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治療藥物及原則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於細菌等感染引起的,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其實用藥治療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什麼樣的藥物好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尿路感染的治療藥物,希望能幫到你。

  尿路感染的治療藥物

  ***1***四環素類:四環素類抗生素具有共同的基本母核,屬快速抑菌劑,在高濃度時也有殺菌作用,基本機制主要是抑制細菌DNA的複製。本類藥物抗菌譜廣,臨床應用廣泛,對立克次氏體感染和斑疹傷寒、支原體引起的肺炎有良效,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感染、百日咳、痢疾、肺炎桿菌所致的尿道感染,可用新四環素作次選藥。不過近年來由於耐藥菌株的日益增多,臨床應用已逐漸減少。

  ***2***大環內酯類:本類抗生素是一類具有12~16碳內酯環共同化學結構的抗菌藥,抗菌譜與青黴素相似,主要用於對青黴素耐藥和過敏的病例,其基本機制主要是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由於藥物主要經膽汁排洩,膽汁中藥物濃度較高,約為血漿濃度的10倍,僅少量藥物***12%***由尿排洩,因此,在治療尿路感染時使用較少,但紅黴素對L-型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有效,乙醯螺旋黴素在前列腺中濃度較高,可用於前列腺炎誘發的尿路感染。為避免胃腸反應、肝損害等副作用,一般每日給藥1~2g,分4次服用。

  ***3***多粘菌素類:包括多粘菌素B及多粘菌素E。粘菌素是多肽類抗生素,對多數革蘭陰性桿菌***變形桿菌除外***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尤其對綠膿桿菌很敏感。本類藥物主要由腎臟排洩,但有腎和神經毒性,其中多粘菌素B較E尤為多見,症狀為蛋白尿、血尿等,故使用時應慎重。據報道,本類藥物與慶大黴素交替應用或聯合應用有協同作用。

  尿路感染的藥物治療原則

  1、給予抗菌藥物前留取清潔中段尿,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初治時按常見病原菌給藥;獲知藥敏試驗結果後,必要時調整用藥。

  2、急性單純性下尿路感染初發患者,治療宜用毒性小、口服方便,價格較低的抗菌藥物,療程通常為3~5天。

  3、急性腎盂腎炎伴發熱等全身症狀明顯的患者宜注射給藥,療程至少14天,一般2~4周;熱退後可改為口服給藥。反覆發作性腎盂腎炎患者療程需更長,常需4~6周。

  4、對抗菌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應進行全面尿路系統檢查,若發現尿路解剖畸形或功能異常者,應予以矯正或相應處理。

  尿路感染的預防方法

  1、尿路感染的預防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飲水量要達1500毫升以上,充分發揮水對尿道的“沖洗”作用,避免尿路感染的細菌繁殖。

  2、堅持體育鍛煉,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過食油膩辛辣等刺激品,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也是尿路感染的預防方法。其次,國衣著合適,不穿過緊內褲,內衣內褲最好選擇棉製品,內褲應每天換洗,都可防止尿路感染的發生。

  3、保持會陰部清潔。女性在排尿或排便後應從前到後揩清會陰部,避免把細菌引入尿道。以免引發尿路感染。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會陰,清洗時避免用刺激性肥皂、泡沫劑、粉沫劑和噴劑等。另外,清洗不宜坐浴。

  4、保持情緒穩定。由於尿路感染的發生與抵抗力下降和精神緊張有密切關係。因此,尿路感染的預防方法是平時應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疲勞和長期精神緊張。這也是預防反覆發作的精神因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