的訓練

  要使學習者能夠更好地運用假聲進行演唱,首先教師應該在發聲練習上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訓練,在練習假聲的時候,不要過於進入美聲的狀態,氣息的支援也不要過滿,因為這樣,聲音會隨著氣息的多少使聲音有所變化。但是這樣下來,有的人會問,那是不是就不需要氣息了呢?其實不然,練習假聲時,雖然不需要太多的氣息支援,但氣息一定要有的,只不過在此時的氣息只需要保持穩定就可以,千萬不要因為唱高音而感到恐慌而使得氣息不穩定,導致讓人感到不舒服。因此對於通俗演唱的高音區訓練,本人建議在平日的發聲訓練中,我們可以運用不同風格的發聲練習曲去進行發聲訓練。例如,我們可以利用音樂旋律中的小樂段或是借鑑發聲的一些其它的原理技巧,來逐步地提高演唱者發聲練習的能力。

  二感情上的處理

  清代聲樂理論家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說到:“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宜重。”他又說:“唱曲不得其情,則正邪不分,悲喜無別。即聲音色妙,而與詞曲相背,不但不能動人,反令聽者索然無味矣。”這些論述說明了在歌曲演唱中“聲”與“情”的密切關係,強調了情感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發聲訓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很好地表現音樂作品以及音樂風格,所以,音樂旋律的韻律特徵制約著演唱的發聲狀態。因為如何很好地去完成音樂的曲式,旋律的走向,節奏及樂句的長短、強弱和音樂的語態等等,都是演唱者關於演唱技巧和演唱能力的綜合反映。發聲就是在歌曲演唱中對聲音所需要的各種技術的練習,逐步提高歌唱者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歌唱狀態,使歌唱發聲的技術成為歌唱表現的有力手段,為達到聲情並茂的歌唱服務。因此,我們練聲就是要調整鞏固科學的發聲方法,把良好的歌唱狀態貫穿到歌唱中,改變平時生活中自然的不準確的發聲習慣,使其符合歌唱發聲的習慣。每位歌唱者必須通過發聲練習的途徑,掌握科學的歌唱發聲方法,為情感的發揮鋪墊道路,這才是藝術表現的手段。 總之,通俗演唱學習的原則是尊重科學,循序漸進,要從最基本入手,首先必須要建立良好而固定的發聲基礎訓練,並且逐漸擴散到更廣泛的音域,以提高技術技巧,為今後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