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不能吃什麼中藥

  懷孕後孕婦吃的東西是關係到兩個人的食物,懷孕後不能吃什麼中藥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懷孕不能吃的中藥

  清熱類: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祛溼等功效的中成藥,如六神丸,在懷孕早期服用可能引發胎兒畸形;孕後期服用易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後果。而含有牛黃等成分的中成藥,因其攻下、瀉下之力較強,易致孕婦流產,如牛黃解毒丸、片子癀、犀黃丸、敗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祛風溼除痺症類:以祛風、散寒、除溼、止痛為主要功效的中成藥,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損胎兒。類似的中成藥,還有大活絡丸、天麻丸、華佗再造丸、傷溼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則因大黃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婦禁用。

  消導類:即有消食、導滯、化積作用的一類中成藥,如檳榔四消丸、清胃和中丸、九制大黃丸、香砂養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氣、攻下之效,故易致流產。

  瀉下類:有通導大便、排除腸胃積滯、或攻逐水飲、潤腸通便作用的中成藥,如十棗丸、舟車丸、麻仁丸,潤腸丸等,因攻下力甚強,有損胎氣。 理氣類:具有疏暢氣機,降氣行氣作用的中成藥,如木香順氣丸、十香止痛丸、氣滯胃痛沖劑等,因其多為下氣破氣藥,行氣解鬱力強而被列為孕婦的禁忌藥。

  理血類:即有活血祛瘀、理氣通絡、止血止痛作用的中成藥,如七釐散、小金丹、虎杖片、腦血栓片、雲南白藥、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過強,易致流產。

  開竅類:具有開竅醒腦作用的中成藥。如冠心蘇合丸、蘇冰滴丸、安宮牛黃丸等,因為內含麝香、辛香走竄,易損傷胎兒之氣,孕婦用之恐致墮胎。

  驅蟲類:具有驅蟲、消炎、止痛功能,能夠驅除腸道寄生蟲的中成藥,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孕婦流產、胎兒畸形等,如囊蟲丸、驅蟲片、化蟲丸等。

  祛溼類:凡治療水腫、洩瀉、痰飲、黃疸、淋濁、溼瀉等的中成藥,如利膽排石片、膽石通等,皆具有化溼利水、通淋瀉濁之功效,故孕婦不宜服用。

  瘡瘍劑:以解毒消腫、排膿生肌為主要功能的中成藥,如祛腐生肌散、瘡瘍膏、敗毒膏等中成藥含大黃、紅花、當歸等,為活血通經之品,故孕婦不宜使用;而百靈膏、百降丹,因含有毒成分,對孕婦不利。

  某些中藥具有損害胎元以致墮胎的副作用,所以應作為妊娠禁忌的藥物。根據藥物對於胎元損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禁用與慎用二類。

  禁用藥: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斑蝥、牽牛、大戟、甘遂、芫花、商陸、麝香、水蛭、虻蟲、番瀉葉、藜蘆、鬧羊花、乾漆、蟾酥、蜈蚣、水銀、砒石、木鱉子、生川烏、生草烏、生附子、雄黃、輕粉、硫黃等。

  慎用藥:慎用的包括通經去瘀、行氣破滯,以及辛熱的藥物,如制附子、貫眾、桃仁、紅花、大黃、枳實、乾薑、肉桂、益母草、法夏、常山、天南星等。凡禁用的藥物,絕對不能使用。慎用的藥物,則可根據孕婦患病的情況,斟情使用;但沒有特殊必要時,應儘量避免使用,以防發生事故

  懷孕不能吃的魚

  鹹魚、薰魚、魚乾:因含亞硝胺類致癌物質,不應該過多食用,煎炸特別是燒焦的魚中含強致癌物質雜環胺,少吃為佳。

  有毒的魚包括被酚、重金屬或農藥汙染的魚,體內含有生物毒素的魚等。帶有濃重煤油味的魚蝦是酚汙染的結果;總吃體型大的海魚如鯊魚、金槍魚、旗魚、鯖魚和方頭魚容易發生汞中毒。特別要強調,孕婦、哺乳期婦女和準備懷孕的婦女,不要食用這些魚。魚肉中還可能存在華枝睪吸蟲等寄生蟲,除了加工時要徹底洗乾淨外,烹調時要注意煮熟煮透。

  其他如畸形的魚不要吃,魚膽不要吃,死的甲魚、鱔魚不能吃,罐裝的金槍魚,金槍魚因為所含的汞少而沒被列入孕婦禁食範圍。但有負責制定汞管理條例的人士認為,婦女們在懷孕期間吃很多罐裝的金槍魚也是不好的,有些地區已經限制孕期婦女每星期吃金槍魚的量不要超過19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