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胃病怎麼治

  治療胃病是要從飲食上著手的,尤其是比較輕微的胃病更是可以用食療的方法來緩解,那麼哪些食物可以幫助治療胃病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輕微胃病的方法。

  治療輕微胃病的方法

  ***1***主食類

  主要有米飯、饅頭、麵條、麵包、包子、餃子、混沌、粥等品種。由於每個患者病情不同,飲食習慣有差異,對主食的選擇也會不同。但總體來講,發酵的食物比未發酵者宜消化;含餡的食物往往不易熟透和餡過於油膩、粗糙而使之不易消化;粥是最值得推崇的養胃護胃食品。吃粥可以作為腸胃病的輔助治療方法。

  ***2***副食類

  1、肉類

  可以擇新鮮瘦嫩的豬肉,雞胸脯肉、水鴨肉、魚片等,經精細加工烹飪後食用;不能食用油膩、陳腐肉食。牛肉肌纖維較粗的食之不宜消化;羊肉狗肉味甘性熱,為補陽之品,而胃炎患者辨證多屬鬱熱陰傷兼溼熱內蘊,食之更助火傷陰,不利於病情,所以少吃。

  2、蛋類

  蛋類的補益作用人所共知,但每日不可多食,以1-2個為宜,腸胃病病人應選擇最易消化吸收的軟蛋羹形式來烹飪食用。

  3、奶類

  喜歡飲牛奶而無腹脹、腹痛或腹瀉等乳糖不耐症發生的腸胃病患者,可適量飲食,每日250克為宜。但胃酸偏低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最好不飲或少飲牛奶,因為牛奶一直被認為可以中和胃酸,而在治療胃酸過多的潰瘍病時大量飲用。

  治療胃病的偏方

  飲食停滯型

  暴食多飲,飲停食滯,致胃氣中阻,故出現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大便不暢,舌苔厚膩,脈弦滑。應用消食導滯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減:神曲12克,山楂15克,萊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枳實10克,連翹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胃陰虧虛型

  胃痛日久,鬱熱傷陰,胃失濡養,固見胃脘灼痛,嘈雜似飢,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應用養陰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貫煎加減:北沙蔘15克,麥冬12克,生地黃15克,枸杞12克,當歸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胃鬱熱型

  肝氣鬱結,日久化熱,邪熱犯胃,胃脘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用疏肝洩熱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減:梔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陳皮6克,青皮10克,吳茱萸6克,黃連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胃虛寒型

  飢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或久病脾胃受傷等,致脾陽不足,中焦虛寒,出現胃脘隱痛,泛吐清水,喜溫喜按,納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脈細弱。應用溫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黃芪建中湯加減:黃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朮12克,黨蔘15克,乾薑6克,木香6克***後下***,大棗5枚,水煎服。

  寒邪客胃型

  寒邪內客於胃,胃陽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氣機阻滯,臨床表現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溫痛減,喜熱飲,舌苔薄白,脈弦緊等。應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輕者可區域性溫熨,或服生薑紅糖湯即可,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薑12克,香附10克,蓽撥10克,吳茱萸、陳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肝氣犯胃型

  肝主疏洩而喜條達,若情志不舒,則肝氣鬱結不得疏洩,橫逆犯胃而作痛,疼痛連脅,噯氣頻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脈弦。應用疏肝理氣何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殼、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鬱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