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對藥物過敏症狀

  孩子在用藥的過程中較成人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爸爸媽媽一定要十分警惕,也要知道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藥物過敏反應是寶寶對某種藥物的成分產生了過敏反應,常表現為面板潮紅、皮疹、蕁麻疹、發癢,甚至心悸、呼吸困難、哮喘、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1、蕁麻疹型:表現為全身性大小不等的風團,扁平高起,形態不規則,伴有明顯的瘙癢,部分患兒有發熱乏力,關節痛及腹痛等全身症狀。

  常見藥物為:青黴素、破傷風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

  2、固定性紅斑型:發於嘴周圍面板,外生殖器部位也很常見。皮疹形態特殊,易於識別。特點為鮮紅色或紫紅色水腫性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界限清楚。

  常見藥物為:阿斯匹林、APC、阿魯片、複方新諾明等易引起此類藥疹。

  3、紅斑性發疹:表現為全身性,對稱分佈大量鮮紅雞皮樣小疙瘩,或粟粒大小的紅色斑片,形成似猩紅熱式麻疹,伴輕度中度發熱。

  常見藥物為:此類藥疹以青黴素類藥物最常見,如氨苄青黴素,安必林等。

  寶寶對藥物過敏的預防

  1、在用藥前,首先明確診斷,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採用多種藥物治療,以為總有一種藥物會產生效用,這樣易出現不必要的藥物反應。

  2、對所用藥物的成分、效能、適應證、禁忌證、副作用、配伍禁忌等應全面熟悉掌握,做到不濫用、錯用、多用藥物。

  3、用藥前應詳細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特別是對有過敏性體質者更不可忽視。對有過藥物過敏反應者,應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頭敏感反應的發生。

  4、用藥應有計劃性,劑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久,並定期觀察,特別是應用有一定有毒性的藥物,更應嚴密觀察,經常檢查血象等。

  5、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礙時,常對某些藥物不能耐受,如患腎病者需慎用重金屬藥物。

  6、在用藥期間應注意一些警告症狀或不耐受現象,如面板瘙癢、紅斑或發熱等,一旦出現應考慮立即停藥。

  PS:針對過敏,刨根刨根通俗的講就是自身屬於過敏體質,另外免疫系統遭到破壞,自身抵抗能力下降,觸碰過敏原後過敏原很輕易的直接誘導過敏體質出現症狀,表現在面板和呼吸道方面。

  所以很多過敏患者在疾病病發時沒有得到治癒的原因是:1、沒有從病根進行治療和調理2、自己沒有在意!所以,如果能夠對症下藥從遭破壞的免疫系統和敏感體質,針對性的治癒,治癒結果可想而知。

  哪些藥物易引起寶寶過敏

  ***1***抗生素類:青黴素類最常見。

  ***2***鎮靜藥與抗癲癇藥: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等。

  ***3***異種血清製劑及疫苗類:如破傷風抗毒素等。

  ***4***部分中藥也易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