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杜鵑,別名映山紅、山躑躅、山鵑、鵑花等。性喜涼爽溼潤、通風和半陰半陽環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歡迎閱讀。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土壤

  喜微酸性土壤,盆栽一般用黑山泥或黃山泥。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 澆水

  杜鵑喜陰溼,三月發新葉時,隔天澆水一次,開花期每天澆水一次,入夏後生長髮育遲緩,澆水比開花期減少。天旱時每天澆水兩次。為保持陽臺地面溼潤,早晚可灑幾次水。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施肥

  杜鵑喜肥,一般採用薄肥多施,春季發葉時施肥兩次,花謝後施肥五至六次,秋末再施一至兩次。薄肥宜用腐熟豆餅水加少量骨粉。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遮蔭

  忌烈日直射,遮蔭時間是六、七兩月中午,八月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九月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十月僅中午遮蔭。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整枝修剪:

  萌枝力極強,應經常剪除一部分密枝。

  杜鵑幼苗上盆後頂芽倒伏怎麼辦

  挽救辦法:①上盆後澆足水,放置在蔽蔭的室外露天養護,切忌太陽曝晒和施肥。②每天中午前後,在葉面噴2次水,減少葉面水分蒸發,以後見盆幹了就澆水。這樣約過2周的“服盆”後,頂部的嫩枝和葉片就會逐漸挺拔起來。之後,再移置在半蔭處轉入正常的養護管理。

  夏鵑有蕾不開花怎麼辦

  有些人在養植夏鵑時由於管理不當,雖然孕育了不少花蕾·但到了春暖花開時,卻猛長新芽而不開花。這是什麼原因?這種現象稱之為枯蕾。造成夏鵑枯蕾的原因是:冬季室內的溫度過高,過度的枝葉生長與花蕾爭奪營養,使花蕾因營養不足而開不出花。挽救方法:夏鵑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在華東地區能在室外安全越冬,讓其自然休眠,防止枝葉徒長。在開花前施1次以磷肥為主的薄肥,如過磷酸鈣等,到時就能開出顏色豔麗的杜鵑花。

  杜鵑花的花苞為何不開花而變成了葉片

  杜鵑花的花苞形成時,先進行花芽分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必須增加以磷為主的肥料,不然花苞長出時,看起來像花苞,其實是葉芽。因為花苞被包藏在葉芽之內.當磷肥不足時,包藏在葉芽內的花苞就無法形成。因此待次年放葉時,見不到花苞,也就造成花苞變成葉片的誤解。

  梅雨季節杜鵑花葉焦脫落怎麼辦

  挽救措施:①迅速搬到涼爽、通風又半陰的室外去護理。②盆土於應及時澆水,平時葉面上也應多灑水,並增加環境溼度。③暫停施肥。通過精心護理,病情就會好轉。

  杜鵑花夏季葉片桔焦怎麼辦

  ①陽光曝晒。杜鵑喜半陰環境,尤其是在盛夏,盆栽杜鵑應放在蔭棚下面,防烈日灼傷。②澆水不當。盆土不能過幹,也不能太溼,還應注意葉片噴水和地面噴水,以增溼降溫。③施人了濃肥或生肥。杜鵑花根系細弱,吸肥力差,施了濃肥和生肥後,會灼傷根系,造成葉尖或葉片枯焦。④藥害。杜鵑有病蟲時,噴灑藥劑濃度過高,產生藥害。

  挽救方法:由藥害造成的葉片枯焦,把杜鵑放置在半陰的露天,增加葉面噴水次數,並暫停施肥,讓枝幹上重新長出葉子;如果是由肥害造成而時間不長的,可採取“灌腸”***大水沖洗***或及時換盆土,也可得以挽救。

  盆栽杜鵑花為何不宜經常鬆土

  盆栽杜鵑花乃屬淺根性植物,根鬚細而脆嫩,鬆土時易損傷根鬚,影響生長。養護杜鵑花,可在根部土上放幾塊碎瓦片,以防表土沖刷;根鬚露在土上時,可加入一些疏鬆的土壤,以蓋沒根系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