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急救常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的社會已經變得更加高效,科學,合理,和諧,我們的社會腳步已經邁入到了一個更加高速安全的時代。但隨著社會整體腳步的加快,我們的社會安全問題也應該被高度的重視,特別是我們的醫學急救方面,急救是對那些發生的比較突然的災難而言的,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對於已拖上岸昏迷中的溺水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清除口、鼻內的泥沙,嘔吐物等。鬆解衣領、鈕釦、乳罩、內衣,腰帶,揹帶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時將舌頭用手巾、紗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暢。

  2.控水***倒水***。①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橫放在其大腿上,使其頭下垂,接著按壓其背部,使胃內積水倒出。②急救者從後、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頭向下,也能使水倒出來。

  3.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擠壓和吸氧。在運輸中也不能停頓,堅持數小時至更長,判定好轉或死亡,才能停止。

  4.用手導引人中、湧泉等穴。

  5.有條件時,肌肉注射0.1%腎上腺素1ml,可拉明0.25g必要時可反覆使用。

  6.溺水者甦醒後要禁食,用抗生素防感染。

  造成中暑的原因有:

  1、在高溫作業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

  2、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晒,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氣中溼度的增強易誘發中暑;

  3、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產熱集中,散熱困難。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至0.7%~1%時,使人的嗅覺神經麻痺、呼吸急促、身體抵抗力低下,導致中暑發生。

  醫學上常根據中暑症狀的輕重,將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指在高溫環境中工作一段時間後,出現輕微的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口渴、渾身無力及行走不穩。

  輕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狀外,還發生體溫升高、面色潮紅、胸悶、面板乾熱,或有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大汗、血壓下降、脈細等症狀。

  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狀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後抽風、煩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無力。

  二:

  1、正常人神志清晰、語言流利、行為活動自如。如果有人“不明白了”,呼吸、心跳存在,按壓或針刺“人中”穴無反應,有可能是昏迷了,昏迷時間越長,病情相對越重;

  2、正常成人的體溫是36-37 ℃;

  3、正常成人脈搏60-100次/分,均勻有力;

  4、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一呼一吸時間均等;

  5、正常成人血壓界於140/90mmHg***18.6/12kpa***-90/60mmHg***12/8kpa***之間。

  6、正常成人瞳孔直徑2-4mm,等大正圓;

  徒手心肺復甦術***CPR***

  徒手心肺復甦術是一種搶救技術,它不是醫護人員的專利,它是廣大群眾應該熟悉和掌握的一種急救術。

  徒手心肺復甦術不需要任何醫療器械。徒手心肺復甦術主要應用於猝死的病人。首先判定病人是不是猝死,包括突然神志喪失,頸動脈搏動消失,自主呼吸停止,雙側瞳孔散大等等。

  體位:病人仰臥於地上或木板上,頭上不墊枕頭及其他物品,這是心肺復甦術的正確體位,如果病人俯臥,應將其翻轉為仰臥位,手法要輕柔,特別要注意頭頸部,一定不能用力過大。如果病人躺在鬆軟的床上,背部要墊上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