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亞健康有哪些臨床表現

  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症狀,那麼你對亞健康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亞健康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亞健康的概念

  我國很多學者都提出過亞健康的評價方法或診斷標準,其中陳國元、陳青山、劉保延、陶茂萱等學者提出的評價方法或診斷標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2007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了《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從中醫的角度對亞健康的概念、常見臨床表現、診斷標準等進行了明確描述,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指出: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處於亞健康狀態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症狀,但不符合現代醫學有關疾病的臨床或亞臨床診斷標準。

  亞健康的臨床表現

  亞健康的主要特徵包括:①身心上不適應的感覺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症狀,如疲勞、虛弱、情緒改變等,其狀況在相當時期內難以明確;②與年齡不相適應的組織結構或生理功能減退所致的各種虛弱表現;③微生態失衡狀態;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學改變。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軀體方面可表現為疲乏無力、肌肉及關節痠痛、頭昏頭痛、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食慾不振、脘腹不適、便溏便祕、性功能減退、怕冷怕熱、易於感冒、眼部乾澀等;心理方面可表現有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懼膽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應遲鈍等;社會交往方面可表現有不能較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角色,工作、學習困難,不能正常地處理好人際關係、家庭關係,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等。

  亞健康的分類

  根據亞健康狀態的臨床表現,將其分為以下幾類:①以疲勞,或睡眠紊亂,或疼痛等軀體症狀表現為主;②以抑鬱寡歡,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懼膽怯,或短期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狀表現為主;③以人際交往頻率減低,或人際關係緊張等社會適應能力下降表現為主。上述3條中的任何一條持續發作3個月以上,並且經系統檢查排除可能導致上述表現的疾病者,可分別被判斷為處於軀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社會交往亞健康狀態。臨床上,上述3種亞健康表現常常相兼出現。

  亞健康的鑑別診斷

  有些學者認為,亞健康與國外的慢性疲勞綜合徵是一回事,都是對以慢性疲勞為主要特徵的一組軀體心理症狀的研究,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

  美國是最早開展慢性疲勞綜合徵***CFS***研究的國家。1998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正式命名了“慢性疲勞綜合徵”並確定了定義。1994年,國際慢性疲勞綜合徵研究組***由美國牽頭,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研究者共同組成***對慢性疲勞綜合徵的診斷標準進行了修訂。

  慢性疲勞綜合徵定義:臨床評定的、不能解釋的、持續或反覆發作的、6個月或更長時間的慢性疲勞。該疲勞是新發的或有明確的開始***不是終生的***;不是持續用力的結果;經休息後不能明顯緩解;導致工作、學習、社交或個人活動能力較以前有明顯下降。

  診斷標準:

  ***1***通過臨床評定的不能解釋的、持續或反覆發作的慢性疲勞,這種疲勞是新發的或有明確的發病時間,非先天性的,不是由於正在從事的勞動引起的,經過休息不能明顯,且患者的職業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個人生活等方面較患病前有實質性下降;

  ***2***以下症狀中,至少4項同時出現,並不先於疲勞症狀出現,所出現症狀至少連續6個月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1***短期記憶力或集中注意力明顯下降;***2***咽痛;***3***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大;***4***肌肉疼痛;***5***多處關節疼痛,但不伴有紅腫;***6***頭痛,但發作型別、方式及嚴重程度與以往不同;***7***睡眠後不能恢復精力;***8***運動後不適繼續超過24小時。

亞健康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