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黃疸的症狀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面板、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1.生理性黃疸
輕者呈淺黃色侷限於面頸部,或波及軀幹,鞏膜亦可黃染2~3日後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1***黃疸色澤 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面板紅潤黃裡透紅。
***2***黃疸部位 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3***新生兒 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
***4***早產兒 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2.病理性黃疸
常有以下特點:①出現早,生後24小時內出現;②程度重,足月兒大於12.9mg/dl,早產兒大於15mg/dl;③進展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超過5mg/dl;④持續時間長,或退而復現。
***1***黃疸程度 除面部、軀幹外,還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黃。
***2***黃疸顏色 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呈桔黃或金黃色;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呈暗綠色或陰黃。
***3***伴隨表現 溶血性黃疸多伴有貧血、肝脾大、出血點、水腫、心衰。感染性黃疸多伴發熱、感染中毒症狀及體徵。梗阻性黃疸多伴肝腫大,大便色發白,尿色黃。
***4***全身症狀 重症黃疸時可發生,表現反應差、精神萎靡、厭食。肌張力低,繼而易激惹、高聲尖叫、呼吸困難、驚厥或角弓反張、肌張力增高等。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應注意如下幾點: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3***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嬰兒面板、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小兒黃疸的檢查專案
1.膽紅素檢測
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採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於此法受測定部位面板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 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 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 懷疑黃疸由於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癥等。若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 正常>75%,G-6PD***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 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 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鹼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症時均可升高。
***7***超聲 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 包括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於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症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