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天鵝絨竹芋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天鵝絨竹芋,斑葉竹芋植株具地下根莖,葉單生,根出,植株矮生,株高50—60釐米,是竹芋科中大葉種之一。下面給大家分享盆栽天鵝絨竹芋的養殖方法。

  天鵝絨竹芋的養殖方法

  1、溫度:天鵝絨喜溫暖、溼潤環境,不耐寒,怕乾燥。冬季養殖溫度不應低於10℃,夏季溫度則不要超過35℃,否則對天鵝絨竹芋的生長極為不利。

  2、澆水:天鵝絨竹芋對水分的反應十分敏感。生長季節,須充分澆水,保持盆土溼潤。但不要澆水過多,土壤過溼,會引起根部腐爛,甚至死亡。另外如果空氣溼度小,天鵝絨竹芋的葉片會立刻變得捲曲,因此栽培時要注意保持合適的溼度,尤其是高溫時注意多向葉片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

  3、光照:天鵝絨竹芋喜歡半陰環境,忌強光暴晒。因此養殖天鵝絨竹芋時,光線不宜過強,否則會出現葉片變黃、蜷縮等現象,但長期將天鵝絨竹芋放在完全廕庇的環境也不行,會使影響天鵝絨竹芋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其正常生長。

  4、施肥:在天鵝絨竹芋的生長旺盛時期,可每1-2周施1次液體肥料,並適當加施1-2次磷肥,以保持葉片的光澤。冬季溫度低植株生長緩慢或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施肥,控制澆水。

  5、病蟲害:天鵝絨竹芋易患葉枯病、葉斑病,有白粉蝨、紅蜘蛛和介殼蟲為害,養殖時應注意觀察,發現後及時對症治療。

  6、換盆:盆栽養殖天鵝絨竹芋時,每年5月要對其進行換盆。主要是剪去部分老根,加入新土栽種,如植株較大,可換大一號盆或分株栽種,栽後澆透水,置半陰處培養。盆栽用土宜選用排水良好的腐葉土加1/3河沙混勻配製,並在盆底加少量骨粉作基肥。忌用粘重的土壤盆栽,盆栽深度以不露根為宜。

  7、繁殖:天鵝絨竹芋主要進行分株繁殖,分株時間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分株不宜過小,以免影響新株的生長。新株盆栽後要控制水分,放半陰處養護,待發出新根後才能充分灌水。

  天鵝絨竹芋葉邊幹黃原因

  天鵝絨竹芋葉邊幹黃原因主要有三種:溫度、陽光以及病害。

  1、溫度:天鵝絨竹芋性喜溫暖溼潤的環境,生長適溫是20-28℃,溫度過高或空氣過於乾燥會使天鵝絨竹芋葉片捲曲、萎縮、焦邊。

  2、陽光:天鵝絨竹芋是喜陰植物,養殖時要注意遮光,忌烈日暴晒。若陽光直射會使天鵝絨竹芋葉片灼傷,使其葉片邊緣出現區域性枯焦,新葉停止生長,葉色變黃的現象。

  3、病害:天鵝絨竹芋長期處於高溫多溼、通風不良的環境下,會使植株長勢變弱,容易發生葉枯病。一般多從葉緣、葉尖侵染髮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規則狀,紅褐色至灰褐色,植株下部葉片發病重。

  天鵝絨竹芋的用途

  家居用途

  天鵝絨竹芋葉片寬大,葉面柔軟,並具有斑馬狀深綠色條紋和華麗的光澤,清新悅目,極為美麗;在明亮的室內,不見直射陽光,可長期欣賞.

  園林用途

  天鵝絨竹芋葉片寬闊,具有斑馬狀深綠色條紋,清新悅目。盆栽適用裝飾客廳、書房、臥室等處,高雅耐觀。在公共場所列放走廊兩側和室內花壇,翠綠光潤,青蔥宜人。

  天鵝絨竹芋的病害

  天鵝絨竹芋葉枯病

  葉枯病能使葉大面積乾枯。發病初期先在葉片上出紅褶皺小斑點,以後很快擴大成圓形,其病斑呈淡褐色水漬狀。後期病斑邊緣變成紅褐色,若不治療,就能迅速使半截葉片甚至整片葉枯死。

  防治方法:發生病情,要及時翻盆,剪除病葉爛根,用甲基託布津溶液浸泡15分鐘,晾乾後換無菌植料栽培,然後用百菌清***又名達克寧***75%可溼性粉劑,兌清水600-800倍,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三次,可有效制服葉枯病。

  天鵝絨竹芋炭疽病

  空氣溼度要求75-90%之間,低度的空氣溼度會出現卷葉、枯葉、焦邊的現象,這是炭疽病。

  防治方法:需要葉面噴施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內吸性的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用這類殺菌劑稀釋500-600倍液進行澆灌盆土。以後注意多向葉面或生長環境中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減少炭疽病的發生。澆水最好選擇純淨水或雨水,自來水一定要晾晒2-3天左右才能澆灌。施肥以淡肥勤施為原則,以氮肥為主即可,最好選擇全水溶性肥料,如‘花多多’等無土栽培專用肥。

  天鵝絨竹芋葉斑病

  一般多從葉緣、葉尖侵染開始,病斑由小到大,呈不規則狀,紅褐色至灰褐色,植株下部葉片發病重。

  防治方法:用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