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演講語言影響力和說服力放大

  一旦掌握了1種使聽眾出神、陶醉、生怕漏掉一個字的方式講述事件的藝術,你就知道自己離成為一個優秀而超群的演講家不遠了。這種將聽眾的想象力隨心帶到你希望它去的地方,是當前專業演講界已知的一種最有效的語言技術之一。這種語言技術,就是——講故事!人人都會講故事,但不是都能講好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喜歡。

  1、故事:用起伏的情節吸引聽眾

  聽眾可能記不住一連串的數字,但他們會記住一個故事。因為大腦的運轉方式,使得我們願意全神貫注地聆聽任何故事,無論這個故事是多麼匪夷所思。故事可以非常簡單,比如“我有一個同事,叫拉爾夫,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電腦壞了,而他馬上要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會議。正在犯難之際,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主意……” 此時,我們會興致盎然,全神貫注聆聽下面會說些什麼,因為這正符合我們大腦運轉的方式。

  所以大膽運用這一技巧,講故事吧!

  2、講故事的原則

  在講話的整個過程中,從坡道到甜點,你都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技巧。故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展現出前因後果。它會為思想增添血肉,會把思想與聽眾聯絡在一起,並對聽眾產生影響,一則故事可以形象地表達你的價值觀,而你不必明確地將其說出來。

  故事會在講故事的人和聽眾之間建立一種聯絡,讓聽眾產生認同感,會激發聽眾說出這樣的話:“我同樣如此。”故事可以增進理解,因為故事是在展示某些東西、而不單是在講述某些東西。

  自人類誕生以來,講故事就被人們當做教育的方式。一則故事也具有傳遞感情的作用,讓你感同身受,卻不會變得多愁善感。

  1一則好故事,開頭會交代三個要素:時間、地點及人物。

  因此,經典的故事通常這樣開頭:“從前,有一位英俊的王子,他孤身一人住在一座城堡裡……這樣的開場白可以很容易變成:“去年夏天,我帶著九歲的兒子,在亞馬孫河上,乘坐獨木舟逆流而上……”

  轉眼之間,我們就成了電影中的主角。此時,每一位聽眾腦海裡都有了一位父親、一個兒子和一片熱帶雨林的視覺形象。設定好了背景,就可以開始講故事了。

  劇場運動創始人、國際即興劇創立人凱斯•喬斯通認為:一個成功的故事一開始總有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是一個穩定而日常的環境,然後你會讓這個平臺產生傾斜。這種傾斜是讓人意想不到的元素,為了使平臺重新獲得平衡,它會將主角拋向鬥爭的中心。它可以簡單如將雨傘外翻的小丑,也可以複雜如《哈姆雷特》。注: 就如《獅子王》的故事同《哈姆雷特》一樣,經典的故事原型會反覆出現。

  2鬥爭構成了故事的主線。沒有鬥爭,就沒有故事。鬥爭讓故事令人興奮、有趣、激動人心、富於情感。當英雄度過了難關,我們會歡呼雀躍。

  故事中,主角總會在人生的岔路口猶豫不決,總得在某個時刻作出抉擇。抉擇越難,故事也就越精彩。帶些神祕色彩,通過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給你的聽眾呈現驚喜。運用再現——在故事裡摻入一些元素,並讓這些元素在故事中重現。當這些元素與前面故事裡出現的元素相互照應時,後面出現的驚奇往往是令人滿意的。王子在森林裡遇見一個老巫婆,巫婆給了他一隻高腳杯,在之後的故事裡,當王子需要喝神奇的藥水時,那隻高腳杯就會派上用場。

  3客觀呈現故事的原貌,不要主觀講述。聽眾天生都是叛逆的,如果你告訴他們要體會什麼,他們往往體會不到你說的那種感覺。

  如果你對一個孩子說: “ 我給你講一個嚇人的故事”,十有,他聽完故事之後會說 :“這故事一點都不嚇人。”

  如果你對一位聽眾說你打算講一些有趣的事情,你會發現他正襟危坐,抱緊雙臂,緊蹙雙眉,打定主意不發笑。

  因此,不要告訴聽眾會感覺到什麼,只是描述故事的原貌就可以了,讓聽眾自己去體會個中奧妙。

  不要說“他是緊張的”,而要說“他雙手冒汗”;

  不要說“今天真是個好天氣”,而要說“今天陽光燦爛,微風習習”;

  不要說“當母親看到兒子驅車離開,去遠方參軍,內心感到很悲傷”,而要說“當母親看到兒子驅車離開,她轉過身來,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設想一下,倘若你正在為聽眾製作一部電影,應該讓人們根據你講的故事體驗他們自己的情感。

  4好的故事在哪裡呢? 想想下面這些地方:

  1.歷史一一本國曆史或世界歷史中。

  2.個人生活,或者熟人的生活中,特別是那些克服艱難險阻、經歷過危難時刻的人的生活中。

  3.報紙中——當前發生的大事是話題類故事的一個絕佳來源。

  4.文獻或藝術作品中——經典的故事會使談話有力而高雅。

  5.你的孩子——孩子是那些容易被人理解的故事的一個好的來源。

  最好的故事是真實的事情,真實性是不能簡單編造出來的。有時候,如果你能更深入地思考一下,說不定你個人的經歷、身邊發生的事情本身就能為你的主題提供一個完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