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斯是誰

  李斯是秦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和書法家,是秦始皇嬴政的左右臂膀,為秦朝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李斯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李斯的簡介

  李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秦朝丞相,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後與趙高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為趙高所忌,腰斬於市。

  李斯的統一文字的故事

  公元221年,秦王掃六合,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開始了中央集權的統治,在這期間法家思想是秦朝的正統思想,而丞相李斯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李斯原是楚國人,是地方上的一個小吏,但是他不甘平庸,拜師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以後就去了秦國。後來李斯結交了呂不韋,深的重視,經引薦,有機會見到了秦王嬴政,而後一直輔佐秦王,直到完成帝國的統一,官拜相國。

  秦朝統一後,李斯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秦始皇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下令全國禁止使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小篆作為統一的書體。在此之前,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開始,再到金文的出現,經歷了一個漫長髮展和演變的過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禮崩樂壞,各諸侯國的文字各不相同,這一時期漢字產生了地域性的差異。因此秦朝統一後,急需要一種官方的文字使得全國上下統一,李斯便奉秦始皇的命令製作這種標準的字,這就是小篆。

  李斯為了推廣統一的文字,親自寫下了《倉頡篇》七章,作為學習的課本,供人臨摹。此後不久,李斯又採用了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官員創作的另外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的曲折迴環,形成新的一種書體,這就是隸書。後來隸書就作為官方的正式書體,開始於秦朝,興盛於漢朝。直到魏晉時期被楷書所替代。李斯的功勞,身在千秋,福澤萬代。

  李斯的書法作品

  李斯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著有標準的字型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型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型,通令全國使用。

  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紹興***,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湧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採嶺石鑴刻,然後立於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稽刻石"。

  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李斯的歷史評價

  歷史上對李斯的評價各有不一,但是總體上來說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李斯為秦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政治上李斯建議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周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穩定。另外李斯建議離間六國,最終實現了天下的統一,推動了歷史向前的車輪。在經濟上,李斯建議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實現了整個國家貨幣的統一,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改變了一直以來貨幣混亂的局面。這些都促進了歷史的發展,是時代的進步。

  李斯在後期的時候與趙高合謀,殺死本該繼承皇位的公子扶蘇,將秦二世胡亥推上了皇位。最終造成秦國滅亡。另外秦始皇焚書坑儒也與李斯有一定的關係,李斯嫉妒韓非子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所以想盡方法在始皇帝面前說韓非子的壞話,最終韓非子被殺。李斯一生對秦朝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也因為一些原因做了一些在後人看來是不應該的事情,人非完人,都是會犯錯的,總體上來說,李斯的成就遠遠大於他的過錯,這些小過錯並不會改變史學家們對李斯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