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記敘文作文
溝通是交流的開端,是聯絡感情的紐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溝通的記敘文,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詩人說:“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了,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了。果實把秋天的門推開了,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了……”
我說:“溝通把我和爸爸的距離拉進了。”
爸爸是一個急躁,細心的人,但他總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把我們照顧得很好。在弟弟住院時,爸爸經常是兩頭跑,白天去醫院照顧弟弟,晚上回來給我做飯。雖然他是一個急性子,但在照顧我和弟弟上是決不糊弄的,在我心目中他是一個“五好爸爸”。但從爸爸升官後,就什麼都改變了,爸爸不給我做飯了,也愛嚷了。
媽媽總是和我說,你爸爸升官壓力大,你要理解他。被父母嬌慣的我對著父親就說:“以前的爸爸,他會和我聊天,和我開玩笑,會照顧我,可現在的爸爸,只知道工作,在單位上的脾氣都到家裡來發,我們不是你的出氣筒!我不要這個只知道工作,而不理解我們的爸爸。”爸爸聽完我的話好像被觸動了。他坐在沙發上,沉默了一會兒。走到我的房間裡,對我說:“爸爸想和你談談,其實爸爸,並沒有變,只是工作爸爸把壓得喘不過氣來,想在家裡釋放一下,你要理解爸爸,可能是爸爸這幾天沒有關心你讓你產生了懷疑,但爸爸是愛你們的。”聽完爸爸的話,我心中的怨恨都煙消雲散了。
我對爸爸說:“我們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援,您要知道我們是您永遠的家,又是您要和我們說,不要生氣,會傷身體的。”
有人說“溝通是成功的一半”,有人說“學會溝通伴你一生”。我覺得:溝通是相互的;溝通是和諧的。能使人們達到一種新的平衡,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相互幫助。
篇二
人與人之間總是會有一些摩擦,就在這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會解決這一切…但,也是需要技巧的…
曾經有一個故事:
有一個秀才去買材,他對賣材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材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材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於是把材擔到秀才前面。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材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於是就告訴秀才價錢。秀才接著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乾的,裡頭卻是溼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小,請減些價錢吧。”賣材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於是擔著材就走了。
從這個故事,說明了: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進行溝通,是溝通成功的保障。也告訴我們,如果你沒有與人溝通,你將什麼事也做不成。
還有一個故事: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瞭解他的心。”
這個故事則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瞭解別人。所以溝通時,一定要多為對方著想,以心換心,以情動人。溝通在社會中是不可少的,它可以推開人與人距離的牆壁,形成一座永恆的大橋。
篇三
溝通是什麼?它是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橋樑。溝通是什麼?它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溝通是什麼?它是和諧社會的一面鏡子。
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準備與中國建交。他走下飛機後,與中國派出的代表周恩來主動握手。這一握,聯絡了中美之間的友誼;這一握,打破了50年代朝鮮戰爭以來中美兩國的政治僵局;這一握,更讓美國找到了一個巨大的中國市場;這一握,中國也重返聯合國,恢復了自己的國際地位。
正是由於溝通,這座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橋樑,才使中美兩國由敵人變成了朋友;由對抗變成了和諧;由歧視變成了重視!
一次中國的商人去印度做生意,印度人好客地把他請到了家中,讓他在這吃中午飯。這個商人同意了。印度人的習俗是吃“手抓飯”。做飯的過程讓中國的商人很苦惱,他只是吃了幾小口就不吃了。印度人以為他不尊重自己就沒有與他做生意,結果中國商人就失敗地回國了。
正是由於沒有溝通,這次生意才沒有做成。正是由於缺少溝通,印度人才認為中國商人不尊重他。正是由於缺少溝通,中印兩國商人才失去一次很好的商機。
一次偶然間,我看到《新文化報》報道:從明年2月21日起,將設局長接待日。這個日子有利於領導與老百姓的溝通,讓領導者們更加了解民生與民情,更好地制定方針來造福老百姓!
溝通大到國與國之間的聯絡;小到商人與商人之間的生意;還有就是領導者更好的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不可缺少的程式;溝通是國與國之間不可缺少的聯絡;溝通更是一種將來在社會上立足,需要掌握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會知識!
篇四
失敗,失敗,又失敗了。在一次次的失敗後,我已經對我的風箏失去了信心,而那個不斷栽著跟頭的風箏和呼嘯的狂風彷彿也在嘲笑我:“你的風箏是永遠不會飛起來的!”
我灰心喪氣地回到家裡,“砰”地一聲關上了房門,一頭鑽進了被窩,想在被窩中找到一絲溫暖。不一會兒,我就睡著了。
“這是哪呀?”這時我來到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隧道,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從隧道中出來,隧道的那一頭是一個繁華的城市,車水馬龍。一打聽才知道我已經來到了美國。我又上了一輛馬車。馬車伕把我送到了一個屋子前。走進屋子,地上落滿灰塵。到處都是實驗器具。在實驗臺前,有一個人正在專心致志地研究著,這個人很面熟,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他是誰呢?……難道是……愛迪生!”我驚叫道。這時那個人站了起來,用手撫了撫他那蓬亂的頭髮,然後彎下腰,與我握手。這時他看我悶悶不樂,於是關心地問我:“小朋友,什麼事讓你不開心啊?”於是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他。
聽了我的話後,他笑了,拍拍我的頭,說:“孩子,其實失敗是一件好事。”我十分疑惑:“為什麼呢?”他又說:“每一次失敗就可以從中獲得一個教訓,你們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叫‘吃一塹,長一智’嗎?”我認真地聽著,這時他又說:“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為什麼失敗。就拿我來說吧,為了研製電燈,我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可是我並不灰心,因為我知道每一次失敗就表示我離成功又近了一步。所以你的風箏飛不起來,不但不能灰心喪氣,反而要找到你失敗的原因,使你的下一次做得更好,你說是嗎?”
這次溝通,讓我心中的烏雲煙消雲散。正在這時“老媽鬧鐘”響了:“起床,快起來,怎麼又睡下了?”我猛地爬了起來,拿起風箏就向門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