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防止嚴重脫水的方法有哪些

  拉肚子,就是我們知道的腹瀉。著涼、飲食不當、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造成拉肚子,那麼拉肚子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預防拉肚子脫水的方法。

  拉肚子預防脫水的方法

  1、補液是第一步

  一旦發生腹瀉,即使症狀輕微,也不建議自行口服止瀉藥,一定要及時就醫,以便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腹瀉病人的首要任務是補液。發生腹瀉後,人體損失最多的是身體裡的液體和電解質。人體一旦脫水,很可能引發腎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小孩發生腹瀉後更需要補充水分。

  腹瀉還會導致身體營養缺失,所以即使腹瀉也要補充營養,可以吃一些稀、軟、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如雞蛋羹、麥片粥、米粥、麵條等。

  2、保持衛生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無論是有無腹瀉的情況,平時都要注意衛生,許多細菌病毒都是會從口入侵人體的,所以要儘量保持乾淨,特別是食物和餐區的乾淨。蔬菜和水果可以先浸泡,再清洗後才煮食。在腹瀉的時候熟食、滷菜和涼拌就最好不要吃了。各種鮮活水產品因天熱容易缺氧死亡,黃鱔、龜鱉、螃蟹、蝦等水產品死亡後極易變質,切勿食用。

  3、注意保暖

  腹瀉期間,要注意腹部保暖,特別是腹瀉寶寶更要注意。如果寶寶四肢發涼,可以用熱水袋保暖,但要注意防止燙傷。注意居室空氣流通,家有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腹瀉寶寶,防止交叉感染。

  4、蘋果煮水

  煮熟的蘋果對緩解腹瀉確實有效。蘋果內含有鞣酸和果膠,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而蘋果的果膠成分在煮熟以後也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蘋果的果肉及果皮內均含有鞣酸,果皮中含量更豐富,而果膠分佈在果肉內近皮處,因而用蘋果煮水時不要削皮,以免有效成分流失。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熟蘋果可以止瀉,但生吃的作用卻相反。生吃蘋果可能會加重腹瀉。

  蘋果煮水的做法很簡單:取蘋果1只,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水中煮3~5分鐘,待溫後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在吃煮熟的蘋果時不要為了口感而加蔗糖,因為蔗糖會加重腹瀉。但為了避免過多的果膠、鞣酸和胃酸相互作用後形成膠狀物堵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每次不宜多吃。

  5、喝胡蘿蔔湯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

  胡蘿蔔?a href='//' target='_blank'>樂譜鞣椒ㄈ縵攏???懿廢淳唬?鋅?ゾィ?諧尚】椋?鈾?罄茫?儆蒙床脊?巳ピ??緩蠹鈾?商?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6、吃炒米粥

  由於大米本身就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炒過之後,大米中的澱粉更容易糊化,不僅不會給腸胃帶來負擔,更能養護腸胃。不過,這個食療方只適用於生理性腹瀉或普通腸道不適,對病毒性或細菌性腹瀉,則可能沒有明顯效果。

  取大米約400克***四次用量,一般每天喝兩次到三次***,把鍋洗淨後,上火燒乾,不能見油。把大米倒入鍋中,中小火慢慢翻炒,直到大米顏色開始變黃後改小火。繼續翻炒至大米變為褐黃色或咖啡色為止。將100克炒米中加水***一般與正常熬稠米粥的水量相同***,大火燒開後改小火慢熬至黏糯即可。

  7、紅糖煮綠豆

  中醫認為,綠豆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減輕消化道充血癥狀。但綠豆性涼,所以加入溫和暖胃的紅糖和陳皮,可以降低綠豆的寒涼藥性。陳皮還能增進食慾。所以,陳皮、綠豆、紅糖這三味食療藥合在一起,能夠緩解胃腸感冒的症狀。

  一般的做法和用量是:取綠豆150克,陳皮10克。將綠豆洗淨,與陳皮一起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再煮30分鐘,待綠豆開花爛熟時,放入紅糖25克,調勻即成。每天早晚服用,連服3天。

  拉肚子脫水的預防妙招

  患兒一開始腹瀉,就應該給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如在家可以得到,家長應該給患兒口服補液鹽,因為它不僅可以治療脫水,還可以防止腹瀉患兒脫水的發生,口服補液鹽可以從醫院和藥店獲得。如不可得,則家長應將食物基礎的液體如稀粥、湯汁或米湯水給患兒補充。母乳餵養孩子應繼續母乳餵養,並且增加餵養的頻次及延長單次餵養的時間。混合餵養的嬰兒,應在母乳餵養基礎上給予口服補液鹽或其他清潔飲用水的補充。非母乳餵養***人工餵養***嬰兒,應選擇如下一項或一項以上的補充:口服補液鹽;食物基礎的補液如湯汁、米湯水和酸乳飲品,或清潔飲用水。兩歲以下患兒,在每次稀便後給予約50至100毫升***大杯的四分之一***的液體,年齡大的患兒,給予一大杯或二分之一的量,10歲以上的患兒或成人能喝多少給多少。這樣的補充液體應該持續補充直到腹瀉停止,大概需要持續較多時日。

  拉肚子的五個錯誤處理方式

  1、腹痛立即吃止痛片

  腹瀉時也會伴隨著肚子痛,有人乾脆用平時治頭痛、胃痛的止痛片來對付腹瀉疼痛。專家提醒,吃止痛片能暫時緩解腹痛,但由於闌尾炎和腹瀉的初期症狀很相似,這樣做容易掩蓋病情,耽誤闌尾炎的治療。

  2、吃消炎藥消毒止瀉

  很多人認為,腹瀉藥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吃消炎片消消毒就可以止瀉了。對此,專家介紹,消炎藥就是抗生素類藥,人體只有在感染時才能服用。如果用消炎藥來治療腹瀉,人很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如損害肝腎功能、過敏、加重腹瀉等副作用。

  3、腹瀉後立即吃止瀉藥

  人拉肚子後,往往馬上就吃止瀉藥,這種錯誤做法不但不能止瀉反而會延誤病情,急診科經常有腹瀉病人服用止瀉藥三五天後仍不見好轉才來就醫的。因為過早服用止瀉藥會打破人體排洩平衡,把腹瀉排出的毒素都“堵”住了,不能及時排出體內“垃圾”就會破壞腸胃道功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誤病情。所以人們在腹瀉持續三天後應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治療。

  4、喝大量白開水不吃飯

  “吃多少瀉多少,還不如什麼都不吃,多喝點白開水就行了。”這是很多人在受拉肚子折磨時的普遍想法。腹瀉期間也應堅持進食,因為及時補充營養有利於腸胃道恢復正常。

  一般腹瀉早期可以吃些加鹹菜的清淡米湯,中期好轉後最好吃麵條等流質食品,少喝牛奶、忌生冷、大蒜。即使腹瀉停止後的七天內也不能吃過於油膩的魚、肉,否則會刺激腸胃。同時,無須飲用過多的白開水,可在1000毫升的白開水中加入1小勺鹽、4小勺糖,這樣更能補充人體因腹瀉流失的鉀、鈉等營養成分。

  5、一旦止瀉立即停藥

  由於引起腹瀉的一大原因是食物中的細菌,如果隨意停藥會讓腸胃道中的細菌在沒有完全被“殺死”的情況下繼續存活,從而導致人體“耐藥”以及多次腹瀉。所以專家指出,一般腹瀉症狀緩解三四天後才能完全停藥。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拉肚子脫水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