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及參考範文

  作文在高考語文中佔據重要的位置,作文題的分值在語文考試中佔最大比例,能否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是考取高分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學習。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由王國維之死想開去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劉基《郁離子》裡有一個寓言:鸛鳥預知天要大雨,根據經驗將巢遷往高處,結果洪水大於往常,鳥巢還是被淹。子游任武城宰,受鸛鳥遷巢的警示,號令全城造船對付洪水,百姓得以保全。子游事後說:“鸛鳥也算是能預知的,可惜它所知不遠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每遇上類似的事情,我們的判斷和做法,是否都對呢?請從《鸛鳥》的故事裡讀出寓意,自擬題目,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預測參考範文:

  由王國維之死想開去

  一如鸛鳥,大儒王國維也是短視者。

  人說,現代中國從未產生過走得這般前面又涉獵如此豐富的博學者,所以,王國維是不該沉湖的。關於他的死,有“殉清”說,有“殉文化”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他有走在前面的預見,卻還是做了中道棄世的魂。

  仔細想想,王國維該有鸛鳥“洪水將至”的預知本領——也就是他能夠知道一個腐朽王朝***包括它的爛了的文化***終將被取代,儘管其過程是萬分痛苦的;王國維該有子游“君子善假於物”的聰明做派——也就是他其實不必對曾處身其中的王朝及其文化作太多的擔待;那麼他或許就不會在清政權崩毀後選擇解脫。

  比起來,同樣是一介文人,屈原的死卻來得悲壯,他以死成全了個體對濁世的抗爭也成全了人生於政治的理想。王國維的死則不同,至今還沒有見一種關於其死因的解釋,說他的死能脫了有所“殉”的干係。而我要說這種無法解釋,正好證明了王國維其實死於他的短視。

  如果王國維沒有選擇沉淪,以他的睿智,積極作為,也許他會是另一種文化***民主革命***的先驅,會給更多的翹首企盼的人們帶來新生活的希望。一如子游有憾於鸛鳥,歷史原來總給後人帶來無盡的愁思嗎?

  涓生,是魯迅《傷逝》裡的人物。他有預見也敢追求,與子君在一起時是快樂的。“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是涓生說的。他說得很對,於是,我便知道涓生最初是想給子君以幸福的,但他竟沒有能吃準在那個封建禮教“吃人”的社會,子君最終會走向死亡的殿堂。他真的沒有看到生活是否允許他這樣做,社會是否允許他這樣做?涓生所見不深,所知有限,所為太少,竟加速了子君的死啊!

  人哪,為什麼跳出自己的那個窠巢那個短視就那麼的難!鸛鳥預知到了洪水的將臨,最終仍逃不過失去家園的痛苦,它的巢實在是沉淪於自己的短視;子游未知洪水的來襲,因鸛鳥搬家而避免了一場大難,他的成功就在於見之遠、知之深、做之當。這則寓言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見之遠、知之深、做之當,並非很難的事。日前從國家統計局獲悉,四川省有一個地區對退耕還林的後續產業發展缺乏長遠規劃,致使部分農民的生活失去保障,開始出現“退林還田”的倒反現象。同在四川,瀘定縣退耕還林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推動後續發展。從1999年至2003年,該縣通過退耕還林開發經濟林木,桑、花椒、核桃、板栗等均在萬畝左右,農民受益,溫飽基本得以解決。

  環視我們現實的社會人生,太多的時候,太多的人因為短視,而遺禍無窮。他們每為眼前的浮雲所障,看不到未來的發展,事物的必然。他們也像鸛鳥一樣,對於驟至的洪水有所知,卻所為失當,最終只能在天空中留下哀鳴。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他們能先見,卻還是眼光短淺。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距離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您還記得那首歌嗎?佐納基奇使勁兒地握著我的手腕說。”“斯蒂奧巴呢,他同戴著灰色火槍手帽子的女人在嚴肅地交談。他摟抱著她的胳膊和肩膀,這是一種既親切又尊敬的表示。” ——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暗店街》

  材料二:如今,人際交往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被網際網路改造了。以前,人和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是需要肢體接觸的,現在那套複雜的交流方式,全部被同質化的表情、文字和點贊取代。一種我們和所有人都在保持聯絡的表象欺騙了我們——我們找到了彼此,但依然距離遙遠。親情或友誼,最終不過變成了一場全靠拇指的點贊之交。

  要求: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

  預測參考範文:

  距離

  他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

  他的父親常年在城裡打工,家裡只有他和母親。母親體弱,不能長時間勞作。鄰居常過來幫忙,搞清潔,晾衣服。很多時候還讓他們孃兒倆過去吃飯。久而久之,他們也覺得不好意思,但鄰居只說了一句:沒事,大家鄰里,互相幫忙嘛。飯後,他便和朋友一起在昏暗的燈光下做功課。兩家人靠近的心溫暖著彼此。

  後來,他的父親中了彩票,把一家子都接到城裡來。臨走時,兩家人依依惜別。他的朋友送了他一本書,書的扉頁寫著“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字樣。最後,他們一家含淚揮別了他們關係密切的鄰居。

  城裡,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他們的新家就在城市的繁華路段。他通過手機的微信功能,加入了所在樓盤的微信群,平時大家都會在微信的朋友群“晒下”生活,彼此間也互相點贊,儘管城裡不同鄉下,大家早出晚歸,平日裡即使鄰居也難得見上一面,但藉助微信,倒也沒有感覺到有多遠的距離。

  媽媽回了一趟鄉下,親手做了些鄉下特產,然後打包,準備送給鄰居們。

  他陪著媽媽敲開第一位鄰居的家門。第一位鄰居是個中年男子,他開門的時候,眼裡夾雜著疑惑。當他看到媽媽手上的特產時,輕輕地皺了皺眉頭,但還是收下了。

  然後他們敲開第二位鄰居的家門。這位妝容精緻的女鄰居上下打量著他們,一臉鄙夷。知道來意後,不屑地說:“切,暴發戶的鄉下特產,誰稀罕呀!我還不知道里面有沒有毒呢。”然後“砰”地一聲關上了門,留下一臉震驚的他們。

  接著他們敲開了第三位鄰居的家門。這是一位懷裡抱著孩子的婦女。她先是推辭了一下,但最後還是收下了。

  最後他們敲開了最後一位鄰居的家門。開門的是一位睡眼惺忪的小夥子。當他得知來意後,爽快地收下了,並且甜甜地說:“謝謝啊姨。”

  他與母親相視一笑,轉身走向家門。

  第二天,母親不小心在樓道上摔倒了,驚動了鄰居們。鄰居都出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然而,當他們看到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母親時,第一位鄰居轉身走回家中,重新關上門;第二位鄰居說:“別裝了,快起來吧,地上很髒的。” 第三位鄰居立刻拿出手機撥打急救電話;第四位鄰居,就是那個小夥子,立刻制止說:“阿姨你先躺著,讓我拍張照片發微信。”

  就在這時,母親看到了,樓道角落的垃圾桶裡,有三盒她做的鄉下特產。

  有時候,距離竟是如此遙遠!

  父親知道後,嘆了口氣,說:“這裡畢竟不像鄉下那樣,鄰里關係那麼近。這兒人的心隔得很遠,溫暖不到彼此。人住的那麼近,心卻離得那麼遠。”

  他把父親的感嘆發到微信裡,意想不到的是,收穫的居然是不少的點贊!