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的中藥方有哪些_脾胃不和怎麼辦

  炎炎夏季,天氣炎熱,我們總是會出汗,很多人愛吃冷食降溫,但是這樣會導致脾胃不和。脾胃不和怎麼辦?有哪些中藥調理方可以調理脾胃不和的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脾胃不和的中藥方,希望大家喜歡。

  脾胃不和的症狀

  1、食慾減退、煩躁哭鬧,易感冒發燒。

  2、脾系症狀,有口氣、腹脹、大便或幹或稀。

  3、面色萎黃髮花、眼白有藍斑。

  4、夜眠欠安、腦袋出汗,愛趴著睡、睡時眼睛漏縫。

  5、舌質偏紅、舌苔白厚或厚膩,還可長時間地表現為地圖舌。

  6、面板粗糙、乾燥、黯淡、皺紋、色素沉積甚至出現斑丘疹。一旦出現亞健康狀態,治療上調和脾胃,同樣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五款調節脾胃不和的藥膳

  藥膳一、茵陳蜆肉湯

  材料:茵陳30克、蜆肉15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2~3片。

  夏天脾胃不和中醫調理祕方

  烹製:茵陳用清水浸泡2遍,去除泥塵,蜆肉、豬瘦肉洗淨,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裡,加入清水1600毫升***約8碗水量***,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調入少量的食鹽和少量的生油便可。豬瘦肉可撈起切片狀,拌醬油佐餐用,而蜆肉和茵陳可棄之。此量可供2~3人用,如作為治療用則宜每週飲用2~3次。

  功效:茵陳蜆肉有一股淡淡的中藥氣味,但具清熱、利溼、解毒的功效,我省民間還常用它來治療黃疸性肝炎,可見利溼的功效之大。

  藥膳二、雞骨草燉豬橫脷

  材料:雞骨草10克、蜜棗2個、豬橫脷100克、生薑1片

  烹製:將豬橫脷洗淨切塊,雞骨草揀去雜質洗淨,與生薑、蜜棗一起放入燉盅內,加清水250毫升,隔水燉2小時即可。

  功效:清肝熱,健脾胃。

  適宜人群:肝火盛、胃口差、口乾咽苦、溼熱腹痛、煩躁易怒者。

  慎食人群:脾胃虛寒、陽虛體質型別者。所謂陽虛表現為口淡泛青口水、胃寒怕凍、大便爛小便多且清。

  藥膳三、指毛桃瘦肉湯

  材料:五指毛桃10克、瘦肉60克、生薑一片

  烹製:五指毛桃挑去雜質後洗乾淨,加入瘦肉、薑片,加水300毫升,隔水武火燉2小時。

  功效:益氣固表、健脾利溼、舒筋活絡、除痰止咳。

  適宜人群:口乾口苦、怕熱、泛渴喜飲、大便乾結者。

  慎食人群:實火實熱、陽盛體質型別者。

  藥膳四、清熱祛溼田螺湯

  材料:田螺1000克、豬瘦肉200克、節瓜1個、陳皮1/4個、生薑3片。

  烹製:田螺洗淨置滾水灼過,挑出螺肉,去尾端,起油鑊下鹽爆炒片刻;節瓜洗淨、削皮、切大塊;陳皮浸泡、去瓤;豬瘦肉洗淨,整塊不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放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清潤可口,能解溼困、祛溼熱,常為春季陰雨時的家庭調理湯品。中醫認為田螺性寒,味甘、鹹,能清熱利尿、利腸利水、止瀉止血、和胃化痰,有療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患的功效。

  藥膳五、淮山白朮羊肚湯

  材料:淮山50克、白朮15克、雞內金12克、紅棗12個、羊肚600克、生薑3片。

  烹製:各藥材洗淨,稍浸泡紅棗並去核;羊肚***或請市場售者處理乾淨***洗淨置沸水中稍滾片刻,撈起,用刀刮淨衣膜,再用食鹽洗淨,切成塊狀,然後與一起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特色:淮山白朮煲羊肚湯清潤而略帶中藥材的氣味,具補脾健胃、消積化滯、養氣斂陰的功效,最宜在這不冷不暖且雨紛紛的氣候下進食,且男女老少皆宜。

  調理脾胃不和的5個偏方

  1、苦瓜薏仁粥

  做法

  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將苦瓜洗淨,剖開去瓤籽後切成小塊,與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爛熟,空腹食用。

  功效

  此方有清熱利溼之功效。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熱祛暑、養血滋肝、和脾補胃、明目解毒;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痺勝溼、清熱排膿之功效;赤小豆健脾除溼;粳米益脾胃、除煩渴。但胃寒、脾虛無溼、大便燥結者和孕婦慎用。

  2、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做法

  鯉魚1條***約750克***,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薑、紅棗各適量。竹筍削去硬殼,再削老皮,橫切片,水浸1天;鯉魚去鰓、內臟、不去鱗,洗淨略煎黃;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加精鹽調味供用。

  功效

  本食療主治溼熱等疾病。祛溼降濁,健脾利水。適用於身重睏倦、小便短小、高血壓。

  3、芹菜雪梨汁

  做法

  取芹菜適量,番茄1個,雪梨1個,檸檬半個。洗淨後一同放入果汁機中攪拌成汁,每日飲用1次。

  功效

  芹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可以過濾人體內的廢物,刺激身體排毒。番茄可清熱生津;雪梨可以養陰清熱、降火生津;檸檬含有煙酸和豐富的有機酸,可殺菌,消除色素沉著,以上四味攪汁同服,對肺熱、脾胃溼熱導致的痤瘡效果明顯。

  4、茯苓粥

  做法

  取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紅棗7個。先把粳米加適量水煮沸,後放入紅棗,粥成時再加入茯苓粉攪勻,稍煮即可。

  功效

  此方有健脾利水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利水滲溼、健脾和中、寧心安神,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5、蘆根湯

  做法

  鮮蘆根30克,廣霍香10克,白糖適量。先將鮮蘆根和廣霍香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兌入白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分1-2次溫服,連服2天。

  功效

  有化溼、清熱止嘔功效。脾胃虛寒者不宜服食。

  脾胃不和飲食注意事項

  脾胃不和,除了多攝入一些對脾胃有益的食物外,也要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

  總的來說,平時生活中應做到飲食儘量避免“生冷硬”,即儘量少吃生食。因為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飲食應注重溫度適宜,食物以“不燙不涼”為宜。

  對於本身脾胃較虛弱的人來說,平時還應儘量少吃醃製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做到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儘量避免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

  另外,定時定量也是日常飲食需要遵循的一個原則,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

  如果脾胃不和的症狀偶爾出現,注重飲食及生活習慣一般可以得到改善。如果症狀頻繁出現或情況比較嚴重,建議選用藥物進行治療或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