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鑑別的方法

  中國清末民初以來所鑄各種新式銅幣的通稱.俗稱銅板.是我國近代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銅元誕生於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銅元鑑別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銅元鑑別的技巧:

  銅元與歷代的方孔銅錢不同。中間無孔,系仿照香港銅輔幣鑄造而成的。它的誕生,標誌著我國金屬貨幣鑄造工藝從傳統的手工翻砂鑄造進入了先進的機器化生產的新階段。

  銅元收藏如何鑑別真假,近代銅元的發行流通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餘年時間,但其數量之浩繁、種類之龐雜、版別之眾多,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據估算,僅從1900年到1917年,全國各省鑄造的當十文銅元就有320億枚之巨。而僅清末銅元背面的蟠龍圖案版別就超過400種。如今銅元收藏已成為錢幣收藏的一大重要門類。但如何從數量如此巨大、種類如此繁多的銅元堆中挑選出較有收藏價值的品種,確實令大多數初涉銅元收藏的錢幣收藏愛好者大感為難。現簡要介紹幾種最為簡單易學的挑選方法,希望能對初集銅元的泉友們有所助益。那麼銅元收藏如何鑑別真假呢?

  1、看鑄造幣材

  如“大清銅幣”中心寧字二十文、奉天光緒銅元等黃銅質居多,紅銅元反而少見。此外,民間私鑄的銅元也多為黃銅質。鑄造整齊精美、色澤潤白如銀的白銅幣以及鉛質銅元則多屬於樣幣性質,難得一見。

  2、看面值大小

  銅元面值有很多,其中以當十文銅元最為常見,而當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銅元都值得留意。“光緒元寶”四川當三十文銅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間習慣,旋鑄旋廢。

  3、看鑄幣工藝

  銅元收藏一般採用機器鑄造,故稱“機制銅元”。但有些地方因買不起機器因陋就簡鑄幣或民間土法私鑄。其中以“光緒元寶”安徽方孔十文銅元最為罕見,估計存世量不會超過10枚,被譽為“一級大珍”。

  4、看是否錯版

  如將“A”寫成“A”、單詞“PROVINCE”***省***錯拼為“PROVINEC”等。錯版銅元值得關注。

  5、看是否有齒邊

  一般情況下,銅元側面是沒有任何紋飾的光邊,軋有齒邊的銅元絕大多數屬於樣幣性質值得收藏。

  6、看品相

  品相被稱為是“收藏品的生命”。品相的好壞,不僅影響到銅元收藏品價格的差異,而且還關係到藏品是否容易變現的問題。銅元的品相對銅元收藏意義尤為重大。機制銅元無論是對錶面的光潔度,乃至邊絲的好壞都有嚴格的要求,任何缺陷都會影響藏品的價格。圖案文字清晰、無磨損,表面平整光潔,邊緣無明顯撞擊痕跡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品相好的銅元值得收藏,即使是普通品種,銅元收藏價值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