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腳金的生理特性和基本介紹

  獨腳金,中藥名。玄蔘科獨腳金屬植物獨腳金,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洗淨晒乾。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獨腳金的生理特性

  為一年生小草本,半寄生,高6~25釐米,全株粗糙,且被硬毛;莖多呈四方形,有2條縱溝,不分枝或在基部略有分枝。葉生於下部的對生,上部的互生,無柄,葉片線形或狹卵形,長5~12毫米,寬1~2毫米,但最下部的葉常退化成鱗片狀。莖單一或間有下部分枝,纖細,長3~15釐米,灰褐色,被粗糙短毛,莖部生稀疏微細鬚根,質稍柔韌。葉小,互生,線形或披針形,上部葉較大,長4~10毫米左右,常貼生於莖上,下部葉小,鱗片狀。花黃色或紫色,腋生或排成稀疏穗狀花序;苞片明顯,長於萼;氣無,味淡。以色灰黑、柔嫩、帶花穗者為佳。氣無,味淡。

  獨腳金的基本介紹

  1 用法用量

  成人3~5錢,小兒1~3錢。

  2 產地

  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3 入藥部位

  植物全草入藥。

  4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晒乾。

  5 性味

  甘、淡,涼。

  6 功效

  清熱,消積。

  7 主治

  用於小兒疳積,小兒夏季熱,小兒腹瀉,黃疸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