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的小學素材作文

  獨立就是自己獨自完成事情,鍛鍊我們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獨立生活

  海邊的大森林裡住著熊媽媽一家人。她有三個孩子。老大叫聽話,老實本分,老二叫機靈,很愛動腦筋,老三是個女孩,叫美美,長的很漂亮。有一天,熊媽媽把三個孩子叫到跟前,給了每人100元錢,叫它們離開家獨立生活,看誰能過上富足的日子。

  三隻小熊拿到了錢,戀戀不捨地對熊媽媽:“媽媽,我們走了,您可要保重呀!”媽媽點了點頭,說:“你們一年後回來喲!”三隻小熊異口同聲地說:“噢,我知道了!”

  第二天,三隻小熊帶好東西,就準備上路了。

  聽話來到一所城市,用自己的50元錢,買了一幢樓,然後,用40元很簡單的裝修了一下,一年婚煙介紹所就開張了。聽話非常認真地給每一位顧客介紹合適的物件,從來都沒有騙過人,大夥都很喜歡聽話。

  機靈也來到了一所城市,用自己的80元買了一套廠房,再買了一些零件,機靈的聰明手機廠就開業了。機靈憑著自己的愛動腦筋,設計出了蘋果樣的手機,小鴨樣的手機……這些手機不僅好看,而且功能還很齊全。像通話呀,拍照呀,發信息……

  美美用錢買了一間教室,再招了一些學生,它的舞蹈班就開學了。它的學生,每次出國演出都有人在。大家聽說美美的舞蹈教的非常好,有女孩的家長都紛紛來報名。美美的舞蹈班成了在整個中國,最最好的舞蹈班了。

  過了一年,熊媽媽重新看到了三個孩子,它們都過著富足的生活,欣慰地笑了!

  成長需要獨立

  “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是對中國兒童地方真實寫照。

  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孩子是瓷娃娃,一碰便碎;孩子是方便麵,一捏就碎。卻不知道孩子們往往都向往著獨立自主的生活……

  現在的孩子都過著衣來神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做獨立:睡覺與父母睡;衣服不會洗;飯不會燒;竟然會在買菜問價格時問:“老闆,這一個辣椒要多少錢?”

  我既為這些依賴性強的同學感到惋惜,也為自己感到慶幸。

  我的父母一直都主張我獨立:大家還在纏著爸爸媽媽叫他們餵飯時,我的飯已經吃好了;大家都還在與父母一起睡覺時,我已經一個人一個房間了……因此,我在同齡人面前,就像一位大姐姐。而這,全都歸功於我的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方式——獨立自主地生活。

  獨立,是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最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我真的真的十分想代替全國兒童的父母說一聲:“爸爸媽媽們,我們不是一碰就碎的瓷娃娃;也不是一捏就碎的方便麵;更不是籠中之鳥,我們只是一群嚮往著獨立的孩子……”

  生活需要獨立

  鳥兒長大了,總要學會在碧藍的天空中展翅翱翔;魚兒長大了,總要學會在廣闊的海洋裡暢遊;而人長大了,也總要學會在坎坷的道路上獨自面對.

  日本思想家福澤渝吉說:"教育就是受人自尊之道,並開拓躬行實踐之法."然而,不少家長"心太軟",對於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進行"全方位""一條龍"服務,白天接送,晚上陪讀.這樣的孩子如同溫室裡的花朵,患了"軟骨症",見不了世面,經不了風雨,這種現象著實令人擔心.

  有一個神童叫李明,他成績優異,15歲就讀完了大學.可是他除了讀書外一無所長.有一天他和他媽媽走在大街上,他鞋帶散了,他竟要他媽媽給他繫好,他媽媽也毫不猶豫地彎下腰去給他繫鞋帶這種人再會讀書又有什麼用呢?

  陶行知說過:"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才是英雄."世界船王的妻子傑奎琳名揚天下腰纏萬貫,但她對兒子約翰要求非常嚴格.小約翰11歲時,她把他送到了英國的德雷克島"勇敢著營地"去受訓,學習駕駛帆船和獨立舟,爬山,鍛鍊他剛毅果斷的人格.13歲時,她又送他到緬因州的一個孤島上學習獨立生活的技能,20天的訓練中,只給一加侖水,二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謀生的書.之後,她送約翰去肯亞的荒野裡自求生存,參加過和平隊,去瓜地馬拉從事地震救災工作.

  約翰自幼羞怯`自卑`優柔寡斷`依賴性強,正是在母親傑奎琳的錘鍊獨立的家教下,他成為了一個自信瀟灑`求索向上`理智節制`圓通練達的青年.約翰1983年畢業於布朗大學,先在印度工作一段時間,後回紐約擔任42街發展協會副主任,從1996年開始,他又成為美國一家雜誌社的董事長了.

  獨立是什麼呢?獨立就是一葉孤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劃出這個蒼茫的大海;獨立就是一個行者,要靠自己的堅持,才能走出這個無邊的沙漠.不獨立的人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